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履行對環境保護的企業責任,中遠海運積極探索實踐通過使用綠色生物燃料打造的綠色航運產品Hi ECO,實現基于全生命周期模式Well To WAKE(指從燃料生產到最終在船上使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碳減排,從而為預定氣候友好型貨運的客戶更加有效地減少貨運碳足跡,滿足客戶對環保運輸的需求,并向使用Hi ECO的客戶頒發綠色證書,作為對其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認證。
此次中遠海運集運與作為航運業公認的中立方GSBN合作發布綠色區塊鏈航運產品Hi ECO,是雙方通過區塊鏈網絡來建立可持續性證明(PoS)證書與企業所獲得的綠色證書之間的鏈接,確保每張綠色證書都能準確對應于生物燃料的使用情況,借助區塊鏈技術的數據可追溯性和不可變更的特點,便于各相關方驗證綠色證書的真實性,并以較高的可信度,在所有參與綠色產品打造和使用、以及綠色證書發布過程的各方之間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基礎。
Hi ECO證書與中遠海運集運的Well to WAKE減排承諾相輔相成,并鞏固中遠海運集運在通過綠色航運為客戶提供價值的宗旨。這個開創性解決方案通過GSBN進一步保證了其公正性和公平性。
]]>該倡議旨在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履行國際海事組織MARPOL公約“國際航運碳強度規則”新要求,減少船舶在港期間溫室氣體排放,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大力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
三家企業向海內外港口及航運業各方發出以下倡議:
一、各港口碼頭積極推進岸電供電設施的建設,確保岸電供電設施正常,做好船舶靠泊計劃,積極主動為更多的靠港船舶提供岸電供電服務。
二、各航運企業積極推進船舶岸電受電設施的配置,確保岸電受電設施正常,在船舶靠泊港口碼頭期間積極聯絡,主動使用岸電供電服務。
三、船岸雙方緊密溝通配合,在接駁及斷開岸電時,嚴格遵循技術規范與操作流程,確保人員、船舶及岸電設施安全。
三方共同呼吁,各界為綠色低碳航運建設共同行動,為綠色低碳航運發展做出貢獻。
五洲公司“線上拖車預約平臺”正式上線
4月25日,泛亞航運下屬五洲公司“線上拖車預約平臺”正式上線,至今已有七成的拖車行和客戶使用,得到了一致好評。
線上拖車
預約平臺
自供港貨物“蛇口線”運營以來,貨量的大幅度增加,對五洲公司的服務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挑戰,尤其是閘口電話預約提柜環節,在高峰時段,平均每天接收150個左右拖車預約。
為了保障客戶的服務以及提高水位現場的工作效率,泛亞航運研發“線上拖車預約平臺”,通過數字化建設提升工作效率、增值客戶服務體驗。
借助平臺拖車行和客戶可自行在網上預約,避免電話繁忙、占線導致的拖車無法提柜等問題。同時,拖車司機和客戶均能通過網上平臺查看到拖車作業的順暢度,即時體現閘口的繁忙度,讓拖車司機根據實際情況有效避開高峰時間段,可以更靈活做出計劃安排。
此外,通過網上預約平臺還能限制每個時間段的預約數量,達到每個時間段的額定量就無法預約,避免了拖車集中抵達我司水位等作業,造成大量壓車的情況。
海貿公司
“數字申報”提升服務質量
今年以來,海貿公司積極引入數字化模式,推進中遠海運貨運OCS系統三項新功能上線,大幅降低美加航線海關申報差錯率,提升了服務質量。
海貿公司長期致力于美加航線業務,作為一家Auto NVOCC,每一票美加航線貨物都必須提前48小時根據不同目的港的申報要求,完成AMS(美國海關艙單系統)/ACI(加拿大海關預申報商業信息系統)/eManifest(加拿大海關電子艙單)出運信息安全申報。
●
“申報信息校驗規則升級”功能
將海關要求的新申報格式和邏輯進行前置,系統將自動判斷申報信息是否含有美加海關不允許的中文和人工不易發現的非法字符,在降低員工工作量同時也避免了源頭差錯,確保發送的初始數據準確率。
●
“對于離港前72小時內未申報狀態自動發送郵件提醒”功能
每天定時掃描系統中應報未報的提單號,自動發送郵件提醒攬貨單元進行補報,在參數設置上,特意又提前了24小時,留足補報時間,在防止漏申報上增添了一道穩固的防線。
●
“更改明細提示”功能
對各經營單元在完成FCN后容易遺漏申報更新的風險點加強了預警提示,方便申報更新人員進行針對性地修改,降低了人為判斷可能造成的失誤。
全球信息實現“
超重費自動化”操作
