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俄緊急情況部在“電報”社交平臺上稱:“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位于俄羅斯西北部的摩爾曼斯克地區鄰近巴倫支海和白海,與芬蘭和挪威接壤。
俄緊急情況部早些時候稱,這艘破冰運輸船的一個船艙起火,過火面積約30平方米。
據報道,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稱,這艘船于1988年開始服役,10年前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是俄羅斯唯一的核動力破冰運輸船。
來源:參考消息網
]]>日前,剛剛接手俄羅斯最大造船企業—聯合造船集團(USC)的俄羅斯國有VTB銀行首席執行官安德烈·科斯汀(Andrei Kostin)隨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出席了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普京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宣布,北方航道將全年向破冰級貨船開放,并邀請更多國家參與北方航道開發。所謂北方航路,就是北極航道中連接亞歐的“東北航道”,比傳統的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路線縮短三分之一。這意味著從2024年起,全球航運業可能發生顛覆性變化。與此同時,安德烈·科斯汀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采訪時表示:“他正在向中國尋求在金融和造船業方面的合作伙伴,其目的是盡可能與中國共同建造一個新的俄羅斯造船廠。”
今年4月份,俄羅斯副總理兼工貿部長杰尼斯·曼圖羅夫表示,俄羅斯至2027年計劃建造約150艘貨船,包括油輪、運糧船、集裝箱船、拖船、干貨船和駁船。俄羅斯最古老的船廠設計機構Soyuzproektverf工程公司主任、造船和修船技術中心股份公司副總經理Valery Kireyev于9月26日在圣彼得堡開幕的船舶維修、裝備和現代化會議上透露,俄羅斯海上運輸船的短缺估計超過400艘,僅北方航道的貨物運輸便需要155艘冰級船舶。但俄羅斯紅星造船廠無法單獨應對如此龐大的造船計劃,急需在圣彼得堡的科特林島上建立一個高噸位造船設施。
然而,由于俄烏沖突加劇,俄羅斯造船業因西方國家的嚴重制裁而遭受重創。此前,俄羅斯紅星造船廠(Zvezda)擬與韓國造船巨頭三星重工通過合作方式建造15艘破冰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俄羅斯政府原計劃通過此次合作發展該國造船技術并積累相關經驗,但由于國際制裁,這一合作關系被迫轉為“地下模式”。截止目前,15艘系列LNG運輸船僅有5艘按期推進,最新消息稱,尚未開工的10艘新船很有可能面臨撤單。與此同時,法國GTT等相關國際設備供應商也相繼撤離俄羅斯市場,致使該國造船業在主要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方面陷入困境。
受制裁影響,今年8月,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授意下,俄羅斯國有VTB銀行將接管聯合造船集團100%國有股份,以解決其財務問題。此舉意味著將俄羅斯主要造船資產的控制權移交給總部位于莫斯科的VTB銀行。聯合造船集團成立于2007年,其造船業務包括商船、核潛艇、航空母艦和其他艦艇等,在俄羅斯各地經營著約40家船廠、設計公司以及維修工廠,擁有95000名員工。
為重振造船業,俄羅斯還在近期宣布計劃對該國造船業提供額外支持,將在2024財年對船廠的補貼金額提高約6800萬美元。克里姆林宮預算草案顯示,2024年的船廠補貼預算將從1.22億美元(當時約合人民幣8.89億元)增加到約1.9億美元(當時約合人民幣13.85億元)。隨后兩年的補貼金額將維持在這一范圍內。增加的資金將用于補貼俄羅斯造船企業的成本,以緩解船舶零部件的生產困境。與此同時,俄羅斯還計劃向Azov修船廠追加2000萬美元的補貼。此外,俄羅斯2024年財政周期還將重點關注北方航道的開發,將為核破冰船和多功能核補給船的建造共計撥款4.17億美元(當時約合人民幣30.4億元),相較于2023財年,該類預算減少了4000萬美元。
基于當前俄烏現狀,俄羅斯總統普京似乎熱衷于振興俄羅斯的造船業。除財政支持外,普京還于9月11號視察遠東紅星造船廠,并出席兩艘新建船的命名儀式,這進一步證實了普京對該國造船業的重視。普京在命名儀式上曾表示,北極冰級船隊的發展對俄羅斯加強國家和全球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中俄雙方在造船領域已經有多次合作經驗。2023年5月21日至24日,中國-俄羅斯商務論壇在上海的世界會客廳舉行。論壇舉辦期間,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進出口公司和中國船舶武漢船機鐵錨焊材成功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以藥芯焊絲為開端,深入開展各項合作。
