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環球”輪總長400米,寬59米,型深30.5米,是近2萬箱的大型船舶之一。在進峨眉山塢的過程中,5艘4000匹至6000匹馬力的拖輪通過精準的操作,使船舶始終保持在受力可控的狀態下,歷經6個小時,最終一次性成功進塢坐墩。此次歷史性的進塢,不僅為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后續承接2萬箱以上的大型集裝箱船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更標志著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具備了承接全球各類大型集裝箱船舶修理和改裝工程的能力。
“中海環球”輪本次進廠主要是進行十年特檢以及常規維修保養項目。由于工程涉及區域較廣,總管小組提前規劃和布局,與服務工區保持緊密溝通,確保了項目的高效推進。在船舶靠泊之后,總管小組迅速將生產設備按照溝通布局安裝完畢,為項目的及時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工后,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展現出了強大且高效的施工能力,在36小時內,27臺馬達被隔離拆除下地,腳手架27#綁扎橋滿搭報驗完成,艙蓋吊運移位也全部到位。在維修保養的過程中,煙囪及脫硫塔的除銹油漆工程是船東較為迫切的一項工程任務,由于高度的原因,平日船員是難以進行保養的,為此,總管小組合理使用高架車、吊橋等設備,高品質完成了該項工程,贏得了船東的高度贊譽。
]]>卓越輪第2批次共計6個模塊,分別由2條運輸船從東南亞運輸到上海。其中:
M11低壓壓縮模塊(LP Compression Module),總重約1000噸。其重要性在于為FPSO提供穩定的低壓壓縮能力,是油氣處理流程中的關鍵環節。
M10中壓壓縮模塊(MP Compression Module),總重約1500噸。
M28水處理與注入模塊(SW Treatment & Injection Module),總重約3000噸。作為環保和效率并重的模塊,M28模塊負責處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并通過注入系統將其重新利用,有效降低了環境污染。
M40燃氣輪機發電模塊(STG Power Generation Module),總重約1200噸。該模塊為FPSO提供了強大的電力支持,是保障整個平臺正常運行的重要動力源。其吊裝過程需要精確控制,以確保與現有電力系統的無縫對接。
M16高壓/TEG壓縮模塊(HP/TEG Compression Module),總重約2500噸。作為高壓段的核心部分,M16模塊的高效運行對于提高油氣回收率和降低能耗至關重要。其復雜的結構和龐大的體積,對吊裝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M18氣舉與注入模塊(Gas Lift and Injection Module),總重約2800噸。該模塊通過氣舉技術提升油井產量,并通過注入系統維持地層壓力,是提升油田開發效益的重要手段。
]]>太平洋輪是一艘集散船,此次修理任務既有臺風將至的時間限制,又存在較大的技術難度。為確保太平洋輪的安全與修理工程的順利推進,總管小組認真與船方溝通了工作內容和細節,在保證工程完成質量的同時,明確了工作內容以及需要克服的難點,制定了詳細而充分的工作計劃。
面對工程時間短的特殊情況,總管小組各位成員以及施工隊伍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在現場施工時,由于不銹鋼銷子采用多種方式都無法拔出,總管小組及時同機務船方溝通,采取特殊工藝進行拆除。經過一個晝夜的努力,順利完成了舊軸承的拆除,極大的縮短了施工工期。這標志著太平洋輪修理工程的關鍵一步取得圓滿成功。在后期的調試過程,總管小組人員通宵配合船方及服務商,順利完成所有工程得到了船東的認可,也確保了太平洋輪順利啟航。
]]>該輪工程量浩大,涉及數百噸鋼制換新,部分內底板更是涉及大量復雜的穿艙件,同一時間時涉及多個油艙的清油工作,甲板舾裝件也需進行大量修理,任務繁重而艱巨。
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東海輪的修理工程取得了顯著進展,各項工程均按時完成既定目標,特別是在輪機方面,消防管和液壓管系的全體換新工作也順利完成,為船舶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塢內進行的有機硅油漆涂裝工程,更是為船舶的外觀和防腐性能帶來了顯著提升。
臺塑104輪本次修理工程點多、面廣、工程雜,尤其施工內容涉及艙蓋、艙口圍、大艙,邊艙,生活區等區域,施工時往往好幾個點同時作業,隨著艙室敲鏟工作的不斷推進,大量新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給工程開展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因此,如何在高效施工的同時,保障生產安全及質量,是總管小組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為此,總管小組多次召開單船生產安全會議,討論已經勘驗的工程施工時是否存在交叉作業的情況,并對各部門、各工種提前進行協調和規劃,落實錯峰錯時的工作原則,最后保證了臺塑104輪順利出塢。
]]>金海瀚輪是一艘不銹鋼化學品船,本次進廠是2.5年常規檢修,主要工程為主輔機常規檢修,鍋爐保養,加熱器保養,貨泵修理等。在船舶進廠前,總管小組就對船舶狀態進行跟蹤,制定貨艙通風計劃,并對相應工程進行計劃安排。