近期,全球信息武漢公司結合業務實際,推動了單證業務超重費數智化操作。
以往單證業務超重費需要根據貨物流向、重量范圍確定收取,經由人工逐票識別判斷后通過手動在操作系統中勾選對應的超重費,不僅耗時,效率也得不到保障。
為此,全球信息武漢分公司認真學習研究,在中遠海運集運總部的指導與協助下,推進完成了美線超重費、超重罰金的按重量分段設置,三個月內完成Tariff 380的HCS超重費按重量分段設置。目前,在進行提單超重費計費時,IRIS4系統已經可以自動判斷并收取對應的超重費,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工干預和手動操作,有效提升了運費操作的效率和質量。
在中遠海運集運董事長、總經理楊志堅,雙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柴永森的共同見證下,副總經理張煒與雙星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張軍華分別作為代表簽署了協議,標志著雙方本著“長期合作,互利雙贏”的合作原則,在外貿、門到門物流配送、海運延伸服務等領域建立全面合作關系。
中遠海運集運美洲貿易區、歐洲貿易區、全球銷售部、青島集運、總經理辦公室/董事會辦公室,雙星集團法務平臺、采購中心、錦湖中國等部門相關人員一同出席了此次儀式。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義機構,總部設在意大利羅馬,負責聯合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糧食、賑災、防疫等援助物資的運輸,向88個國家的1億人提供援助。為表彰其在全球人道主義工作上的突出貢獻,世界糧食計劃署在2020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由于是人道救助物資,世界糧食計劃署對箱況、交貨期和免費用箱時間等服務的要求都高于一般貿易。此前在2020年,中遠海運集團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建立了溝通聯絡機制,并指定中遠海運集運意大利公司對接相關業務。
在中遠海運歐洲公司和中遠海運集運公司的支持下,中遠海運集運意大利公司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成立專門營銷服務團隊,成功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開展運輸合作。
該協議的簽署證明了世界糧食計劃署對中遠海運服務的認可,為將來在全球范圍內雙方加強人道主義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12月28日,亞洲排名第一的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下稱“中遠海運集運”)華南總部正式遷址落戶廣州南沙,南沙開發區管委會與華南中遠海運集運在廣州正式簽署《中遠海運集運華南總部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標志著南沙打造廣州國際航運樞紐港的征程再進一步。
中遠海運集運是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和中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合并重組后的國際班輪公司,集裝箱船隊規模158萬TEU,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
中遠海運集運將整合華南板塊業務進駐南沙,負責經營管理中遠海運在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和香港的主要業務,打造集貨物承運、船舶代理、航運管理等于一體的集裝箱運營平臺。華南總部預計2016年實現營收超過60億元,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00萬TEU。12月16日,華南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已在南沙完成工商和稅務登記手續。
]]>事件始末
據《中國航務周刊》記者了解,集裝箱運輸多為班輪化運行,承運貨物貨值較高,對到貨時間要求也高,江蘇、浙江、廣西等省份不少地區對集裝箱船舶執行優先通行的政策。2015年,清遠市也對過閘集裝箱船舶執行綠色通航政策,在每天的特定時間段,集裝箱船舶可以優先通過船閘。清遠市政府辦2015年3月1日發布了《關于給予集裝箱船舶優先過閘的復函》(【2015】28號),其中明確,內貿集裝箱運輸船舶也享受暫定兩年的優先通行權。
