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為廈門信文達船運建造的一艘2700TEU集裝箱船(TK2212)順利出塢,安全靠泊舾裝碼頭。
1月25日下午,為天津長越海運建造的40000DWT散貨船(TK2208)駛離舾裝碼頭,進行海上航行試驗。
1月26日上午,為嵊泗浦盛海運建造的第二艘62000噸重吊多用途船(TK2203)舉行進塢合攏儀式。
]]>該船船長185.99米,船寬35.20米,型深17.20米,滿載吃水11.00米,載重量約36,380噸。節能方面采用SDARI獨具特色的S-Bow低波浪增阻線型,在保證設計吃水航速的前提下,兼顧了各個吃水的綜合航行性能,同時EEDI滿足MEPC75次會議通過的第三階段要求,是一型高效、經濟、綠色環保的集裝箱船。
據悉,該船試航期間,壓載艙強度試驗、艏側推效用試驗、軸系負荷、測速、脫硫試驗、主機、發電機、鍋爐等一系列海試項目及重大設備均滿足設計要求,甚至優于設計要求,獲得了船東船檢的高度認可。
1月25日,外高橋造船為SEASPAN建造的7000TEU集裝箱船系列船型第7艘H1568船順利下塢。
據了解,SEASPAN系列7000TEU集裝箱船均采用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新一代中型集裝箱船的設計,船長272米,船寬42.8米,型深24.6米,滿載吃水15米,載重噸83800多噸。該型船舶采用“S-BOW”線型,船體線型根據船東營運特征按多個吃水和多個航速不同權重經過多輪綜合優化,配合低能耗主機、高效螺旋槳、全懸掛扭曲舵和節能導管,船首裝有節能擋風罩,極大優化了油耗性能,滿足第三階段能效設計指數(EEDI)要求以及NOx Tier III排放標準,安裝有混合式脫硫裝置,是一款綠色環保型集裝箱船。
]]>該船全長254.94米,型寬40.00米,航速約21.5節,配備6G80ME-C10.6主發動機,入級美國船級社,懸掛利比里亞國旗,可運載5920個標準集裝箱。
該船配備最多三個綁扎橋,可在船艙和甲板上裝載大量冷藏集裝箱,以及《國際危險品海運規則》(IMDG)涵蓋的各種危險品;配備廢氣再循環系統(EGR)、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 (SCR)和壓載水處理系統,以滿足Tier III氮氧化物法規,防止空氣污染。
此外,通過在螺旋槳附近安裝節能附加裝置以及使用可減少與海水摩擦的船體涂層,該船的推進性能和環保性能也得到一定改善。
]]>據介紹,2#13000箱集裝箱船總長335米,兩柱間長325米,型寬51米,型深27.3米,設計吃水13米,結構吃水16米,空高(基準線以上)小于65米,載重噸139,550噸(結構吃水下)。希臘船東Chartworld航運公司在新時代造船訂制了兩艘13000箱集裝箱船,此次交付的是第2艘。
新年以來,新時代造船用“連交七船”喜迎“開門紅”新局,為2024年新征途邁出堅實的第一步:5日上午,48#210000噸雙燃料動力散貨船成功交付;5日下午,39#210000噸雙燃料動力散貨船成功交付;8日下午,40#210000噸雙燃料動力散貨船成功交付;11日下午,41#210000噸雙燃料動力散貨船成功交付;15日上午,35#50000噸Ⅱ類化學品船成功交付;24日上午,46#50000噸Ⅱ類化學品船成功交付;25日中午,2#13000箱集裝箱船成功交付。
2024年,新時代造船全年計劃完工交付船舶31艘,計390.55萬載重噸。
]]>該船是馬士基于2021年向現代重工訂購的12艘162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系列的首制船,于2022年12月切割鋼板,2023年10月下水,計劃于2024年初交付。
“Ane Maersk”號以A.P. Moller和A.P. Moller Holding主席安娜·馬士基·邁克-凱尼·烏格拉(Ane M?rsk Mc-Kinney Uggla)命名,并由其長孫女主持洗禮儀式。
