許民強代表學校向趙錫成贈送了繪有學校“育鯤”輪、“育鵬”輪、智能研究與實訓兩用船“新紅專”輪的畫卷,畫卷題字“蘭馨松盛、遠布德澤”,意在祝愿趙錫成學長一手創立的福茂集團龍騰四海、基業長青,并感激趙錫成與夫人趙朱木蘭女士捐資設立木蘭獎學金,支持祖國人才培養的大愛之舉。
單紅軍在致辭中向趙錫成攜家人再次來到大連海事大學表示熱烈歡迎,向趙錫成及家人多年來對中國航海教育事業和對母校建設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由衷敬佩和感謝。他表示,趙錫成與夫人趙朱木蘭女士于1984年在海大設立“木蘭獎學金”,歷經40載,木蘭獎激勵了一批批海大師生投身航海教育和航運事業并為全球航運發展貢獻力量。他希望,廣大師生繼續秉持“堅定、嚴謹、勤奮、開拓”的海大精神和“博愛、樂觀、堅毅、進取”木蘭精神,奮發求學、嚴謹治學,為服務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航運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趙錫成表達了重回母校的激動心情,并表示,他讀書時正處在動蕩年代,個人成長很艱難,現在國家富強了,希望同學們珍惜好時光,奮發圖強,努力成才,也祝愿母校發展越來越好。趙小蘭表示,父親趙錫成和母親趙朱木蘭雖身在他鄉,卻一直心系祖國。40年前在海大設立木蘭獎學金亦是源于熱愛祖國、心系航海的真摯情懷。
1984年,趙錫成與夫人趙朱木蘭在大連海事大學捐資設立 “木蘭獎學金”,1985年,趙錫成專程來校為獲得首屆木蘭獎學金的學生頒獎。截至目前,木蘭獎已惠及500名海大師生,是大連海事大學在改革開放以來設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獎助項目。
]]>同日,外高橋造船為該船東建造的7000TEU集裝箱船“TS DUBAI”(“德翔·迪拜”)號正式命名。至此,外高橋造船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已獲得8艘新船訂單,并完成7000TEU集裝箱船1船交付、1船命名、1船試航等節點,全面開啟六月新一輪生產經營“熱潮”。
該次簽約的14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是外高橋造船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一代綠色環保大型箱船。該型船可裝載14000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在常規燃料動力雙島設計的基礎上,新增預留了甲醇燃料動力系統,將顯著降低船東后續的綠色燃料改裝成本。該型船配置脫硫塔、擋風墻等多個脫硫、降碳、節能和減阻裝置,將顯著優化快速性,減少碳排放,有效降低油耗和運營成本。而新簽約的7000TEU集裝箱船屬于續建項目,基本沿用該型系列船設計。
算上5月29日獲得的4艘甲醇燃料預留11000TEU大型集裝箱船訂單,一周之內,3型8艘集裝箱船的簽約,使外高橋造船的主建產品實現了中大型集裝箱船領域的全面布局,彰顯了其在箱船領域的設計建造能力和助力全球綠色航運發展的責任擔當,該公司已快速成為中大型集裝箱船領域的中堅力量。
這次命名的“TS DUBAI”號是外高橋造船為德翔海運建造的6艘7000TEU集裝箱船系列的第4艘。該船總長272米,型寬42.8米,型深24.6米,滿載吃水15米,載重量約86000噸;甲板上可裝載9層17排集裝箱,貨艙內可裝載8層15排集裝箱,共可裝載7000多只20英尺標準集裝箱。該型船還可布置800個冷藏集裝箱插座,甲板上集裝箱擺放采用混裝式設計,可增加艙蓋及甲板上集裝箱堆疊重量。
該船出塢第32天即完成稱重,試航前一天完成全部碼頭系泊項目,出塢第40天出海試航,創造了該系列船型出塢到試航的最短周期紀錄。
據悉,自2023年6月底交付首制7000TEU集裝箱船以來,外高橋造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累計完工交付該系列船22艘,平均兩周交付一艘新船。
今年以來,外高橋造船呈現出民船、海工、大型郵輪3大主建產品6大主建船型并行建造的繁忙景象。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H1509項目順利轉入塢內連續搭載建造階段,設計、建造、采購、物流、內裝、舾裝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高端海工裝備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項目穩步運行,計劃今年6月下旬出塢。截至6月6日,外高橋造船已累計交付13艘新船,包括1艘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船、2艘19萬噸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好望角型散貨船和10艘7000TEU集裝箱船,完成年度計劃的59%。這標志著外高橋造船以精益管理、價值創造理念為核心,全面實施批量化、節拍化造船模式取得新成效,躍上了新高度。(何寶新 )
]]>本通告已經在CCS網站(www.ccs.org.cn) 發布,實施過程中如有任何疑問,請與CCS船用產品業務處 mp@ccs.org.cn 聯系。
