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航運業日益增長的碳減排需求。此次展會,中遠海運重工攜自主研發的“海盾”(BLUE OCEAN SHIELD,簡稱BOS)系列綠色低碳產品精彩亮相,展示了包括船用替代燃料供應系統、船載碳捕集系統、船舶廢氣脫硫系統在內的5款拳頭產品,充分展示了中遠海運重工在綠色低碳環保及航運碳減排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實力。這些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將有效降低船舶航運成本和環境污染,為減少船舶碳排放、保護海洋環境作出重要貢獻,與國際航運業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發布當天,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喜獲中國船級社頒發的三種“可替代燃料(LNG、甲醇、氨)供應電氣控制系統”型式認可證書。中國船級社副總裁趙晏先生頒發證書,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執行董事王建領取證書。
]]>根據協議,此次聯合研究涉及的LCO2運輸船將基于KNCC專有的密封系統技術——LCO2-Elevated Pressure(LCO2-EP),包括液貨艙在內的船舶設計已于2022年獲得船級社原則性批準(AiP),LCO2-EP液貨艙于2023年進一步獲得挪威船級社的GASA認證。
此次聯合研究將開發的船舶概念側重于具備海上直接注入(Direct Injection Offshore,DIO)功能的LCO2運輸船。與建立陸上或浮式專用碼頭和出口基礎設施相比,DIO可節省建立和運營CCUS價值鏈所需的時間和成本。
KNCC相關人員表示:“擁有專利權的LCO2-EP技術最適用于直接注入海上作業,相較于其他向海上永久封存點注入二氧化碳的低溫模式相比,該技術所消耗能源相對更少且船上的復雜性更低。與低溫模式相比,LCO2-EP技術能夠簡化操作管理,原因在于,LCO2處于環境溫度和相對較高的壓力下,無需在注入前進行海上加熱。”
中遠海運重工相關人員表示:“與KNCC的合作將為造船和海工行業的二氧化碳減排相關項目創造巨大的潛在機會。以KNCC的LCO2-EP技術為基礎的LCO2船,從船廠角度來看,是一種獨特且極具吸引力的設計和概念。公司對與KNCC在這一創新項目上的合作前景感到興奮。”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訂單量為2809萬修正總噸(1127艘),其中2557萬修正總噸(795艘)由前30強造船集團承攬,以修正總噸為基準(下同),占比70.54%。
按國家劃分,2024年上半年中國造船企業共計承攬1807萬修正總噸(705艘),占比64.31%;韓國造船企業共計承攬716萬修正總噸(170艘),占比25.5%;日本造船企業共計承攬70萬修正總噸(42艘),占比2.48%。
以2024年上半年新接訂單為基準統計,全球前30強造船集團包括22家中國造船企業、5家韓國造船企業、2家歐洲造船企業和1家日本造船企業。排名1~30名分別是:排名前十的分別是中國船舶集團、HD現代、新時代造船、三星重工、韓華海洋、揚子江船業、招商工業、Fincantieri、恒力重工、福建船政,具體名單如下:
以全球手持訂單量為基準,全球前30強造船集團包括16家中國造船企業、5家韓國造船企業、5家日本造船企業和4家歐洲造船企業。以修正總噸為基準,排名前十的分別是中國船舶集團、HD現代、三星重工、韓華海洋、揚子江船業、中遠海運重工、新時代造船、招商工業、今治造船、Fincantieri。具體如下:
82.5BC散貨船是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建造的新一代卡姆薩爾型散貨船,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該船結構滿足HCSR規范要求,滿足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Phase 3 標準,滿足最新海事規范和各類環保要求,在航速、油耗、載重噸等綜合性能方面達到世界一流,充分滿足船東對安全、經濟和環保的需求,是一型安全可靠、經濟節能、低碳環保、設計先進、具有領先競爭優勢的船舶產品。
]]>由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發布的UR于2024年7月1日生效。國際船級社協會的新要求旨在確保船舶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整合船上的操作設備和信息技術設備。UR適用于船舶及其操作的各個方面,包括設備識別、保護、攻擊檢測、響應和恢復。
英國勞氏船級社表示,此次合作是該船級社首個專注于E26合規性的聯合開發項目(JDP)。
勞氏船級社相關人員表示:“網絡安全已成為船東日益關注的問題,該JDP是支持船舶網絡恢復能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通過與中遠海運重工的合作,勞氏船級社將根據新的IACS UR E26要求設計第一艘船舶。”
