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遠海能9月9日發布的公告,2艘船總投資約5.09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25億元),以此計算,單船造價約為2.55億美元。
上海中遠海運LNG公司總經理、中遠海運能源LNG事業部副總經理林楠,大連造船領導楊志忠、韓東望、何旭參加簽約儀式,各方代表共同簽署船舶建造合同。
據了解,該船型由大連造船自主研發,采用GTT公司Mark III Flex型貨物圍護系統,設置4個貨艙,專用于LNG貨品的遠距離運輸。該船型安裝兩臺WinGD LNG雙燃料低速主機,集成iCER系統,有較好的油耗及氣耗經濟性,兩種模式下均可滿足國際海事組織最嚴苛排放標準。配置4臺雙燃料發電機,優化設計可覆蓋全船不同工況下的電力負荷需求。最新優化的雙艉線型、高效螺旋槳和帶舵球的高效扭曲舵,進一步提高了船舶水動力性能與推進系統安全冗余。該船型可兼容停靠全球大多數大型LNG岸站,適港性和船岸兼容性佳。
該項目是雙方在LNG運輸船建造領域的再次合作,項目船舶交付后可以進一步保障國家能源運輸安全,為我國能源戰略實施提供堅實保障。
]]>
大連造船獲2艘17.5萬方LNG運輸船訂單
中遠海能發布《二〇二四年第九次董事會會議決議公告》,公告披露,中遠海能于9月9日召開2024年第九次董事會會議,審議并通過《關于上海中遠海運LNG新造2艘17.5萬方LNG船的議案》,公司董事會同意下屬上海中遠海運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上海中遠海運LNG)通過全資所屬遠海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遠海液化天然氣投資)投資建造2艘17.5萬方LNG船舶。
根據公告,遠海液化天然氣投資將在香港新設遠興液化天然氣運輸有限公司(遠興液化天然氣運輸)和遠致液化天然氣運輸有限公司(遠致液化天然氣運輸),2家公司注冊資本分別均為7650萬美元,并由2家單船公司在大連造船投資建造2艘17.5萬方LNG船舶(每家公司各1艘),項目總投資約5.09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25億元)。
中遠海能將向上海中遠海運LNG增資約1.53億美元,上海中遠海運LNG向遠海液化天然氣投資增資1.53億美元,后期由遠海液化天然氣投資向單船公司投資造船。船舶建造合同將于近期簽署。
上述投資項目是中遠海能第二次在大連造船訂造LNG運輸船。2023年8月31日,中遠海能發布公告稱,上海中遠海運LNG與中石化冠德全資附屬公司冠德國際的合資企業中國能源運輸通過三家單船公司與大連造船簽訂3艘17.5萬立方LNG運輸船建造合同,總價值約為7億美元,預期分別于2027年3月31日、2027年6月30日和2028年4月30日交付。交付后將由中石化租用,租期為自各船交船日起固定租期19年+選擇租期5年。
據公告推算,中遠海能2023年下單的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的單船造價約為2.33億美元,此次最新訂購的2艘新船的單船造價約為2.55億美元。相較之下,每艘船的價格上漲約2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6億元)。
與此同時,中遠海能最新投建的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也是大連造船今年簽訂的第二份LNG運輸船訂單。今年首單來自中國燃氣、華光海運、中船租賃的合資公司OCEAN JADE INVESTMENT LIMITED,各方于4月26日就2艘17.5萬立方LNG運輸船簽訂造船合同。
據了解,17.5萬立方LNG運輸船由大連造船自主研發,貨艙總艙容17.5萬立方米,采用GTT專利公司的Mark III Flex型貨物圍護系統,設置4個貨艙,液貨系統僅用于LNG貨品運輸,同時配置再液化系統;將安裝兩臺WinGD LNG雙燃料低速主機,集成iCER系統,在降低油氣耗的同時,使得燃油和燃氣模式下均可以滿足國際海事組織最嚴苛排放標準;采用最新優化的雙艉線型,高效螺旋槳和帶舵球的高效扭曲舵,進一步提高水動力性能,并增強了推進系統的安全冗余;可停靠全球絕大多數的大型LNG岸站,具有極佳的適港性和船岸兼容性;配置4臺雙燃料發電機,通過優化設計可覆蓋全船在不同工況下的電力負荷需求。
除LNG運輸船外,大連造船僅在上個月便確認3型11艘新船訂單,包括5艘30.6萬載重噸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5艘11.5萬載重噸阿芙拉型(Aframax)油輪、1艘9200TEU中型集裝箱船。其中,2型10艘油輪訂單來自招商輪船,總價值約為66.38億元;1艘集裝箱船訂單來自希臘航運公司Danaos Corporation,造價約為1.04億美元,使其在該船廠的同型船訂單數量增至5艘。
