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HD現代重工提議進行第25輪談判,旨在與該公司工會就基本工資、員工福利等多項條款進行協商。
HD現代重工計劃在第25輪談判中提出將基本工資上漲12.2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51.7元,包括加薪)、發放4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1280元)獎金和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596元)禮券、新設非嚴重事故績效獎金等內容。但這一提議遭到工會拒絕并宣布中止談判。
這是HD現代重工向其工會提出的第二份提案。首份提案于9月5日提出,內容包括:基本工資上漲10.2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42.64元,包括加薪)、發放400萬韓元激勵獎金和績效獎金、提高綜合體檢年齡以及提議投資2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66萬元)運營娛樂設施、運營專門的勞資協議會以改善人事制度等內容。
相較之下,HD現代重工在首份提案的基礎上將基本工資提高20500韓元(約合109.06元),新增30萬韓元禮券并改變績效獎金標準。但這并未達到工會預期,工會要求將基本工資上漲15.98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51.7元),并將退休年齡從目前的60歲延長至65歲。
因此,HD現代重工工會以該提案不符合其工會成員期望為由予以拒絕,并宣布中止談判。對此,工會相關人員解釋稱:“公司沒有接受工會關于改善成員福利和工作環境的任何要求。談判陷入僵局是由于公司采取了破壞談判的策略。”
在拒絕資方的第二份提案后,HD現代重工工會于25日舉行長達4小時的罷工,以要求資方提出前瞻性建議,這是該工會自8月28日首次部分罷工以來的第7次罷工。同日,HD現代重工工會還在蔚山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以譴責資方。該工會聲稱:“9月10日,HD現代重工安保人員毆打了在公司內部進行合法罷工活動的工會成員。我們要求道歉和防止再次發生此類事件。”
對于工會的控訴,HD現代重工解釋稱:“由于工會正在進行非法侵入和破壞設施等非法活動,因此在保護沒有參加罷工的大多數員工的過程中發生了沖突。期間,公司安保團隊的一名員工被工會投擲的噴霧罐擊中面部,傷勢嚴重,需要進行手術。”
目前,HD現代重工已向警方投訴工會,指控其特別襲擊和妨礙正常工作。
在今年的談判過程中,HD現代重工勞資雙方發生嚴重的肢體沖突,業界擔心談判會因方案分歧而曠日持久。尤其是工會決定中止談判,給資方施加更大壓力的可能性不小,并宣布在9月27日舉行長達7小時的部分罷工,也是今年的第8次罷工。工會在資方提出進一步建議前,不會進行談判。
由于HD現代重工工會拒絕第二份提案,資方表示:“工會甚至沒有征求其成員意見就拒絕了行業內最好的第二個提案,這是非常不幸的。由于大多數工會成員希望早日結束談判,工會應該盡最大努力通過對話而不是罷工來達成合同協議。”
除HD現代重工外,韓華海洋在經過20多輪談判后,勞資雙方仍舊面臨重大分歧。此前,韓華海洋提出將基本工資上漲8.7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62.84元)和一次性支付2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0640元)等建議,但遭到工會拒絕。同時,韓華海洋勞資雙方在是否支付RSU等重大問題上也存在分歧。其工會一直在進行商業罷工和部分罷工。
在韓國三大船企中,目前僅有三星重工勞資雙方達成臨時協議,其工會接受資方提出的基本工資上漲115260韓元(約合人民幣613.18元)和300萬韓元獎金(約合人民幣15960元)等提案內容。
此外,韓國造船業26日消息,韓國金屬工人聯盟造船工會聯合會(KOSHU)宣布將在10月11日之前舉行密集談判,如果談判失敗,將于11月16日發起第二次總罷工。該聯合會包括HD現代重工、HD現代三湖、HD現代尾浦、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HSG城東造船、K造船、HJ重工8家造船工會。
]]>根據訴訟文件,Steelhead LNG要求三星重工停止建造FLNG,對未經授權使用其專利的行為進行賠償,并發布禁止進一步侵權的禁令。Steelhead LNG認為此次訴訟是保護其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的重要一步。
據稱,Steelhead LNG的專利涵蓋其“獨特解決方案”的關鍵特征,即通過整合電動壓縮機、空氣冷卻模塊和集成存儲等工具和概念,以一種領先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將天然氣液化并出口到需求市場。Steelhead LNG聲稱,其專利解決方案能夠“無與倫比地減少碳排放,并避免此類設施的冷卻水系統對環境造成的有害影響”。
Steelhead LNG堅信,采取法律措施的決定已表明其保護技術進步的承諾和確保行業內公平競爭的決心。并表示:“Steelhead LNG已投入大量資源開發其獨特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解決方案,因此有責任保護其不被擅自使用。公司為解決與Cedar LNG的糾紛所做的努力一再遭到拒絕,不幸的是,最終不得不采取法律行動。”
