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報價51000萬元人民幣位列第一中標候選人,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為第二中標候選人。
本項目為邀請招標,有3艘拖輪:50M(5000HP)全回轉多用途拖輪1艘,36M(5000HP)全回轉拖輪1艘,20M(1000HP)工作船1艘。
該3艘拖輪為全回轉多用途拖輪,船型采用鋼質船體和上建,雙主機全回轉舵槳推進(20M工作船常規定距槳推進),入級BV船級;交船期為合同簽訂后17個月,國內交船;船東為西非石油管道(貝寧)公司,該公司為中石油的海外公司。
本項目中標后,桂船公司將作為出口方與西非石油管道(貝寧)公司簽訂外幣建造合同,屬自營出口項目。
]]> 上海交大長興島基地日景鳥瞰圖
項目根據上海加強科創中心建設的戰略要求以及長興島國家軍民融合重點建設區域與國家海洋經濟示范區發展定位,上海交通大學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以深海重載作業集成攻關大平臺為依托,打造現代化海洋裝備研究中心長興島基地,進一步服務海洋強國戰略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促進上海市區域經濟產業發展。
該項目一期總建筑面積約75600 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數字化實驗中心、智能制造實驗室、智能設備實驗室及相關配套設施等。
數字化實驗中心總建筑面積38814 平方米,地上8 層,地下1 層,上下兩個部分均采用水平線條組織立面,并設置了局部通高的景觀休閑空間,延續到底層裙房屋頂,以立體式的綠化空間營造出一片生態綠洲式的建筑群。
上海交大長興島基地智能制造實驗室效果圖
智能制造實驗室總建筑面積16377 平方米,將建成國內領先的面向新型高端船舶與海洋裝備智能制造開發平臺與應用驗證基地,通過構建一個基于5G 的智慧船廠關鍵實驗室應用示范平臺,實現工廠實驗室設備互聯、工裝互聯、物料互聯、產品互聯、人員互聯等全生產要求連接,實現生產資源萬物實施互聯,可提高現場資源的精細化實施管控,實現現場生產高度透明與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智能設備實驗室總建筑面積20409 平方米,為實現船舶智能化發展目標,將建成國內領先的面向高端智能化配套裝備實驗和可靠性驗證平臺,主要包括水下機器人、油氣礦產開采關鍵設備等海洋配套裝備開發地基;綠色動力系統、智能甲板機械、艙室智能設備、智能通訊導航等船用設備、系統聯調與可靠性驗證的設備地基;海洋傳感器組裝與可靠性實驗的設備地基等。
上海交大長興島基地夜景鳥瞰圖
該基地主要面向國家需求,面向新型高端海洋裝備、高端智能化配套裝備、高效率智慧化工廠、海洋信息技術及新型海洋人才培養的實驗和中試驗證平臺以及公共計算平臺,配有學者工作室、學術交流空間、科研輔助、配套等用房等。
項目由中船九院項目經理部牽頭,船海工藝院、建筑二院、公司建筑方案創作室共同參與投標并順利中標。
]]>
該生產線是七一一所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產品,融入視覺深度學習功能,使產品線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可同時兼容三類差異化產品,每類產品7個色系,共21種系列產品。
該智能產線只需前端掃碼識別來料種類,后端設備即可實現全自動切換生產工藝,無需人工二次調試。
產品各個工藝融入了先進的全閉環控制理念,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下線產品100%合格。
目前,七一一所智能制造業務包括汽車零部件精密柔性產線、醫療智能裝備及耗材產線、應用產業配套智能裝備等。
]]>該項目采用七一一所自主研發的可拆卸式高架火炬系統技術,包括兩套高架火炬系統。
技術產品優勢:
該船主船體為局部雙底、鋼質全電焊結構,設舭龍骨和呆木,駕駛甲板下均為鋼質焊接結構,駕駛甲板上為鋁質焊接結構,由2臺船用柴油機驅動、配雙螺旋槳。穩性滿足沿海航區要求,交付期11個月。
]]>七〇二所新型船舶研究設計部多年來保持對三沙市島際交通的持續關注,并積極深入了解三沙市實際需求,設計方案在開標現場得到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最終成功中標。后續,項目組計劃通過理論計算結合水池模型試驗的方式,掌握目標船型的水動力性能,使其具備優良的操縱性、快速性、耐波性等船舶性能。
公告顯示,總中標金額為210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