滬東中華獲6艘27.1萬方LNG運輸船大單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在LNG運輸船市場同日斬獲大單。9月9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與卡塔爾能源同日宣布簽訂6艘全球最大27.1萬立方米超大型LNG運輸船建造合同。這是繼今年4月29日在北京簽訂被譽為“世紀大單”的18艘該船型建造合同,雙方再度攜手,再簽新單。至此,滬東中華一舉囊括了共計24艘27.1萬立方米超大型LNG船訂單,牢牢確立了在全球超大型LNG領域創新引領者的地位。
根據卡塔爾能源官網信息,6艘新船將于2028年至2031年間交付,24艘27.1萬立方米超大型LNG運輸船總價值約80億美元(約合570億元人民幣),單船造價約3.33億美元。最新簽約的6艘新船價值約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億元)。
27.1萬立方米超大型LNG運輸船由滬東中華自主研發設計,并于2023年9月同時獲得ABS、LR、BV、DNV、CCS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型LNG運輸船,意味著中國LNG運輸船研發設計建造正式跨入超大型領域,也標志著中國高端船舶研發設計能力向著世界領先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該船型總長344米,型寬53.6米,型深27.2米,設計吃水12米,采用雙燃料低速機推進和NO96 Super+圍護系統,按照全球最新航運理念設計,具有五大突出特點:
截至目前,卡塔爾能源已與全球4家船企共計訂造兩批次共128艘新船。其中滬東中華累計承接12艘17.4萬立方米大型LNG船、24艘27.1萬立方米超大型LNG船訂單,以合同金額或載氣量計,均位居全球各船廠之首,成就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超越。
]]>截至2024年6月末,中遠海能共有油輪154艘、2243萬載重噸;LNG運力共計85艘、1,470萬立方米,其中已經投入運營的LNG船舶45艘、755萬立方米,持有LNG訂單40艘、715萬立方米。
在國際油運市場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中遠海能實現了業務的穩健增長,展現了戰略布局的良好成效。
VLCC船隊:拓展西方市場,把握市場機遇搭建三角航線,平衡東西方航線布局,保持貨源多元化。同時充分發揮海外網點營銷功能,提高國際客戶的優質貨源比例。
外貿中小船隊:深化與國際大型石油公司、貿易商的緊密合作,提升運力投放的全球化力度,密切關注加拿大跨山管道擴容,積極承攬增量貨載;圍繞大洋洲高附加值航線,積極構建三角航線;發揮船隊內外貿兼營的優勢,以效益效率水平提升為核心,根據內外貿市場變化情況,適時、適量開展內轉外聯動。
與多家核心客戶簽訂COA合同,鎖定90%以上基礎貨源;加強新客戶開發和長航線攬取,持續豐富客戶資源和航線結構。
協同行業伙伴調整運力投放節奏,推動商業生態優化的同時保障海洋油運力需求;持續推廣內貿短航線航次期租模式,有效提升船隊平均TCE。
以LNG長約業務為發展基石,穩步推動LNG運輸項目落地。報告期內,中遠海能全資子公司上海中遠海運LNG完成卡塔爾能源7艘LNG運輸船項目、新奧3艘LNG運輸船項目的股權交割,合資公司CLNG與卡塔爾能源就2艘QC MAX型超大LNG運輸船長期租船項目完成簽約。截至報告期末,中遠海能參與投資的LNG運輸船艘數已達85艘,較2023年底增加12艘,LNG運輸船規模持續擴張。
聚焦船舶管理,進一步提升船舶自主運營管控能力。報告期內高質量提前交付2艘17.4萬方LNG運輸船舶,創造良好效益;全資子公司香港船管再接入1艘中石油國事項目LNG運輸船,持續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運輸服務,自主管船能力不斷增強。同時,強化船員庫建設,抓好LNG訂單班建設、推動船員轉型關鍵崗位人才,全面選拔培養LNG船員,打造高素質船員隊伍和LNG管理人才隊伍。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和地緣政治局勢,中遠海能將持續為全球能源供應鏈提供堅實的運輸保障,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完善全球服務網絡。同時,中遠海能將緊跟全球能源運輸產業鏈的發展趨勢,優化和調整戰略布局,增強企業面對外部環境變化時的商業韌性,促進可持續發展能力穩步提升。
