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印尼海域地震勘探項目包括兩個勘探區塊,“海洋石油760”船隊施工周期歷時3個月,以“0事故、資料合格率100%”的作業成績完成所有勘探任務,收獲來自客戶的書面表揚。
項目施工過程中,勘探區域內存在多處島嶼和淺灘,“海洋石油760”需要拖帶多條水下勘探電纜航行,水下設備極有可能剮蹭海底礁石,施工難度很大。
除此之外,勘探區域距離岸邊很近,漁業資源豐富,分布著大量捕魚船和大型懸浮式漁網。“海洋石油760”一方面與當地漁民友好協商,另一方面調整施工區塊順序,爭取最大作業時效,兩個區塊勘探工期比計劃共縮短22天。
今年以來,先后有“海洋石油720”、“海洋石油718”和“海洋石油760”3條物探船在印尼不同海域多個地震勘探項目為國際客戶提供技術服務,用“中國技術”和“中國方案”為當地發現海底更多油氣資源提供重要數據支撐,也為未來拓寬能源開發合作領域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據了解,項目期間,中海油服作業團隊充分借鑒墾利16-1和陸豐14-4新優快經驗,結合此次項目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統籌、調配內部資源,嚴格進行時間管理,精準施策,實現作業效益最大化,多井次作業生產效率達100%。
作業團隊采取“三環節、五到位”管理法,確保項目全過程監管,有效保障現場作業安全。在技術創新方面,作業團隊充分發揮高效協同優勢,在領眼井A13P井16″井段成功應用璇璣系統,一次入井成功率100%;此外,針對性使用儲層保護鉆井液,在確保井控及井眼穩定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泥漿比重。當前,已投產全部13口開發井,作業效果得到客戶高度認可。
]]>“海葵一號”是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它集原油生產、存儲、外輸等功能于一體,主甲板面積相當于13個標準籃球場,空船總重量相當于近4個埃菲爾鐵塔,總重約3.6萬噸,最大直徑約90米,由近50萬個零部件組成。
據了解,接下來“海葵一號”將與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共同服役于我國首個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海洋石油691船和海洋石油683船將繼續協助“海葵一號”進行限位作業。
]]>據悉,此次作業中海油服海洋石油681船拖帶海洋石油229載運“海基二號”導管架累計拖航達166海里,作業總時長超過41小時,其強大的服務保障能力為后續作業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基二號”導管架總重近37000噸,用鋼量接近國家體育場鳥巢的鋼結構總重,拖航難度高,挑戰大。
據了解,中海油服海洋石油681船是目前我國馬力最大的OSV,共有2臺主機、4臺副機、7個推進裝置,可根據不同的作業特性設置9種不同的設備運行模式,根據不同的海況和不同的作業,可以充分發揮特有的動力配置能力,曾參與“深海一號”能源站1600海里的拖航、“深藍探索”平臺跨國拖航等多項重要拖航任務,其高效的服務能力成為海上大型裝備執行拖航作業任務的不二選擇。
]]>“海洋石油947”是繼“海洋石油945”和“海洋石油946”之后,大船海工在短短半年內向中海油服交付的第三座平臺。
據了解,中海油服于2023年9月19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全資子公司中海油服租賃(天津)有限公司及中海油田服務(海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已經與大船海工分別訂立平臺買賣合同,擬以自有資金購買4座JU2000E自升式鉆井平臺,總合同價格為32.516億元。
該系列平臺采用美國F&G公司的JU2000E型設計,型長70.36米,型寬76.00米,型深9.45米,懸臂梁總長55.60米,樁腿總長166.98米,最大作業水深122米,最大鉆井深度10668米,可在全球大部分海域進行鉆井作業。前兩座平臺“海洋石油945”(原“West Titan”)和“海洋石油946”已經分別交付投用。其中,“海洋石油945”入級美國船級社;“海洋石油946”入級中國船級社。
JU2000E自升式鉆井平臺作為大船海工曾經的主力船型,受到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Seadrill、中海油服等多家鉆井船東青睞。在2000年代的鉆井熱潮期間,Seadrill在2013年與大船海工簽訂了8座JU2000E型鉆井平臺建造合同,總價值18.4億美元。
但好景不長,隨著2014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海工市場走向持續低迷,鉆井平臺無法獲得租約,屢次推遲交付日期后,Seadrill于2018年撤銷前6座鉆井平臺訂單,當時前5座鉆井平臺已經基本完工。此次撤單直接成為大船海工破產重組的導火索。