“氨運輸及氨燃料專有產品持證要求一覽表”自本通告發布之日起實施,待納入CCS《鋼質海船入級規范》后,本通告自動失效。
“藍夢之歌”號是藍夢郵輪旗下最新購進的一艘豪華郵輪,入級意大利船級社。全長202.85米,船寬35.50米,擁有609間客房,最大載客量1580人。
圍繞“悅居、悅食、悅飲、悅享、悅秀、悅游、悅拍”七重樂活體驗,“藍夢之歌”將全方位多維度地為亞洲市場帶來海上度假樂活新風尚。
憑借在豪華郵輪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意大利船級社在該輪的轉級、整裝升級過程中都給予了大力支持與指導,得到各方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評與認可。
未來,“藍夢之歌”將繼續以開拓亞洲差異化目的地為重要戰略目標,將日韓經典線路與超長深度線路創新結合,為亞洲市場帶來深度悅游的卓越體驗,傳遞全新樂活理念和悅己旅行新態度。
]]>“HG BREMEN”輪全長199.9米,船寬32.26米,型深18.85米,結構吃水13.5米,該輪是交銀金租8艘6.36萬噸系列散貨船的第6艘新造船。
其中,船舶工業相關國家標準計劃項目共8項,包括制定項目7項、修訂項目1項,主要涉及海上救生設備、潛水器作業、船舶低壓電力系統等領域,具體內容見下表。
來源:中國船舶標準化
]]>據悉,該船總長165米、型寬52米、型深11米,設計吃水6.5米,采用3臺3350千瓦主發電機組、2臺2000千瓦全回轉推進器以及2臺800千瓦側向推進器,配備8點錨泊定位系統,起重能力5500噸。其起重量、起升高度可覆蓋130米跨度非通航孔橋梁吊裝,具備47米限高通航能力。
該船首次在工程作業船舶上引入綠色節能型全船電網管理系統,同時,船舶還采用光伏儲能和高效永磁電機等綠色節能技術以及作業輔助決策系統,應用了包含風、浪、流隨船測量的作業環境感知系統。
據了解,該船建成后將重點服務于橋梁工程、水工工程以及海上風電施工領域,為我國大型橋梁及海上風電建設再添核心裝備。
“上海輪渡11”船長27米,型寬10.6米,型深2.4米,吃水1.6米,適用于內河B級航區。該船所搭載的高安全標準純電池動力系統,具備3131kwh的電池容量和2*200千瓦的推進功率,最大航速可達8.6節,服務航速7.6節。
作為我國首艘采用新能源電池動力的客運渡船,該船融合環保、智能、舒適與文化元素,致力于提供卓越的乘客體驗,將主要服務于上海黃浦江的主要航道,同時兼顧渡江客運和觀光游覽的需求。
該次成功試航不僅體現了“上海輪渡11”作為綠色船舶的示范作用,也引領了國內新能源船舶行業新趨勢。712所將繼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致力于新能源船舶動力系統技術創新,為我國船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據悉,該次交付的13000噸甲板運輸船是武昌造船為該船東設計、建造的第12艘船,也是自主研制第四代系列船的開篇之作。
第四代13000噸甲板運輸船延用了武昌造船自主研發的雙尾鰭專利船型,具有阻力小,推進效率高,油耗低的特點。該船滿足最新生效的EEDI第三階段能效要求,在適當降低主機功率的基礎上,利用CFD優化技術,開展船機槳匹配設計,同時完成螺旋槳與節能裝置的匹配優化設計,實現系統能效最優化,EEDI能效指數降低7.3%。船首預留車輛通道及首跳板接口,并安裝艙口圍液壓平開門,為后續船東改造增加首跳板做好準備工作。改造后,車輛可直接從船首運輸貨物到貨艙區,大大提高船舶各類碼頭的適應性。
揚子三井造船的博士后科研平臺從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升級為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標志著揚子三井人才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人才培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據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由國家人社部和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審核批準設立,是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創新載體和平臺,對于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揚子三井造船自2019年投產以來,圍繞建造清潔能源船戰略,致力“低碳、環保、綠色”三大目標,以先進造船理念為引領,有效整合清潔能源船舶建造各種資源,力爭在高附加值清潔能源船舶建造領域成為引領行業的力量。未來,揚子三井造船將以此次升級為契機,充分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平臺優勢,做好博士后的招收培養工作,不斷激發科研創新活力,為打造戰略人才力量、加快發展船舶建造生產力、推動揚子三井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了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