據了解,Cedar LNG項目位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基蒂馬市(Kitimat),地理位置優越,預計總成本約為40億美元,是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氣企業Pembina Pipeline(占比50%)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原住民海斯拉族(Haisla Nation,占比50%)的合作項目,雙方于2024年6月25日就該項目做出最終投資決定(FID)。項目預計通過資產層面的債務融資獲得約60%的項目成本,并已經從多家銀行獲得建設定期貸款;其余40%的資金將源自兩家合作伙伴的股權出資。
此次FID意味著三星重工于2023年12月29日簽訂的Cedar FLNG建造合同得到正式確認,訂單價值約15億美元。根據三星重工的聲明,Cedar FLNG由三星重工和美國工程公司Black & Veatch合作設計建造,三星重工負責FLNG船體、LNG圍護系統和上部模塊集成等工程;Black & Veatch主要負責FLNG船體以及上部模塊設計等工程。今年4月,三星重工與Black & Veatch已開始執行于2022年2月獲得的Cedar FLNG前端工程和設計(FEED)合同。
該型FLNG年產能約為300萬噸,計劃從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東北部豐富的蒙特尼資源區開采天然氣;總容量為180000立方米,將配備GTT研發的Mark III Flex膜式密封系統,其戰略定位是為全球市場提供低碳能源選擇。
為減少Cedar LNG項目的環境足跡,項目開發商已做出多項設計決策,如利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水電公司(BC Hydro)提供的可再生電力為設施供電,而項目選址則可充分利用現有的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包括沿海天然氣管道(Coastal GasLink)、深水港、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
]]>自2020年COVID-19大流行以來,韓國造船業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進一步加劇。隨著COVID-19大流行前后韓國大型造船企業的虧損額不斷增加,員工人數降幅進一步增大。HD現代重工、韓華海洋、三星重工的員工人數從2020年年底的32748人持續下降到2022年年底的31690人。
在此期間,由于全球造船業進入新一輪繁榮期,韓國大型造船企業在虧損狀態下依舊簽訂大量造船合同,進而造成勞動力萎縮但船廠工作劇增的現狀。
由于COVID-19大流行持續影響到2022年年底以后,韓國造船業勞動力短缺問題已達到極限,迫使該國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動。
2023年,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聯合法務部宣布一項新計劃,以解決該國造船業引進外籍勞動力的難題。該計劃包括將每家公司允許的外籍勞動力比例從20%提高到30%,并為從韓國大學畢業的外國學生制定特殊規則。隨著各項舉措不斷推進,自去年以來,韓國大型造船企業的員工人數有所回升,并在今年上半年得到進一步緩解。
由于飽受嚴重勞動力短缺困擾,韓國大型造船企業在擴大員工人數的同時,也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以便用更少的員工推進造船進度。
當前,HD現代重工正在實施造船未來戰略(Future of Shipyard,FOS)項目。該項目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可視化船廠”建設已于2023年12月完成;第二階段到2026年,建成“互聯可預測的最優化工廠”;第三階段到2030年,轉型為“100%數字孿生智能自主運營船廠”。FOS項目完成后,HD現代旗下船廠的生產率將提高30%、交船期縮短30%并實現資源零浪費。
韓華海洋正在將旗下船廠升級為基于大數據的智能船廠。以互聯互通、自動化、智能化為目標,智能船廠將從生產基地的各個部分收集和共享大數據,并將其連接到船廠所有員工。同時,韓華海洋正在推進智能化轉型,將最新的人工智能、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集成到整個巨濟船廠的自動化生產線中。
三星重工也在加快智能船廠建設,通過應用基于數據的綜合監控系統,可以一目了然地檢查和調整整個造船過程的信息數據。
韓國造船業內部人士稱:“目前船廠已經別無選擇,只能依賴外籍勞動力,因此勞動力短缺可能會再次變得嚴重,這取決于COVID-19等全球變數。所有大型船廠都在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以便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藍氨是一種清潔氨,通過捕集和儲存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制成。隨著航運業碳排放法規不斷收緊,藍氨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備受關注。國際海事組織(IMO)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80屆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80)會議上宣布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據悉,浮式藍氨生產設施能夠克服土地短缺等制約因素,且建造周期短,因此被視為下一代環保型設施。