2019年1月,大船海工因無法清償到期債務宣布進入破產重整程序,Seadrill剩余的2座鉆井平臺也被撤銷,Seadrill甚至試圖拿回已經支付的款項并索賠利息。2021年6月,大船海工重整計劃獲得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2022年12月,裁定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2023年8月30日,大船海工宣布獲得破產重組后的首份獨立簽約訂單,將為挪威北極光公司建造1艘750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計劃于2025年底交付;11月29日,大船海工與德國貝仕集團正式簽署1+1艘750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建造合同,同樣將用于北極光碳捕集與封存(CCS)項目。
當前,大船海工在以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的同時,也在加緊處理“庫存”鉆井平臺。除了與中海油服簽訂4座自升式鉆井平臺轉賣合同外,大船海工曾在2022年8月向中國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成功交付“勘探八號”自升式鉆井平臺。該平臺原名“West Proteus”號,同樣是Seadrill當年在大船海工訂造的8座“庫存”自升式鉆井平臺之一。
據了解,大船海工曾隸屬于中國船舶集團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冊資本9500萬美元,從事海工裝備制造業務,可以同時建造自升式和半潛式鉆井/生活平臺、鉆井船、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等各類海洋工程及船舶產品,具備年交工8-10個海工項目的能力。
2023年9月15日,大船海工發布更名通告稱,自2023年9月15日起,“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變更登記為“大連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9月26日,大船海工正式更名揭牌,意味著在股權關系上已正式從大連造船下屬企業剝離,目前已成為大連臨港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據了解,該項目為中海油服物探工程勘察業務獲得的首個北美作業合同,標志著中海油服物探工程勘察業務實現海外市場重要突破。
]]>
據悉,該項目首批5口井提前9.04天完工,項目提效7.22%,優秀的業績表現和出色的一體化管理水平獲得客戶高度認可和贊揚,中海油服“一體化”戰略的增值效應持續增強。
該項目井順利投產后,該油田日產油量屢創新高,持續為南海東部油田穩產上產2000萬噸注入澎湃動能。
]]>此次修井機搬遷作業共涉及秦皇島32-6油田5臺修井機,需對3臺修井機進行整體搬遷更換,2臺修井機井架整體吊裝換新,作業內容復雜,作業難度極高。
在F平臺修井機搬遷過程中,中海油服一體化和新能源事業部作業團隊僅用2.5小時,浮吊便完成修井機搬遷吊裝,開始離泊。作業團隊用時四天高效完成A/B/C/D四個平臺修井機大型吊裝搬遷作業,為客戶后續調整井作業及修井作業的開展贏得了寶貴時間。
據悉,此次交付距離雙方簽訂4座平臺買賣合同僅僅過去了30天。這是該合同的首座平臺,其余3座將按計劃陸續交付。
“海洋石油945”原名“West Titan”,采用美國F&G公司的JU2000E型設計,型長70.36米,型寬76.00米,型深9.45米,懸臂梁總長55.60米,樁腿總長166.98米,最大作業水深122米,入級美國船級社,可在全球大部分海域鉆井作業。
]]>為推進此次挪威北海作業項目順利進行,中海油服于7月21日組織召開興旺號平臺交接協調會,鉆井事業部和歐洲鉆井公司(以下簡稱“CDE”)即刻力行落實,項目負責領導于月底抵達平臺,現場組織部署落實各項動員準備工作,雙方共同明確各自工作界面和時間節點及任務目標,自此平臺緊張的交接動員準備工作全面鋪開。
受客觀因素影響,本次的啟航節點需提前至9月27日,比原計劃10月15日早了18天。面對航行時間提前的困難和挑戰,CDE主動與客戶溝通,獲得理解和支持;與鉆井事業部保持全方位溝通,在確保平臺合法合規安全航行的前提下,保障公司利益最大化;指定中方外派人員全程支持配合挪威當地運營團隊,與國內運營團隊提前確立交接依據,梳理影響交接和啟航的關鍵因素和節點,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逐項討論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努力協調尋找資源,確保平臺設備設施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具備安全航行的條件。最終,COSL PROSPECTOR平臺順利完成交接確認,正式啟程奔赴挪威北海。
后續,COSL PROSPECTOR平臺將深入貫徹“安全是最好的提效,質量是最好的營銷名片”思想,持續提升海外項目精細化管理水平,全力以赴完成挪威北海作業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