]]>該船由滬東中華造船自主研發設計,總長295米,型寬45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節,入級中國船級社(CCS)、入級美國船級社(ABS)、中國船級社(CCS)。
該船是滬東中華造船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實現關鍵核心設備材料自主可控的重點產品。將首次實現國產LNG低溫蝶閥、低溫膨脹節等低溫系統核心設備材料在大型LNG船上的應用,國產低溫閥的應用比例更是達到80%以上,各類國產新研制設備材料的應用使大型LNG船國產化率提升至70%以上,達到歷史新高,極大提升LNG船的自主可控能力。
滬東中華造船對船型設計做了充分優化,采用雙燃料低速機(XDF)推進系統,L03+型貨物圍護系統,并在中石油液化天然氣項目基礎上進行了技術升級加裝再液化裝置,實現不同運營模式下寬泛區間的航速蒸發氣平衡,可靈活適配全球各條長、短航線。
該項目配備國產螺旋槳及國產SCR(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進一步優化了主機配置和螺旋槳匹配,實現綜合能耗降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踐行低碳化理念。設計中充分考慮了世界各地100多個主要LNG岸站的兼容性,同時還充分考慮了與FS RU的對接兼容性,因此這型船具有適航性廣,通用性強等特點。
]]>公告披露,中遠海能董事會審議并通過《關于上海中遠海運 LNG 參與投資建造新奧 LNG 運輸項目 3
艘 LNG 船的議案》,同意全資子公司上海中遠海運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中遠海運 LNG”)參與投資新奧 LNG 運輸項目方案,即上海中遠海運LNG 通過所屬香港全資子公司遠海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遠海公司”)收購商船三井株式會社(簡稱“MOL”)在利比里亞設立的 3 家單船公司各 49%股份,參與投資建造 3 艘 LNG 船。該項目3艘LNG運輸船舶主要服務于新奧LNG的長期運輸需求。
中遠海能將以自有資金向上海中遠海運LNG增資約11,812萬美元,再由上海中遠海運LNG向所屬遠海公司增資約11,812萬美元;由遠海公司收購MOL在利比里亞設立的3家單船公司各49%股份;由合資各方對3家單船公司合計增資約24,107萬美元,其中遠海公司出資約211,812萬美元。由合資各方對3家單船公司合計增資約24,107萬美元,其中遠海公司出資約211,812萬美元。由3家單船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在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建造3艘17.4萬方LNG運輸船舶。
據龍船訂單庫(http://www.xinludianqi.net/order)統計,中遠海能此前于2020年6月、2021年12月、2023年7月向中國船舶旗下的滬東中華造船下單了9艘(每批次3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為香港首屈一指的指數公司,自1969年推出被視為香港股票市場指標的恒生指數開始,就一直站于市場最前線,并且推出不同系列的市場指標。“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投資提供了一項基準,本次中遠海能納入其中的以下三個指數:恒生A股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恒生內地及香港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恒生A股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
“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成份股挑選程序嚴謹,評級過程參考獨立專業的評審機構香港品質保證局的可持續發展評級框架而進行。此舉令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達致客觀、可靠及具有高投資性。
本次中遠海能入選該指數系列的成分股,是權威指數編制機構對公司近年來ESG績效表現的充分肯定。
中遠海能聚焦于提升ESG治理績效,并積極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夯實ESG信息披露,充分展現公司ESG維度的投資價值。除恒生可持續發展指數系列外,中遠海能近期也被納入“中證國新央企ESG成長100指數”。
在ESG評級方面,中遠海能積極參與海內外主流ESG評級機構的問卷填報,ESG評級持續提升并位于較好水平;標普CSA得分為29分,位于行業前28%;Wind ESG綜臺得分AA,行業排名為2/32。