本月早些時候,三星重工向美國工程公司KBR授予浮式藍氨生產設施概念研究合同,旨在利用KBR具有創新性的藍氨技術(適用于近海生產)并充分利用三星重工在巨型浮船設計方面的專業能力,以開發出浮式藍氨生產設施。
]]>據介紹,三星重工通過結合氨燃料的獨特特性,開發出具有全新結構布局和船舶設計的船型,包括專用燃料罐、燃料供應系統、通風和氣體檢測系統。
韓國船級社通過對三星重工新研發的船舶設計和氨燃料系統進行驗證,確保其符合入級規則和國際法規,并在確認整個系統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后向三星重工授予AiP。
韓國船級社相關人員表示:“此次聯合開發是向大型氨燃料集裝箱船商業化邁出的重要一步。KR將繼續為脫碳解決方案的創新提供技術支持”。
三星重工相關人員表示:“9300TEU氨燃料集裝箱船采用三星重工領先的環保技術。公司將繼續加快開發碳中和解決方案,以確保公司在下一代船舶市場的競爭優勢。”
隨著全球海運業加大力度實現更嚴格的脫碳目標,氨作為一種潛在零碳燃料正日益受到重視。鑒于當前的發展趨勢,近期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集裝箱船采用了允許使用氨燃料的可持續選擇設計。
與其他替代燃料相比,氨燃料在成本效益和效率方面具有優勢。不過,由于氨燃料具有高毒性和腐蝕性,因此需要專門設計燃料推進系統,并在考慮運行要求的基礎上進行額外安全評估。
]]>該合同是三星重工海洋能源業務多元化的一部分,重點是海洋技術。此次概念研究旨在利用KBR具有創新性的藍氨技術(適用于近海生產),并充分利用三星重工在巨型浮船設計方面的專業能力,進而成功開發出浮式藍氨海上工廠。
藍氨是一種清潔氨,通過捕集和儲存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制成。隨著航運業碳排放法規不斷收緊,藍氨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備受關注。國際海事組織(IMO)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80屆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80)會議上宣布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對于此次獲得概念研究合同,KBR相關人員表示:“公司很榮幸能與三星重工合作開展這一戰略項目,并負責提供低碳藍氨工藝技術解決方案,以開發這一首創的浮式氨生產設施。這一概念將為公司的全球客戶提供一個可持續平臺,以更大的靈活性實現其能源轉型目標。”
據了解,KBR成立于1943年,已發展成為合成氨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目前已在全球許可、設計或建造超260多家合成氨廠,業務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
三星重工此次與KBR的合作旨在加強其環保業務。目前,三星重工專注于作為未來燃料的氨,并推動相關業務發展。
今年6月,三星重工投建的大型氨能技術實證設備在巨濟船廠落成。該設備于2023年4月開工,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旨在對燃料供應系統、再液化系統、減排系統等核心技術性能進行測試和商業化,并將其應用于氨燃料動力船。
此外,三星重工15萬立方米氨燃料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已獲得韓國船級社(KR)的原則性批準(AiP)。同時,雙方已簽署9300TEU新巴拿馬型氨燃料集裝箱船的諒解備忘錄,三星重工負責氨燃料應用于集裝箱船的主要系統布局、韓國船級社負責驗證相關設計的合規性并授予原則性批準。
]]>韓媒近日消息,卡塔爾能源正在與韓國三大主要船企HD韓國造船海洋、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就20艘LNG運輸船進行談判,訂單價值約為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4.68億元)。
卡塔爾能源表示,該集團正在與韓國船企洽談的新造船項目將分為兩個階段實施,其中可能包括數量更多的QC-Max型LNG運輸船。
此前消息稱,卡塔爾能源與韓國和中國船企分別就4艘QC-Max型LNG運輸船進行詢價。雖然韓國船企的訂單數量尚未最終確定,但中國船企的訂單數量已從4艘增至6艘并已經正式簽訂造船合同。
據了解,卡塔爾能源歷史性LNG運輸船船隊擴張計劃(“百船計劃”)于2020年啟動,目前已基于該計劃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累計向三大韓國船廠訂購98艘新船,其中HD現代重工累計接單34艘、韓華海洋累計承接31艘、三星重工累計承接33艘,全部為常規型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
