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船燃首次在歐洲地區完成LNG燃料加注正式將綠色能源服務延伸到海外,此次供應的對象為中遠海運特運汽車船公司最新一代大型綠色汽車運輸船,該船采用LNG雙燃料動力,共設有12層車輛甲板,于9月上旬在國內船廠交付裝貨后開啟歐洲首航。
近年來,中國船燃在做好傳統船燃供應業務的基礎上密切關注新型船燃市場發展。
2022年3月,中國船燃航運公司順利完成新造全球首艘LNG雙燃料超大型原油船“遠瑞洋”輪首航的燃油供應。
2023年11月10日,中國船燃廣州公司圓滿完成“航力868”船LNG燃料加注作業。首次為“氣化西江”內河航運注入綠色能量。
據了解,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限制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的排放,船用LNG作為一種清潔的替代燃料,能夠顯著減少這些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受到了廣泛關注和應用?。此外,船用LNG的應用也有助于減少二氧化碳(CO?)排放,從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
]]>
此次加注的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是由24%的生物柴油和76%的低硫燃料油進行物理調和而成,可以減少約20.4%的碳排放。生物柴油是以廢棄油脂等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可再生能源,是國際公認的“綠色清潔燃料”,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重視。
2024年5月22日,廈門市政府與中遠海運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船燃福建公司以此次簽署框架協議為契機,落實協議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同時積極響應中遠海運集團“綠色航運”和能源供應“綠色轉型”的號召。
此次在廈門海事局、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海關、中遠海運集運、中遠海運港口、上海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廈門遠海碼頭等單位共同推動下。
中國船燃福建公司全力協調本次船用生物燃料油跨關區加注業務,在珠海、廈門兩地海事、海關、邊檢等聯檢單位以及碼頭方等口岸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嚴格落實港口各項規定,規范供油作業流程操作,提前完成了供油駁船和油品的海關備案手續,做好口岸單位預申報等工作,對接供應現場順利完成搭靠、啟泵、供應、計量、簽單等各個環節,確保了本次加油萬無一失。
]]>三方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 ,依托東北地區以及蒙東腹地豐富的風電、光伏資源和生物質等綠色能源優勢,充分發揮中國船燃、中石化中海燃供在船舶燃料供應方面的優勢資源和遼港集團港口資源優勢,共同推動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綠色港口、綠色航運建設,打造清潔船舶燃料新業態,共同打造東北亞船舶燃料加注基地,努力為推動綠色航運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合力打造高質量的新質生產力。
雙方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充分發揮各自市場及資源優勢開展燃料油業務合作。特別是以生物燃料油、綠色甲醇產業鏈業務為切入點,全面深化綠色船舶燃料市場的推廣使用,構建穩定的船用綠色甲醇資源供應渠道,努力為推動綠色航運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期間與河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子玉,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楊文勝等舉行了業務合作座談會,雙方全面介紹了各自公司的基本情況、生產經營現況與綠色轉型構想,并就業務契合點、合作方向及合作模式展開了熱烈討論,基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雙方決定以共建綠色航運燃料供應鏈為目標,攜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中廣核新能源主導50萬千瓦風光氫一體化項目建設,風電制氫的下游產業與生物質合成綠色甲醇,根據制氫規模,年可生產20萬噸甲醇;
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負責綠色甲醇的運輸和倉儲;
中國船燃負責綠色甲醇產品的消納,用于遠洋貨輪燃料供應。
該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進一步推進了風光氫合成綠色甲醇從生產、運輸、倉儲、加注、消納整個產業鏈條的合作,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綠色甲醇產業鏈、供應鏈為切入點,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拓寬合作范圍,努力形成企業發展與赤峰經濟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據了解,作為石油基柴油的可再生替代品,使用低碳環保的生物柴油對我國實現降碳目標、控制大氣污染、豐富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及提高交通運輸燃料領域的可再生能源比例都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加注的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是由24%的生物柴油和76%的低硫燃料油進行物理調和而成,可以減少約20.4%的碳排放。