中遠海運能源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穩定優質的能源運輸服務,做綠色航運與低碳發展的“行動派”,構建更清潔、更具韌性的商業生態。自2008年以來,公司連續15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2022年以來獲得近十項ESG相關獎項。今年,公司鄭重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聲明》,堅實深化ESG治理實踐。未來,公司將進一步邀請利益相關方共治,不斷找尋凝聚各方的“最大公約數”,踐行央企的社會責任,從而切實有效兼顧追求商業成功和社會價值。
]]>報告期內,按中國會計準則,集團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115.46億元,同比增加53.7%;主營業務成本人民幣75.53億元,同比增加10.0%;毛利率同比增加26.0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人民幣28.06億元,同比增加1,667.5%;EBITDA人民幣61.0億元,同比增加183.0%。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團共有油輪運力154艘,2,242萬載重噸;集團共參與投資68艘LNG船舶,其中,已投入運營的LNG船舶42艘,703萬立方米;在建LNG船舶26艘,452萬立方米。
外貿油運業務
2023年上半年,本集團外貿油輪船隊完成外貿油運運輸收入人民幣76.03億元,同比增加92.7%;運輸毛利為人民幣27.74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32.05億元;毛利率36.5%,同比增加47.4個百分點。
VLCC船隊:2023年上半年,市場景氣度整體良好,運價波動劇烈且節奏變化較快。為了提升整體船隊效益,本集團進一步深化拓展西方市場,把握市場機遇鎖定長線收益,航線貨源多元化程度明顯提升。同時充分發揮海外網點營銷功能,深耕區域市場,新客戶和新航線開發效果顯著。
外貿中小船隊:面對國際石油貿易的結構性變化,本集團充分評估市場走勢,制定最優的經營策略,以提升整體經營效益,主要包括:深化與大型國際石油商的合作,同時加大第三國市場與新客戶的開發;進一步常態化運營高附加值大洋洲航線;新簽COA鎖定LR船隊基礎貨源,通過三角航線,優化船隊運力調配,提升船效。針對上半年內外貿各船型不同的市場形勢,抓住外貿油運市場階段性高點,充分利用內外貿兼營船舶進行運力分布調整,有效提升了船隊的整體收益。
內貿油運業務
2023年上半年,內貿油運市場總體維持穩定,完成內貿油運運輸收入人民幣30.73億元,同比增加4.0%;運輸毛利人民幣7.00億元,同比減少2.1%;毛利率22.8%,同比減少1.4個百分點。
通過與多家核心客戶簽訂COA合同,鎖定90%以上基礎貨源;持續豐富客戶資源和航線結構,保障船隊沿海各經營區域的貨源。以TCE為中心,完善客戶、貨源、航線結構,通過科學調度和成本管控等措施,在燃油成本同比上漲的情況下,各船型經營水平同比提升。結合客戶特點創新經營模式,鞏固和推廣短航線航次期租模式,有效提升短航線租船收益。
LNG 運輸業務
2023年上半年,本集團LNG運輸板塊貢獻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4.03億元,同比增加人民幣0.21億元。
本集團搶抓貿易商簽署長約的機遇,積極參與國內外船東招標,穩步推動LNG運輸項目落地。報告期內,本集團LNG運輸船隊規模穩步增長。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參與投資的LNG船舶艘數已達到68艘。
本集團繼續提升自主管船水平,凸顯價值創造能力。本集團所屬香港船管以中石油國事項目落地為契機,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以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為目標,選優配強了一支國際化的船管隊伍,大大提升了LNG船舶自主管控能力。
