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披露,經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中國船舶股票將于8月19日開市起復牌。
根據公告,中國船舶已刊登擬開展吸收合并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的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申報結果,并于8月13日開市起停牌實施收購請求權申報,申報期截至8月15日結束。此前,公司公告擬以向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重工”)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為吸收合并方,中國重工為被吸收合并方。
中國船舶表示,此次公司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實施的股權登記日為2025年8月12日,申報期間為2025年8月13日至2025年8月15日的9:30—11:30、13:00—15:00。公司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暨關聯交易的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申報期間內,共有3名股東進行了申報,申報股份數量為1.05萬股。經核對,剔除無效申報后,此次收購請求權有效申報的異議股東數量為0名,有效申報的異議股份數量為0股。
同日,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重工”)發布《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申請的公告》。
公告披露,中國重工已于2025年8月14日向上交所提交股票主動終止上市的申請,并于8月18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關于受理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主動終止上市申請的通知》。
根據該通知,上交所決定受理中國重工股票主動終止上市的申請。中國重工將在上交所批準后刊登相關終止上市公告。
據此前公告,中國船舶以向中國重工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為吸收合并方,中國重工為被吸收合并方,即中國船舶向中國重工的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中國重工股票。
此次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國重工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中國船舶將承繼及承接中國重工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中國船舶因此次換股吸收合并所發行的A股股票將申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此次交易金額高達1151.5億元,成為A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
]]>公告披露,中國重工已于2025年8月14日向上交所提交A股股票主動終止上市的申請。此次主動終止上市事項尚需獲得上交所的批準。
公告顯示,中國船舶擬通過向中國重工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相關事項已經公司于2月18日召開的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已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于同意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冊的批復》。此次交易將導致公司不再具有獨立主體資格并被注銷,可以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主動終止上市。
根據此次交易方案,中國船舶以向中國重工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為吸收合并方,中國重工為被吸收合并方,即中國船舶向中國重工的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中國重工股票。
此次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國重工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中國船舶將承繼及承接中國重工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中國船舶因此次換股吸收合并所發行的A股股票將申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
中國重工將在上交所批準公司終止上市申請后刊登終止上市公告。隨后,中國重工終止上市,中國船舶開始實施換股。
據悉,中國船舶吸收合并中國重工,是2025年5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后首單通過審核注冊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項目。交易金額高達1151.5億元,成為A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
8月13日,中國船舶、中國重工雙雙停牌。停牌前,中國船舶總市值為1722億元,中國重工總市值為1163億元。
]]>公告披露,中國船舶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行權價格為30.02元/股,2025年8月12日該公司股票收盤價為38.50元/股,相較本次收購請求權行權價格溢價28.25%,若中國船舶異議股東行使收購請求權,將可能導致一定虧損,敬請注意風險。中國船舶股票將于8月13日停牌。
公告稱,此次申報有效期滿后,中國船舶將另行發布申報結果公告。公司股票將于刊登異議股東收購請求權申報結果公告當日復牌(預計收購請求權申報期截止日2025年8月15日后約3-5個交易日)。待上交所批準中國重工終止上市申請后,中國重工將刊登終止上市公告,中國船舶將發布換股實施公告并確定換股實施股權登記日,開展換股事宜。
此前8月4日晚間, 中國船舶、中國重工雙雙發布發布《關于股票連續停牌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中國船舶擬以向中國重工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為吸收合并方,中國重工為被吸收合并方。該次交易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復,中國船舶將盡快辦理本次交易的相關事宜。為確保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的實施順利進行,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股票將自8月13日開市起連續停牌,直至終止上市,不再復牌。
此次合并完成后,中國重工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中國船舶將承繼及承接中國重工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中國船舶因本次換股吸收合并所發行的A股股票將申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
值得一提是,此次交易將徹底整合中國重工旗下三大造船基地,締造總資產超4000億、營收破1300億的全球船舶業新巨頭。
]]>公告披露,中國重工擬被中國船舶以發行A股股票方式吸收合并。本次交易已獲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合并完成后,中國重工將不再具有獨立主體資格并被注銷。
根據相關規定,中國重工可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主動終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3日(即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申報日)起連續停牌,直至終止上市,不再復牌。
據此前7月18日晚中國船舶、中國重工雙雙發布的公告稱,中國證監會出具了《關于同意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冊的批復》,同意中國船舶以新增30.53億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國重工的注冊申請。
此次合并完成后,中國重工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中國船舶將承繼及承接中國重工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據悉,此次交易將成為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根據2024年度財務數據估算,合并后中國船舶總資產將超過4000億元、營業收入將超過1300億元,資產規模、營業收入規模、手持訂單數均領跑全球。合并后的中國船舶,將原本分散于兩個上市公司的資產、訂單、技術力量等資源匯聚至一個更為強大的“資本容器”中,躍升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王國強深入實驗室、車間科研生產一線,調研相關產品、技術,現場觀摩相關試驗;與一線科研生產人員就新材料應用、安全工裝應用等交流互動,叮囑他們做好安全生產、防暑降溫等工作;聽取了相關單位生產經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黨的建設、“十五五”規劃等情況匯報。