今年5月,山東鋼鐵集團發布消息稱,山鋼首批近500噸耐低溫俄標槽鋼完成供貨,產品將在某鋼構公司完成加工后運往俄羅斯工程現場,據稱,該工程是振興俄羅斯造船業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超128億元。按照計劃,該工程建設完工后,將具備建造大型LNG船、鉆井船、FPU/FPSO/FLNG等前沿高端海工裝備能力,建成俄羅斯最大的現代化船廠。
今年3月22日,外交部網站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
聯合聲明提到,中俄雙方將繼續在船舶制造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繼續加強海洋裝備研發等領域合作。根據聯合聲明,中俄雙方將繼續在民用航空制造、汽車制造、船舶制造、冶金和其他共同感興趣領域開展務實合作。雙方將加強交通運輸領域合作,完善跨境基礎設施,提高口岸通行能力,保障口岸穩定運行。雙方將繼續支持中歐過境俄羅斯開展鐵路和海上貨物運輸,提升運輸效率。雙方將繼續加強在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生態保護、海洋防災減災、海洋裝備研發等領域合作,持續深化在極地科學研究、環境保護和組織科考等方面務實合作,為全球海洋治理貢獻更多公共產品。
2021年,俄羅斯紅星造船廠一座新建干船塢通過驗收并投用,建造期間可以看到多家中國企業的身影,南通中遠重工曾為其提供過1200T龍門吊、320噸龍門吊、100噸門座機等多臺各型號起重機。2017年至2019年間,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陸續接獲紅星造船廠第二階段建設工作的三份合同,以及供應價值198.05億盧布的起重機和152.91億盧布疏浚工程設備。2019年年6月,紅星造船廠再次與中國交建簽署合同,投入27.88億盧布擴大預船塢場地范圍。
該船塢長480米,寬114米,深14米,可用于建造不同級別的各類大型船舶,配備有60噸塔式起重機4臺、1200噸龍門吊1臺,比原定計劃提前三年投入使用。紅星造船廠的第一個生產車間于1954年投入使用,2009年底,該船廠開始進行大規模重建,分為三期改造工程。紅星造船廠擴建計劃由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財團、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實施。該廠建在濱海邊疆區南岸白石灣沿岸。完成擴建后,紅星造船廠將成為俄羅斯第一大造船廠。
]]>他解釋說,2021年,參與俄羅斯貨物運輸的596艘海上船只中,有760艘懸掛外國國旗,不受國內船東控制。而在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后,他們紛紛離開了俄羅斯市場。為了彌補噸位損失,俄羅斯船東購買了100多艘油輪,政府也撥款150億盧布購買了85艘船,主要是散貨船。然而,這并沒有滿足所有需求。
據悉,俄羅斯北海航線(NSR)的貨物運輸需要155艘冰級船舶。
據俄羅斯專家稱,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大卡門鎮的紅星造船廠(Zvezda)無法單獨應對造船計劃。Valery Kireyev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在圣彼得堡的科特林島上建立一個高噸位造船設施。
至于這支船隊的維修有必要在摩爾曼斯克(俄羅斯國家運輸租賃公司、西北漁業聯盟)、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諾列博夫)、烏斯季盧加(羅斯莫波特)建立修船設施。
Valery Kireyev還認為,基于解決這一問題的一項政府計劃是合理的,該計劃授予水生生物資源開采配額,以換取建立修船設施(類似于龍骨配額計劃)的授權。
據悉,船舶維修、裝備和現代化會議于9月26日在圣彼得堡開幕,這是全球漁業論壇和俄羅斯海鮮博覽會(SEAFOOD EXPO RUSSIA)的展示平臺,該活動由俄羅斯行業媒體集團PortNews組織發起。
來源:海事服務網
]]>報道稱,普京說,“今天,俄羅斯正在自信地執行國家海洋政策的總體目標,堅持不懈地建設海軍力量。僅今年一年,就將有30艘不同級別的軍艦加入俄羅斯海軍。”
來源:?環球網