中遠海運重工相關人員表示:“為解決船東對UR E26的擔憂,我們與勞氏船級社合作,并獲得了勞氏船級社的首個E26批準。對UR E26合規性的升級使我們的船廠、設計部門和系統供應商能夠在UR E26生效時做好充分準備,以確保船東降低網絡風險。”
]]>中國船舶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征,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孫云飛出席并見證簽約。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智慧能源創新學院院長黃震教授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
與會各方表示,合作方將進一步細化分工,增強優勢互補,合力促進國產動力裝備產業升級,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形成全面高效的創新生態系統;抓緊綠色燃料轉型這一契機,攻克關鍵技術,推動船舶動力綠色發展進程;深化合作機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強化自主配套能力。
該次合作,標志著中船動力集團、中遠海運重工/上海船研所、中國船級社、上海交大四方將在船海新能源及動力裝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進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構建船海動力裝備研發創新聯合體和試驗驗證體系,助力全面打造船海裝備的高端化、綠色化、自主化、數字化和智能化。
]]>據悉,該次簽署的7X82DF-M-1.0甲醇雙燃料主機為國內首制機型,是中船動力集團與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的再一次深度緊密合作,選用中船動力集團下屬中船三井建造的7X82DF-M-1.0-LPSCR發動機作為主動力,用于中遠海運散運的32.5萬噸甲醇雙燃料動力VLOC船項目。此舉對于加快我國綠色船舶動力布局,推進雙碳發展進程意義重大。
]]>氨柴雙燃料動力5500HP全回轉拖輪船長38米,型寬11米,型深4.8米,設計吃水3.7米。配備兩個C型液氨儲罐,搭載本專項支持研發的中車大柴12V240HDFA氨柴雙燃料發動機和威海重工科技 FASS-L-20氨燃料供應系統,以及南通遠配研制的尾氣處理裝置,脫銷脫氨后船舶排放滿足國家防污染標準(CII)要求。
據了解,“氨動力雙燃料發動機及供應系統研發和示范應用專項”科研項目于2022年初正式立項,由中遠海運重工牽頭,匯集國內高等院校、船舶建造、船用設備、新能源供應、船級社等企業及社會團體共同參研。該科研項目以大連中遠海運重工自建自用的5500HP拖輪為載體,中間歷經上海交大氨燃燒技術95DF性能試驗機和175DF單缸機點火、威海科技氨燃料供應系統實現樣機驗收以及中車大柴的氨燃料發動機成功點火等重要節點,先后取得氨動力拖輪CCS和ABS設計AIP證書,氨燃料供應系統CCS、ABS設計AIP證書和CCS產品試驗證書。
中遠海運重工總經理姜季江,中國石油管道局副總經理、國際分公司黨委書記張吉昌,英國勞氏船級社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鄧守榮,上海市長興島開發建設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執行副主任、崇明區委常委吳召忠,上海市駐地相關口岸單位及區屬相關委辦局、長興鎮領導、嘉賓出席交付儀式。
格里亞FSRU改裝項目是中遠海運集團、中遠海運重工、上海中遠海運重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本行業本企業十個方面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該項目采用EPC合同模式,項目執行期間,由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完成了前端設計、基礎設計、詳細設計和生產設計、國際和國內材料與設備采購、再氣化模塊和動力模塊建造和吊裝、現場改造、設備安裝與調試、氣體試驗、海試以及船舶延壽二十年及二十年不進塢維修保養等重點工程。
此次交付的FSRU以西方神話中給人間帶來火種和希望的“普羅米修斯”命名,該輪船長296米,寬46米,存儲137000立方米LNG,其再氣化能力為4×105 MMSCFD。設備配置先進,將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沿線重要國家塞浦路斯瓦西利科斯港LNG終端項目。該項目是塞浦路斯近年來最大工程項目,是其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達成歐盟減排指標、提高天然氣發電比例的重要一步,將幫助塞浦路斯減少30%碳排放,并降低15-25%發電成本。