據悉,該系列集裝箱船將配備MAN G95ME-LGIM10.5 EGR-TC發動機,全長350米,寬53.5米,新船采用全新設計,船員宿舍和船橋將位于船頭,以增加集裝箱容量。煙囪將放置在船尾一側,從而為貨物提供更多空間。總體而言,該船的載貨能力將比現有同級船舶高出7%。這種住宿與煙囪之間的分離設計也將提高船舶在港口的效率。
“Ane Maersk”號預計將從2024年2月9日起部署在連接亞洲和歐洲的AE7航線上,該航線掛靠上海、丹戎帕拉帕斯、科倫坡和漢堡等港口,中國寧波為該船第一個目的港。馬士基已獲得足夠的綠色甲醇燃料來滿足該船的首航需求,并在繼續努力為其甲醇動力船隊尋找2024-2025年燃料采購解決方案。
2024年上半年,馬士基還將有兩艘同型船投運,命名儀式將在日本橫濱和美國洛杉磯舉行。馬士基預計將于2024年下半年接收另外四艘同型船。
作為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的先行者,該公司將溫室氣體排放量低(與化石燃料相比,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為65-80%)或溫室氣體排放量極低(與化石燃料相比,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為80-95%)的燃料歸為綠色燃料。
馬士基預計,到2027年將交付和投入運營一整支綠色甲醇動力船隊,在所有甲醇動力船舶部署完畢并替換舊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約300萬噸。馬士基還承諾,原則上今后只訂造可以使用綠色燃料航行的自有船舶。
]]>“寧遠永和”輪是為寧波遠洋建造的1400TEU集裝箱中的第二艘,總長159.5m,型寬25.0m,型深13.5m,設計吃水9.0m,航速14kn,裝載總箱數1438箱,入級CCS。該船型是一款安全性、適用性、經濟性、舒適性極高的內貿箱船,具有設計先進、低碳環保、經濟節能等優勢,航速、油耗等性能均達到一流水平,是當前集裝箱船運營市場中最具有競爭力的船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該船還配備最先進的岸海一體智能化船舶管理系統(DCM),全船數據集成和應用集成,讓用戶在船上任何位置都能看到全船實時數據信息并與岸上進行數據同步和交互,助力航運實現船、海、岸全過程數字化監控和智能化管理。
]]>據悉,24188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船長399.99米,型寬61.3米,型深33.2米,載重量達22.8萬噸,甲板面積比3個標準足球場還大,滿載后可達22層普通住宅的高度,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重箱裝箱量最多的超級巨輪,堪稱“海上城堡”。
該船的研發,融合了最新技術成果及智能化手段,通過船體低阻線型優化,船舶智能能效管理和安全管理系統搭載,大型永磁軸帶發電機、高效節能系統以及極厚高強度止裂鋼的設計應用,達到安全、節能、環保、載箱量大、智能化程度高等技術優勢,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東方瓦倫西亞”將服務于東方海外遠東-西北歐AEU1航線。作為賦能中遠海運集團航運主業、服務“一帶一路”的主力船型,她將與此前交付的姊妹船一道,為中遠海運“大國船隊”“承運全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添磚加瓦。
]]>在多方努力下,回廠的“雙子座”順利達成“三通一排”、“亮燈”、“汽笛響”和“雷達運轉”等標準。此次兩船上建的完整性交付,為節后的生產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船總長約237.8米,型寬38.8米,型深21.8米,入級DNV船級社。船型設計理念顛覆傳統集裝箱船狹長的設計理念,采用大寬體的概念對線型進行優化,主尺度遠小于同等裝箱量的當下船型,而穩性遠優于傳統集裝箱船,對壓載水量要求比市場同類船型大大降低,節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