除向韓國船廠下單外,截至目前,卡塔爾能源已在中國船廠滬東中華下單2型36艘LNG運輸船,包括12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24艘27.1萬立方米QC-Max型LNG運輸船,其中最新6艘QC-Max型LNG運輸船于9月9日簽訂造船合同。
根據卡塔爾能源官網消息,QC-Max型LNG運輸船的單船造價約為3.33億美元,24艘新船總價值約80億美元(約合570億元人民幣),預計將于2028年至2031年間交付。
27.1萬立方米QC-Max型LNG運輸船由滬東中華自主研發設計,并于2023年9月同時獲得美國船級社(ABS)、英國勞氏船級社(LR)、法國船級社(BV)、DNV船級社、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型LNG運輸船,意味著中國LNG運輸船研發設計建造正式跨入超大型領域,也標志著中國高端船舶研發設計能力向著世界領先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該船型總長344米,型寬53.6米,型深27.2米,設計吃水12米,采用雙燃料低速機推進和NO96 Super+圍護系統,按照全球最新航運理念設計。
目前,卡塔爾能源“百船計劃”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首制船“雷克斯·蒂勒森”號已于9月12日正式交付,標志著備受全球矚目的“百船計劃”正式開啟命名交付季。
“雷克斯·蒂勒森”號是滬東中華自主研發設計的第五代“長恒系列”17.4萬立方米LNG船最新船型,并按照卡塔爾能源公司運營全球最大LNG船隊的技術標準特別量身打造,集最新設計理念、最優技術裝備、最強環保性能、最具前瞻性,以及滬東中華歷代LNG船設計之精華于一身。其總長299米,型寬46.4米,型深26.25米,采用最新一代雙艉鰭線型,且搭載多項低碳和數字技術和裝備,入級美國船級社(ABS)和中國船級社(CCS)雙船級。
據了解,卡塔爾作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北方氣田是全球最大的單一氣田。卡塔爾能源正在大幅增加北方氣田的液化天然氣產量,擴容項目第一階段(2025年)將把年產能從7700萬噸提高到1.1億噸,第二階段(2027年)將提高至1.26億噸,項目規模最高可達400億美元。卡塔爾能源QC-Max型LNG運輸船將主要服務于卡塔爾能源北方氣田擴容項目相關的長期交易,包括與中國客戶的交易。
]]>合規管理體系(ISO 37301)和反腐敗管理體系(ISO 37001)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是嚴格評估企業合規和反腐敗管理系統是否符合全球標準的國際認證。初次認證后,企業必須通過為期兩年的后續審核才能保持認證,并在第三年接受更新審核。
三星重工于2023年9月成為韓國造船業首家獲得合規管理體系和反腐敗管理體系聯合認證的企業,并表示目前已通過后續評估,證明其合規管理體系達到全球水平。目前,三星重工已加強永久監控系統,并穩步開展合規計劃改進活動,相關舉措已得到高度評價。
據了解,三星重工于2011年成立合規組織,并制定了遵守《反腐敗法》的合規控制標準和規定,以主動阻止業務期間可能出現的非法風險。特別是自2019年以來,三星重工通過外部專業組織不斷完善合規計劃,并開展合規風險防范活動,例如按職位和工作職能為所有員工提供定制的合規教育。
2023年6月,三星重工宣布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 (UNGC),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愿性企業公民倡議,其中規定了人權、勞工、環境和反腐敗領域的10項原則。
三星重工相關人員表示:“通過此次后評估證明,公司正在系統地、持續地實行道德管理,并將繼續在全球范圍內維護和發展公司的合規管理體系。”
]]>根據合同,三星重工負責建造4艘,每艘船的貨艙容量為174000立方米,均配備GTT研發的Mark III Flex膜式密封系統,新船計劃于2028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交付。另外4艘由韓華海洋承建,每艘船的貨艙容量為174000立方米,均配備GTT研發的NO96系列膜式密封系統,新船計劃于2028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交付。
據了解,三星重工和韓華海洋于7月1日宣布分別獲得ADNOC L&S的4+1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建造合同,單船造價約2.57億美元,訂單總價值超過25億美元。交付后將由ADNOC旗下子公司定期租賃,為期20年,以支持其不斷增長的天然氣出口量。
]]>據悉,ABB永磁軸帶發電機技術利用來自推進軸和主機的動力來提高船舶運行效率,相比從高速、耗油的輔機獲取動力,具有更優異的燃油經濟性。
此外,永磁軸帶發電機還針對變頻器控制進行了優化,無論在滿載還是部分負載狀態下,其效率均優于感應式或電勵磁同步電機。據ABB估計,這有助于節省高達4%的船舶燃料成本。通過與ABB先進的ACS880變頻器及直接轉矩控制系統配套使用,該技術可將燃料效率再提高1%。
該技術還結合船舶動力、控制和自動化等多種功能來最終促進節能減排。這與IMO國際海事組織的脫碳目標同步,滿足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和碳強度指數(CII)等多項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