本集團統籌資源培養LNG自有船員。LNG船員是LNG運輸安全與高效運營的核心,公司為快速提升LNG船舶自管能力和自有船員保障能力,與大連海事大學聯合推進了首屆LNG船員訂單班,為本集團LNG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公告披露,中遠海能間接持股 70.71%的聯祥液化天然氣運輸有限公司和聯瑞液化天然氣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稱“兩家單船公司”)與聯合賣方(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于 2023 年 7 月 25 日簽訂船舶建造合同,約定由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為兩家單船公司建造 2 艘 17.4 萬方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舶,2艘船舶總價約為人民幣 33.3 億元。
新船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上半年交付。
兩家單船公司與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簽署租船合同,租期為各船交船日起 25 年。
據龍船此前報道,中遠海能與滬東中華造船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其一期項目3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少林”號、“武當”號和“昆侖”號已順利投入運營,二期項目3艘船舶正在建造中。至此,該項目LNG運輸船累計訂單達到8艘,全部由滬東中華建造。
中遠海能稱,簽署該LNG運輸項目造船合同及租船合同將進一步擴大該公司LNG船隊規模和市場份額,增強其盈利能力及抗周期能力,符合其發展LNG運輸業務的戰略要求。上述2艘LNG運輸船的建造及租賃有利于持續深化央企之間的戰略合作,進一步增強中遠海能LNG運輸板塊核心競爭力。
]]>2022年上半年,中遠海能實現凈利潤約為人民幣1.59億元,實現扣非凈利潤約為人民幣1.52億元。今年一季度,中遠海能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1.91%、4272.6%至56.31億元、10.96億元。
據悉,中遠海能今年上半年業績的高增與運價相關。
中遠海能有著三大主營業務——外貿油運、內貿油運及外貿LNG(液化天然氣)運輸業務。
中遠海能是全球最大油運船東,油輪運力規模世界第一,覆蓋了全球主流的油輪船型,也是全球船型最齊全的油輪船東。去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有油輪運力159艘,2,334萬載重噸。
同時,中遠海能共參與投資62艘LNG船舶,其中40艘、677萬立方米已投入運營,在建LNG船舶22艘,373萬立方米。
上半年國際油運市場的運價水平在劇烈波動中表現強勁。根據波羅的海交易所數據,2023年1-6月,全球超大型油輪(VLCC)中東-中國航線(TD3C)平均日收益(TCE)為43,147美元/天,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62%。
中遠海能表示,中國石油需求上漲以及美灣、巴西原油出口對長運距航線的貢獻,是2023年上半年VLCC運價高漲的主要驅動因素。公司靈活布局全球船位,及時捕捉區域市場的成交機遇,實現整體船隊收益的提升。
]]>公告披露,中遠海能董事會審議并通過《關于公司所屬聯合液化氣新造中石油國事項目2艘LNG船的議案》,同意下屬上海中遠海運液化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和中遠海運石油運輸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下屬的佳仕福船務(香港)有限公司通過合資公司“聯合液化氣體運輸(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新設2家單船公司,并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船廠建造2艘17.4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并長期期租給中石油國事使用。
中遠海能將向上海中遠海運LNG增資約人民幣 50,940 萬元,再由上海中遠海運LNG按所持60%股比向聯合液化氣增資約人民幣50,940萬元;中遠海運石油以自有資金向聯合液化氣增資約人民幣17,829萬元,用以解決由聯合液化氣新設2家香港單船公司的投資資金來源。
據龍船訂單庫(http://www.xinludianqi.net/order)統計,中遠海能此前于2020年6月、2021年12月向中國船舶旗下的滬東中華造船下單了6艘(每批次3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單船造價約1.85億美元,用于中石油國事項目。本次公告雖未公布承接船廠,但大概率也是由滬東中華承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