王國強指出,要牢固樹立中船集團全級次“一盤棋”理念,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堅決履行強軍首責,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要奮力改革攻堅,圍繞生產關系持續推進深化改革;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破根技術和前沿技術,推進數智化轉型和精益管理;要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加大高端人才培養力度,打造創新人才高地;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生態;要加強文化建設,聚焦“幸福中船人”目標,打造企業特色文化。
安全生產檢查中,王國強及時發現并叫停違章作業,立即組織召開班組現場安全生產會。王國強強調,安全是萬萬無一失的工作,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安全管理基本規范,生產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流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拒絕“習慣性”違章,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調研七〇二所期間,王國強以“四不兩直”的形式參加了全系統第三季度黨群工作部主任工作例會暨學習教育雙周例會并講話。王國強強調,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要實現常態化、長效化,一體推進學查改,堅持開門抓學習教育,堅持學習教育促進企業經營發展;黨群系統要發揮更大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工作深度融合,鼓勵和號召廣大干部員工發現身邊安全隱患和安全之美,抓好一線班組班前會安全生產教育工作;做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開展“惠員工”系列活動,讓美好生活從“幸福中船人”開始。
中船集團總部有關部門和相關二級管理單位負責人參加調研。
]]>徐鵬深入科研生產一線,調研了相關重點實驗室、車間、生產線,聽取了相關單位負責人關于深化改革、科研創新、生產經營、戰略規劃、黨的建設等方面的匯報,對相關單位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調研期間,徐鵬主持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一線職工群眾代表座談會,充分聽取一線干部員工對集團黨組的意見建議,與代表深入交流討論,并現場解答意見建議和急難愁盼問題。
徐鵬表示:
中船集團總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變更信息一欄顯示,2025年7月16日,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從盛紀綱變更為胡賢甫;董事備案已從林鷗、向輝明、吳衛國、王瑛、盛紀綱、寧振波、柯王俊、高名湘、陸子友、王永良、趙宗波、施衛東、王琦、陳忠前、吳立新變更為施衛東、冷建興、高名湘、王瑛、張健德、羅厚毅、陶濤、韓東望、陳纓、胡賢甫。
此前消息,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3日發布公告稱,胡賢甫接任盛紀綱,成為中國船舶新一任董事長,任期至第九屆董事會屆滿。
資料顯示,胡賢甫,男,漢族,中共黨員,1969年10月出生。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顯示,中國船舶第九屆董事會組成人員共計11人,分別是胡賢甫(董事長)、張健德(董事)、陶濤(董事)、韓東望(董事)、陳剛(董事)、施衛東(董事、總經理)、王瑛(獨立董事)、高名湘(獨立董事)、陳纓(獨立董事)、冷建興(獨立董事)、羅厚毅(職工代表董事)。與上一屆董事會組成人員相比,新增一名職工代表董事,任期至第九屆董事會屆滿。
官網顯示,中國船舶是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核心軍民品主業上市公司,整合了中船集團旗下大型造修船、機電設備、海洋工程等業務,具有完整的船舶行業產業鏈,下屬有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和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
作為世界航運業的伙伴,中國船舶秉承“高質量發展”戰略,推進中船集團“海洋防務裝備產業、船舶海工裝備產業、海洋科技創新應用產業、船舶海工服務業”四大產業布局 ,以強大的科研創新實力、先進的管理水平和精湛的制造工藝,不斷推出一系列大型綠色環保船型和船機新產品,持續引領船舶工業高精尖技術的發展。
]]>資料顯示,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胡賢甫,成立于1998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從事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
中國船舶是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核心軍民品主業上市公司,整合了中船集團旗下大型造修船、機電設備、海洋工程等業務,具有完整的船舶行業產業鏈。公司下屬有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和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
據此前報道,2025年6月3日,中國船舶召開了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選舉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的議案》。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選舉胡賢甫先生擔任中國船舶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至第九屆董事會屆滿。
]]>根據《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已經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會議審議通過。
在船海企業方面,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均在“2024年度業績考核”和“2022-2024年任期業績考核”中獲評A級。
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完整名單如下:
7月18日晚間,中國船舶、中國重工雙雙發布公告稱,中國船舶吸收合并中國重工事項已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批復。
7月18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了《關于同意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冊的批復》。
批復的主要內容包括:“一、同意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新增3,053,192,530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申請。二、你們本次吸收合并應當嚴格按照報送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申請文件進行。三、你們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四、你們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本次吸收合并的相關手續。五、本批復自下發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六、你們在實施過程中,如發生法律、法規要求披露的重大事項問題,應當及時報告上海證券交易所并按有關規定處理。”
據預測,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合并后,存續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將成為資產規模、營收規模、手持船舶訂單數均領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艦型造船上市公司。
據兩家公司近期披露的業績預告,中國船舶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為28億元至31億元之間,同比增加98.25%至119.49%。中國船舶表示,報告期內交付的民品船舶價格同比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當,營業毛利同比增加。
中國重工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5億元至1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81.73%至238.08%。中國重工表示,報告期內交付的民船產品數量大幅增加,營業收入相應增長,經營業績同比明顯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