該項目的成功改裝交付,標志著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已經具備LNGC改裝FSRU全鏈(開展設計、采購、建造、安裝、調試和氣體試驗)工作能力,對于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和中國石油管道局國際分公司業務發展和轉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將進一步提升雙方在國際清潔能源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有利于拓展國際市場及未來承接新業務。
]]>中國船舶集團簽約7個項目
12月5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船海項目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
簽約儀式上,外高橋造船、中船貿易與Seaspan、現代Glovis簽署了6+4艘10800車LNG雙燃料PCTC船項目;廣船國際、中船貿易與HMM、現代Glovis簽署了6+4艘10800車LNG雙燃料PCTC船項目;北海造船、中船貿易與北銀金租、山東海運簽署了4艘325000噸超?型甲醇雙燃料礦砂船項目;江南造船、中船貿易與太平洋氣體簽署了3艘99000方VLEC船項目;黃埔文沖、中船貿易與Benelux公司簽署了2+1艘48000方LPG船項目;中船澄西、中船貿易與工銀金租簽署了4艘82600噸散貨船項目;大連造船與七二五所青島雙瑞簽署了15000TEU集裝箱船甲醇供應系統項目。
此次集中簽約的7個項目是中國船舶集團重要創新成果的集中體現,涵蓋全球最大的汽車滾裝船、超大型乙烷運輸船、超大型甲醇雙燃料礦砂船、液化石油氣船等高端、綠色船舶,技術指標、排放指標和經濟性指標均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契合未來發展方向。
中遠海運重工簽約多個協議
12月5日至6日,中遠海運重工所屬單位與多家客戶相繼舉行了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分別與曼恩、瓦錫蘭簽訂了全球首套甲醇雙燃料改造項目主機改造協議和瓦錫蘭發動機改造協議;南通遠洋船舶配套分別與德國貝克爾船舶系統公司、上海交通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簽署了節能高效舵2024年度訂單和新一代脫碳相變吸收劑合作開發協議,此次簽約的高效舵訂單超過100船套,涉及24000TEU、16000TEU大型集裝箱船和LNG運輸船等船型,總金額達人民幣1.37億元;南京中遠海運船舶設備配件有限公司和中船發動機有限公司簽署了排氣閥桿戰略采購協議。
招商工業簽約多個項目
海事展上,招商工業一批合作項目簽約。招商工業與中船發動機甲醇雙燃料主機合作簽約儀式上,中船發動機、南京金陵、江蘇重工,共同簽署了8+8艘汽車運輸船甲醇雙燃料主機采購合同;招商工業控股企業華商能源與英國BART公司舉行剛性風帆合作簽約;招商工業揚州金陵與格蘭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舉行甲醇泵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蕪湖造船廠簽約4+6艘8.9萬噸新能源散貨船訂單
12月5日,蕪湖造船廠與福建國航遠洋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建造4+6艘89000噸新能源散貨船。
該船配置了燃油優化系統和能耗控制系統,可根據海上航行要求自動規劃航線、航速和油耗,實現節能降耗;該船除擁有抱軸式軸帶發電機外,還配置450千瓦的光伏發電系統,預留甲醇雙燃料系統,未來可實現“零碳”排放;
玉柴船動簽訂批量主機合作意向書
12月5日,玉柴船動與國航遠洋簽訂18艘新造散貨船甲醇雙燃料主機合作意向書。12月6日,玉柴船動與招商金陵(揚州)簽訂25000噸及259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4臺5S50ME-C9.7-LPSCR主機、15000噸化學品船4臺5X52 S2.0主機合作意向書。
青島雙瑞舉行批量訂單簽約儀式
12月6日,青島雙瑞海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舉行8船套船用氨燃料供應系統簽約儀式。本次簽約的項目將服務于北海船舶重工為CMB建造的8艘氨燃料動力21萬噸散貨船,計劃于2025年起陸續交付。
青島雙瑞還分別與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舉行了6船套船用甲醇燃料供應系統、5船套船用LNG供氣系統及12船套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簽約儀式,累計金額超5億元。
來源:中船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