經過總管小組科學部署,施工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修理工程。在主機及副機工程中,從施工到調試報驗,機艙鉗工一氣呵成,得到了船東的肯定與贊揚。船舶進塢后,按照總管小組所做好的策劃,塢鉗班組連夜施工,在規定時間內連續完成拆卸槳葉,開船底塞,下放錨鏈至塢底等多項工程,成功守住各項節點工程,保證船舶順利開航。
]]>此次使命輪的修理過程中有大量的鋼制工程換新,有鋼制多、工程散、工期緊的特點。對于如此繁多的修理內容,往往需要多個點的同時施工才能保證船期,并且需要保證施工質量,這對總管小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對此,總管小組在船進廠前就開始超前策劃,把人、機、料、法、環各個重要環節都安排妥當,船進廠后便開始按照既定計劃穩步推進。施工過程中,由于涉及眾多的壓載艙,很多作業點空間較小,電焊難度相當大。在安全方面,本次修理作業還涉及多處高空立體交叉作業、有限空間艙室作業等復雜環境作業。為此總管小組多次開展單船安全生產策劃會,充分思考各個項目施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最終制定出了合適的施工方案,在保障質量和進度的同時也保障了安全。
總管小組本著塢內工程無小事,拼搶塢期確保多修船的想法,化壓力為動力,加班加點、通宵達旦地搶抓工期,最終使命輪全部修理工程圓滿完成,贏得了船東的高度肯定和表揚。
]]>對于項目組來說,最難的莫過于模塊M41的吊裝工作,M41模塊重達2045T,是第一批次吊運過程中重量最大的一個模塊。8月2日凌晨5點,5000T模塊吊梁拼接完畢,2045T的M42模塊吊裝正式開始。下午13點,浮吊靠近運輸船拋錨完畢后,巨大的卸扣緩緩落在模塊上,由于吊裝的卸扣和銷子過于巨大,施工班組只能用起重葫蘆一點一點地進行安裝,在下午15點4個卸扣順利安裝完畢。隨后立刻安排對模塊底部的基座連接處進行割除,同步配合拆除腳手架。傍晚18點M41模塊已經正式具備起吊條件,隨著浮吊長和服務工區調度的一聲令下,2000多噸的模塊緩緩升起,從下往上看,復雜的管系和結構排布,猶如一艘科技滿滿的“外星飛船”!
在拖輪的奮力推動下,晚上21浮吊精準拋錨到達指定位置,隨即開始緩慢下降下降前,項目組各專業施工人員提前到達模塊落座的4個角,隨時拿著對講機對下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和碰撞進行預判和干預,隨著模塊準確落到指定位置,便立刻開始封固作業。凌晨2點,模塊順利解鉤,M41模塊吊裝作業圓滿完成!有著前兩次的豐富吊裝經驗,后面兩天,也順利將M42、M04兩個模塊吊裝到位,至此,本次第一批次5015T,提前24小時!4個模塊的吊裝作業圓滿完成,得到了船東的高度肯定!
卓越輪是上海中遠海運重工承接的第七艘FPSO海工項目,也是企業“一體兩翼”戰略落地的具體實踐,接下來,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全體員工將繼續向卓越輪項目第3個重大里程碑節點發起沖鋒,以實干實效實績助力企業打造成綠色、低碳、智能船舶與海洋工程修理改裝旗艦工廠。
華滋能源與上海中遠不斷深化戰略合作,作為雙方合作重點,今年以來,由上海中遠承接的數十艘大型船舶在華滋進行修理并順利開航。修理船舶涵蓋了多種船型,包括散貨船、雜貨船、油輪等。華滋能源專業的技術團隊制定詳細的修理方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確保修理工作的高質量完成,使得這些船舶以嶄新的面貌和更優的性能重新投入到航運市場。
上海中遠憑借其雄厚的實力和廣泛的資源網絡,在船舶修理改裝、海洋工程裝備領域位于世界一流。作為長江口修船業務合作雙方,此次雙方的強強聯手,旨在整合優勢資源,共同開拓市場,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技術互補,共同提升在船舶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相信在共同努力下,雙方將攜手打造更具競爭力的船舶產品,為推動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書寫合作共贏新篇章。
上海中遠海運重工是國內外一流大型特種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修理改裝企業,公司年修理改裝船舶能力約400艘,客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知名海洋石油服務供應商和全球知名航運公司在中國首選的業務合作伙伴。
華滋能源憑借優異的船塢碼頭設施及地理位置、豐富的船舶工程經驗,積極拓展船舶修理、船舶改裝領域的專業能力,為航運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益、專業的船舶工程服務,已形成塢修、脫硫改裝工程、壓載水處理系統改裝、系泊改裝等專業能力,并可承接液化氣船等高端船舶的維修和改造業務,年修船能力達120艘。
]]>其中F01高低壓火矩緩沖罐模塊重747噸,M41 & M42發電機模塊各重2045噸。因模塊吊裝高度的因素,此次模塊吊裝需要使用5000噸及1600噸海上浮吊進行配合。按計劃,模塊運輸船于7月31日夜里靠廠后,緊張連軸的四夜四天的吊裝工作正常展開。
8月2日凌晨,F01火炬塔氣液分離模塊順利吊裝落位;8月2日午夜,M41發電機組模塊順利吊裝落位;8月3上午,M42發電機組模塊順利吊裝落位;8月4日,M04計量模塊順利吊裝落位。
目前,卓越FPSO改裝項目當前已經順利完成第2個重大里程碑節點,將繼續向項目第3個重大里程碑節點發起再次沖鋒,卓越FPSO改裝項目組將確保按計劃完成各項改裝任務及項目大節點,為上海中遠海運重工“一體兩翼”戰略做出實效,全面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上海中遠海運重工打造成綠色、低碳、智能船舶與海洋工程修理改裝旗艦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