]]>根據Linerlytica的數據顯示,俄羅斯本國港口的箱運量大幅反彈,自去年年底以來增加了超過2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船運力。第二季度俄羅斯集裝箱運量同比增長33%。
自俄烏沖突加劇以來,全球大多數主要航運公司已經停止為俄羅斯提供服務,但包括新班輪品牌在內的許多公司已迅速填補了這一空白,其中包括FESCO;Reel Shipping;New New Shipping/Torgmoll;OVP;Safetrans;Mountain Air Shipping;Neco;Modul 和 Global Field Line。
]]>普京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上發表講話時說:“工貿部已對大型造船計劃進行了修改。為落實這一計劃,我們將吸收國家福利基金的資金。僅在該計劃框架內,俄羅斯造船廠計劃在2023-2028年建造至少260艘船。”
普京補充說,此外將繼續建造破冰船隊。
]]>
諾瓦克還與伊朗石油部長賈瓦德奧吉舉行了會談。
雙方還準備在石油、天然氣、原子能工業、可再生能源、金融、保險、海關、物流、過境等領域攜手合作,特別是利用南北國際運輸走廊的基礎設施。目前正在開展工作,以增加國家貨幣結算的份額,還在討論俄羅斯公司參與建設太陽能發電站項目和在伊朗建設
風電場項目的實施,包括長達20年的長期合同。
據俄副總理稱,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在不斷增長。1-6月,貿易額猛增45%,達到28億美元。諾瓦克說,如果保持目前的合作態勢,預計國家之間的貿易還將進一步增長。
]]>
隸屬伊朗石油部的沙納通訊社19日報道,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穆赫辛·霍賈斯特邁赫爾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副總裁維塔利·馬爾克洛夫當天簽署諒解備忘錄。這份文件涵蓋伊朗多個油氣田的開發,協議總額約400億美元。
伊朗新聞電視臺報道,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與俄氣擬就多個液化天然氣項目開展合作,兩家企業將完成天然氣出口管線建設并就天然氣和石油產品交換達成共識。
伊朗天然氣儲量居全球第二,但美國施加的制裁令伊朗天然氣出口受阻。
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已對俄羅斯施加多輪制裁。俄羅斯主張,相關制裁不得損害俄方與伊朗貿易關系。
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5月底率團訪問伊朗。路透社當時援引諾瓦克的話報道,伊朗或將成為確保雙邊貨運的關鍵運輸和物流樞紐。
]]>
維克多•葉夫圖霍夫在俄羅斯24(俄羅斯國家電視臺24頻道)的節目中表示,俄羅斯對國內船東對于民用船舶的需求有一個前瞻性的計劃。這個需求體現在2035年前的綜合計劃中,俄羅斯2035年前的船舶訂單超過1000艘,投資總額超過5.5萬億盧布。
不過,這項計劃將根據當前形勢進行調整。葉夫圖霍夫指出:“很明顯,該計劃將根據當前形勢進行調整。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但可以說,我們的造船廠履行造船訂單的技術裝備和準備程度非常非常高。”
他說,俄羅斯的造船企業可以建造各種類型的船舶,包括捕魚船、核動力破冰船,以及海洋科考船和大噸位船舶。
]]> ZhibekZholy號貨輪。圖源:澎湃影像
據路透社7月4日報道,土耳其一名高級官員表示,“應(烏克蘭的)要求,這艘名為‘芝貝克·霍利(ZhibekZholy)’號的貨輪目前停泊在土耳其的卡拉蘇港。目前,土耳其正在徹底調查烏克蘭方面提出的指控(即這艘貨輪載有被盜谷物),但暫不清楚這艘船上的糧食屬于哪個國家。”這名官員補充道,目前土耳其已就此事與俄羅斯、聯合國和第三方進行接觸。
報道指出,烏克蘭此前曾要求土耳其扣留這艘貨輪,并逮捕船上人員。烏克蘭駐土耳其大使博德納爾日前稱,土耳其海關當局已經扣留了這艘懸掛俄羅斯國旗的貨輪。博德納爾透露,這艘船涉及非法出口烏克蘭谷物,烏克蘭希望土耳其當局能夠沒收船上的糧食,近期的調查會議將決定如何處置這艘船。根據路透社記者看到的情況,“芝貝克·霍利”號7月3日停泊在卡拉蘇港口外約1公里處,且沒有明顯的移動跡象。
報道稱,烏外交部一名官員援引烏海事管理局的信息稱,這艘貨輪載有來自別爾江斯克港的約4500噸谷物,這些谷物屬于烏克蘭。別爾江斯克港由烏克蘭扎波羅熱州負責管轄,目前該州已由俄軍控制。扎波羅熱州一名官員6月30日曾表示,經過數月暫停后,一艘貨輪已于當日離開了別爾江斯克港,但未指明這艘貨輪就是“芝貝克·霍利”號。不過,俄羅斯方面未證實這一消息,且俄方已多次否認從烏克蘭“竊取糧食”的說法。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