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型清障執法船總長34.2米、型寬9米、型深2.4米,雙機、雙槳、雙舵,主甲板首部設置固定長臂鉤機1座,長臂鉤機的最大使用半徑為18.0 m,最大使用半徑的起重能力約為1.0 t,其最小使用半徑約為7.0 m,最小使用半徑的起重能力約為4.0 t,用于破壞和清除各類非法定置的蠔樁和漁網等。
兩艘清障船將分別由總隊直屬一、三支隊管理使用,在粵東、粵西沿海承擔清理拆除非法養殖設施、非法定置網等障礙物的任務,將扭轉沿海非法定置網、養殖設施清理取締難的被動局面,極大提高海上清障效率,有效維護廣東省海域正常的捕撈、養殖生產秩序,保護漁業生態資源,為廣東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該船總長65米,遠海航區,采用雙機雙槳推進,航速21節。配備了通訊導航、光電取證、網絡監控等先進的海上信息化執法設備,擬取得中國船級社智能船舶符號,未來將成福建省海洋執法的得力助手,為守護海洋資源、維護海洋生態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六〇五院通過多年船型優化和技術積累,在漁政船領域已形成了100噸級至600噸級系列優秀船型,受到國內漁政執法部門的廣泛青睞。其中,國內首艘采用雙體船型的廈門沿海 200 噸級漁政執法船,主要擔負廈門及周邊沿海海域漁政管理、海洋漁業行政管理和執行專屬經濟區巡航任務。研發的中國漁政44616船是國內首艘采用全鋁合金的單體漁政船,主要承擔廣東省海域、珠江河口流域范圍內海洋與漁業指揮、監督檢查等任務。
]]>
廣州市港務局溢油應急船交付后,將有效降低港口和海上因溢油事故擴大化而產生的經濟損失風險,保障轄區內港口及航運企業正常生產,提高港口及航運業的經濟效益,提升廣州轄區和附近海域的溢油回收及應急反應能力,補充國家應急處置力量,同時有效抑制海洋環境污染,為國家、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該批量集裝箱運輸船設計涵蓋了船舶的總體設計、性能優化、綠色技術應用等方面。兩型船均采用柴油+鋰電池混合動力全回轉舵槳推進系統,并引入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貨艙為大開口深艙型,柴油機滿足TIER3排放要求,同時配有DPF顆粒捕抓器,環保性能優異。
]]>本船是具備從事大型船舶進出港助泊、護航作業及接送引航員能力的港作拖輪。本船長約37m、寬約10.5m、吃水約3.6m,配置電池容量不低于5800KWH,船舶額定推進功率約為4000馬力。
]]>“遠海啟航”號純電池動力客船是通過中國船級社檢驗的100米以下電池容量最大的新能源游覽船,達到內河綠色船舶等級最高標準(3級),實現了低噪聲零排放無污染目標。該船的運營標志著內河純電池動力客船邁入新的發展水平。
船舶總長49.3m,型寬13.5m,航速18.5km/h,具備觀光游覽、接待、商務、慶典等綜合功能。整艘船舶采用海上絲綢之路元素,以藍白作為主色調,線條流暢,客艙采用大面積玻璃結構,船內游客視野開闊,城市景色一覽無遺。
]]>本船外觀按照全通透效果設計,具有靈動的海豚造型特征,采用鋰電池電力推進,主要用于在珠江水域廣州市內航段提供觀光游覽、娛樂餐飲、商務接待、婚禮慶典等服務。
藍海豚402客位珠江游覽船交付后將成為綠色珠江游又一新標桿,將進一步提升珠江游品質、推動珠江生態健康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旅游交通綠色發展。
]]>該科考船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六〇五院設計,船總長58米,型寬12米,型深4.5米,設計吃水2.6米;采用全回轉推進方式,配艏側推裝置,具有四錨定位能力和DP1動力定位系統,有著良好的航向穩定性和操縱性,航速不小于 12節,續航力不小于 3500 海里,定員36人,自持力不小于 30 天,適應于近海航區。
該船是一艘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深海資源勘探和海洋科考船,配備有海上鉆探作業系統、淺水多波束系統、先進的實驗儀器和調查取樣設備等,建成后主要用于海洋地質勘測鉆探作業和海洋資源調查研究,將為海洋能源開發和海洋生態環保提供綜合支持服務,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審查評價和公示,六〇五院獲得甲級一般船舶設計單位和甲級漁業船舶設計單位資質證書,其中甲級一般船舶設計資質是到期復審取證,甲級漁業船舶設計資質是新獲取證,這也是廣東省目前頒發的唯一甲級漁業船舶設計資質證書。
專家組對六〇五院的設計能力給予了科學評價和肯定:六〇五院在公務執法船等高性能船舶方面具備一流的設計研發能力,擁有穿浪船型的獨特技術優勢和豐富經驗;海洋工程方面,單點系泊、多點系泊和輸油終端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技術人才、軟件應用、技術裝備等方面力量雄厚,主要研發設計了公務執法船、高速客船、系列成品油船、散貨船、消防船、風電運維船、海上試驗船、三用工作船、VLCC改裝FPSO以及各型豪華游船。近年來,在純電池動力、LNG燃料動力和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漁業輔助船、海洋工程平臺及深海養殖裝備方面取得突破,為推進廣東省海洋經濟貢獻力量。
]]>此次臺山下水的“加強型重力式深水網箱”共計30口,網箱周長90米,投放水域水深約20米,由臺山海洋集團作為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一級開發主體負責采購、運營。中國船舶集團第六〇五研究院負責研制、批量供貨以及海上布放安裝。網箱結構型式和材料規格基于臺山特定養殖海域養殖場景數值仿真后確定,具有抗風浪能力強、安全性高、可規模化推廣應用等特點。
據了解,受普通魚排抗風浪能力弱、桁架式網箱和養殖工船成本相對高昂等因素的影響,重力式網箱目前仍是落實國家戰略發展深遠海養殖的主力裝備,也是廣大漁民最容易參與的養殖設施。
中國船舶六〇五院經過充分調研,基于40余年的海洋浮式平臺研發經驗,應用海洋離岸工程專業技術理論以及國際主流分析手段,深入分析國內外主要重力式網箱優缺點,系統開展了重力式網箱適魚性及總布置優化、水動力仿真與系泊系統升級、柔性結構強度計算及網衣穩定性等研究設計工作,研發的“加強型重力式深水網箱”提升常規重力式網箱抗風浪能力40%以上,實現了專業海洋工程技術與海洋養殖技術的深度融合,為廣東省大規模投產新型抗風浪網箱提供了新的理論探索與技術儲備。
在成功完成臺山上川島30口“加強型重力式深水網箱”示范建造的基礎上,六〇五院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堅持科技創新,面向廣東省全省各養殖水域做好技術服務,加快投入更多新型抗風浪網箱研究和推廣,全力支持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不斷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