通常情況下,新型燃料的選擇必須綜合考慮轉換成本和技術成熟度,但生物燃料油可直接在船舶主機及鍋爐中使用,無需改造現有船舶發動機等動力設備,因此也被稱為“即用型綠色燃料”。對于只能或可以選擇使用傳統燃料的船舶來說,使用生物燃料油是極有吸引力的選擇。
中國船燃積極響應中遠海運集團“綠色航運”和能源供應“綠色轉型”的號召,全力推動本次船用生物燃料油的順利供應,按照集團保質保量保供的“三保”要求,積極發揮自有儲油基地在大灣區的區位優勢,確保油品供應各個環節順暢有序。
國際海事組織等權威機構針對減排目標,從2018年起陸續設置各種指標體系,對新造船和現有船碳減排進行規范,全球航運業在低碳減排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壓力和挑戰。國際船東為了滿足減排要求,紛紛開展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試用。全球主要的樞紐港口中,新加坡港、鹿特丹港生物燃料加注已成規模。國內本次國內最大船用生物燃料油成功加注,也為我國航運業的能源綠色發展和港口的海事服務能力起到了關鍵性的引領帶動作用。
近年來,中國船燃在中遠海運集團的領導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發布了國內首個《船用甲醇燃料加注規程》和《IBC重復使用安全規范標準》,成功申報了國家能源局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等,在國內同行業綠色能源供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自航運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以來,關于生物燃料的應用仍處于早期階段,該次單船最大量供應實現了中國船燃在“綠色航運”能源供應領域新的突破,為之后本地區國內港口生物燃料油常態化供應打下堅實基礎。中國船燃將始終助力中遠海運集團“綠色”轉型,為航運提供永恒動力,攜手推動航運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5月中旬,中國船燃航運公司接到訂單,計劃于五月底為集團“OOCL SWEDEN 東方瑞典”輪首航前供應600噸低硫燃料油任務。
該輪總長399.99米,型寬61.3米,型深33.2米,最多可裝載24188只標準集裝箱,與240多列火車的裝載量相當,滿載后高度可達22層住宅樓,是全球最大級集裝箱船。
為了圓滿完成如此“龐然大物”的供應任務,中國船燃航運公司第一時間組織查閱資料、跟蹤船期,與代理及船廠建立聯系確定加油詳細事項。
結合該輪船型大、空載干舷高的特點,中國船燃航運公司針對性地設計了駁船搭靠方位及管線布局方案,并周密布置供油及防污染應急預案,確保供油過程的安全性與可行性,確保供應任務萬無一失。
5月25日傍晚,伴隨著淡淡的薄霧,供油駁船按照預定方案成功搭靠“OOCL SWEDEN 東方瑞典”輪,順利完成了供油任務,再次為中遠海運 “一帶一路”歐洲航線建設做好后勤保障。
]]>作為“即用”型清潔燃料,生物柴油獲得航運企業的廣泛認可,已經在全球多個主要船加油港口實現加注作業。
2023年8月11日,中國船燃在香港的控股公司完成了香港市場首單生物柴油加注,擁有豐富的生物柴油資源和先進的調和基礎設備。
同年12月,中國船燃與浙江嘉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著重推動生物柴油作為清潔船舶燃料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打造航運業和石油業的聯動減排新路徑。公司積極與供應商對接,推進加注網絡建設,共同打造穩定的生物柴油供應渠道,已在香港、鹿特丹等海外港口成功開啟生物柴油的常態化供應。
2023年1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關于組織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示范的通知》。中國船燃緊抓機遇、細致籌備,公司各部門和境內外各成員企業積極梳理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規劃和在儲存、運輸和供應體系方面的優勢,合力推動在保稅區、自貿區等區域以及沿海和內河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示范創建,成為名單中少有的、由企業牽頭組織實施的試點項目。
我國航運業正處于綠色轉型關鍵階段,對低碳燃料潛在需求量巨大。從國內經濟發展全局來看,在國內港口加注生物柴油,穩住了生物柴油行業的良好發展勢頭、推進了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中國船燃始終秉承服務航運的初心使命,發揮好連接航運業和能源產業的橋梁作用。
]]>B24生物燃料油相比傳統燃料油有較低的碳足跡和碳排放,此次馬士基與中燃遠邦的合作標志著全球海運業在采用可持續的替代燃料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體現出海運業對抗氣候變化和減少環境影響所做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