爆料人透露,因受到5月18日事件的影響,清遠市沒有盡快調查買閘行為的問題,卻首先選擇了取消集裝箱船的優先通行權,致使大批集裝箱運輸企業遭受損失。
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公司就是受害者之一。該公司華南分部在5月26日致函清遠市政府,函件稱“不能實現綠色通航,導致了嚴重的客戶投訴及索賠”,同時表示“2015年中遠海集運華南分部集裝箱進出口運輸總量對比2014年提升了近10倍,綠色通航政策如果不能延續,對清遠北江的集裝箱水運是一個致命打擊”。因函件未獲得回應,四天后,華南分部再次向清遠市政府發出拜訪函,仍未獲得回應。
據《中國航務周刊》記者了解,在廣東產業轉移政策的推動下,大量陶瓷等出口企業落戶清遠,貨物多由清遠通過水路轉運至廣州南沙港和東莞港(原虎門港)再行出運,每天通行于清遠至南沙、東莞的駁船數量頗多,已形成較完善的產業鏈。運輸的受限也帶來了貨主(貿易)企業的重大損失。
6月7日,在大量運輸企業及貿易企業的積極奔走影響下,清遠市某副市長牽頭召集清遠市商務局、交通運輸局、海事局等相關部門參與的會議上,達成外貿集裝箱船舶繼續享受優先通航的意見。也因此,7月7日出版的清遠日報報道稱,《清遠水利樞紐船閘集裝箱船舶優先過閘管理暫行辦法》即將出臺,外貿集裝箱船舶享受每天上行5點-8點下行23點-次日2點的優先通行權。清遠粵華電力公司等對外貿易企業陸續收到可以繼續優先過閘的通知。不過,上述允許外貿集裝箱船舶繼續優先通行的意見達成一個多月后,仍未執行。
7月14日,上海泛亞航運有限公司向廣東省委辦公廳發出《關于請求協調解決北江清遠水利樞紐船閘恢復集裝箱船舶綠色通航的函》。
此外,上述會議僅提出外貿集裝箱船舶可以繼續優先通航,內貿集裝箱船卻不在此列。為維護自身權益,8月4日,東莞港駿鵬物流有限公司再次向清遠市政府發函,希望恢復綠色通航。駿鵬物流承擔中國外運廣東有限公司、洋浦中良海運有限公司、洋浦營信物流有限公司、天津津海海運有限公司、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寧波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從東莞至清遠的集裝箱駁運業務,通航受阻后,上述多家船公司的貨物集港均受到了影響。
根據駿鵬物流的統計,該公司每天20余艘駁船在清遠閘口等閘,駁船的等待時間由原來的3-12小時變成216-288小時(9-12天),貨物滯留導致的巨額索賠和投訴蜂擁而至,北江貨物駁運業務被迫停止。
8月8日,《中國航務周刊》記者輾轉聯絡到清遠市政府的徐秘書長,他證實,清遠市政府已同意恢復外貿集裝箱的優先通行,具體落實正在推進當中。至于內貿集裝箱船舶,還在研究當中。
不過,在部分航運企業看來,清遠市政府的做法是避重就輕、枉顧實情。“過閘擁堵的根本原因是有花錢買閘插隊通過的情況存在,而不是集裝箱船每天幾條的優先通行,解決了買閘加塞問題,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在綠色通行的問題上,內外貿船舶應該享受同等待遇。”駿鵬物流相關人士表示。
對此事件的后續進展,《中國航務周刊》將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
由中國航務周刊組織評審的“全球滿意度十佳集裝箱承運人”評選,在6月15日晚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物流節晚會上揭曉,并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全球滿意度十佳集裝箱承運人”評選是全球貿易與集裝箱運輸大會(T&C)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樹立行業典型、發揮榜樣力量、提升服務質量,評選范圍是在中國開展集裝箱運輸業務的內外貿船東公司。
經過評審委員會的評議,最終獲得“全球滿意度十佳集裝箱承運人”稱號的企業是: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馬士基(中國)航運有限公司、長榮香港有限公司、新海豐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達飛輪船(中國)有限公司、地中海航運公司、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安盛船務有限公司、中谷海運集團、廣西鴻翔船務有限公司。
來源: 中國航務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