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器正式入列助力大宗商品集散樞紐建設
赤沙作業區1、2號泊位建設項目,配置6臺橋式抓斗卸船機為北部灣港目前能力最大、效率最高的裝卸設備,每臺卸船機凈高70米(俯仰機構收起高達102米),主起升高度65米,外伸距49米,額定起重量64噸,額定裝卸效率2500噸/小時,最大裝卸效率達3000噸/小時,具有高效、環保、智能、安全、先進等優勢。
預計,在碼頭建成達產后實際生產能力超過3000萬噸/年,將極大地滿足腹地生態鋁、鋼鐵、有色金屬等重大項目的貨運需求,對加快防城港大宗商品集散樞紐建設貢獻北港力量。
排除萬難圓滿接卸終見曙光
當前,項目轉供電和生產輔助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正按計劃緊鑼密鼓推進,皮帶機等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工作也如火如荼開展。
下一步,項目團隊將持續克服施工點多、作業面廣、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多措并舉加強項目安全質量監管,全力以赴沖刺年度目標任務,凝心聚力推進項目早日建成投產,為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貢獻力量。
]]>今年是中阿建交40周年。兩國建交以來,關系日臻成熟,經貿合作成果豐碩,這植根于兩國悠久的經貿傳統、契合的發展理念和相同的價值追求。中阿經貿往來跨越千年、聯系緊密,友誼和信任不斷深化。
此次簽訂的合作備忘錄,旨在促進簽約雙方在中國境內建立高效、務實的合作機制,促進港口運營、物流發展、投資合作以及倉儲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推動迪拜環球港務集團(中國)在中國業務的整合與升級。
迪拜環球港務集團(中國)作為全球領先的港口及物流運營商,在中國境內擁有廣泛的業務布局。北部灣港集團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重要港口的運營企業,正積極將北部灣港打造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交匯的重要門戶。雙方的合作將有力促進雙方在港口運營管理、設施建設、物流倉儲、投資、信息共享與市場開拓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未來,北部灣港集團將與迪拜環球港務集團依托中阿兩國在各領域的深化合作,進一步建立高層溝通機制、項目跟蹤機制,確保合作項目的順利推進和執行,提升港口運營效率,開拓新的市場機遇,加強業務協同,共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攜手共創未來。
]]>據悉,北海港鐵山港西港區北暮作業區南10號泊位項目設計為一個1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具備散雜貨和集裝箱作業功能,岸線長度168.5米,設計年通過能力為180萬噸,泊位在設計建造過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是北部灣港北海港區首個啟用的高樁梁板式結構碼頭。
作為北海碼頭貫徹落實《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基礎設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項目建設進度正在順利有序推進:目前,泊位配套的3臺門機、約4.68萬平方米的件雜貨堆場、約1.78萬平方米的散貨堆場,以及變電站、岸電系統、污水處理站等設備設施均順利通過驗收、同步投產,并取得了港口作業資質。
北海鐵山港區作為廣西首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集聚了綠色化工、金屬新材料及高端設備制造、高端造紙、新能源、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等產業集群,臨海產業蓬勃起勢,貨物“大進大出”,海鐵聯運頻繁,港產融合、港工互動日益密切。
北暮作業區南10號泊位投產后,將優化北海港區的功能布局及岸線利用,進一步增強港口樞紐能級和貨物通過能力,助推小噸位船舶的高效接卸,更好滿足卷鋼、水泥、化肥等大宗貨物的中轉需求,并逐步承接石步嶺港區的產業及貨運功能轉移,不斷提升港口業務輻射和產業聚集能力,保障物流鏈供應鏈產業鏈的安全與通暢,更好地服務現代臨港產業體系的升級發展。
此次北暮作業區南10號泊位實現首船貨物的順暢出海,為北海港區引導新貨源、開拓新市場增強了吸引力和競爭力,有助于激發腹地產業強鏈延鏈補鏈,不斷豐富“引進來、走出去”的貨源結構,進一步將港口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與發展優勢,形成港口開放發展與貨源加速向海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今年1-8月,北部灣港北海港區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865.96萬噸,同比增長8.52%,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65.99萬TEU,同比增長14.91%,生產經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提效。
與此同時,北海碼頭圍繞建設大港口大物流大樞紐目標,加快推進北暮作業區南4號、南5號、7號、8號泊位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持續鞏固和提升港口的集疏運能力,力爭在港口能級提升、貨運降本增效、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上展現更大作為。
下一步,北海碼頭將繼續以打造向海經濟為抓手,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把北海港打造成港城融合、能力充分、布局合理、綠色平安、服務高效、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為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港口企業集團作出更多貢獻。
]]>根據協議,雙方將以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方向,充分發揮北部灣港連通東盟及輻射西南內陸腹地的區位優勢,深圳港連通歐美等地區的國際航運干線主通道優勢,圍繞集裝箱運輸、汽車及零配件海運、港航物流項目等多個領域開展高效務實的戰略合作。
雙方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增強港口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深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鞏固提升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和深圳國際樞紐港地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強基建 補短板
鐵山港作業區南7—南10泊位工程,是北部灣港建設 “四個一流”港口的重要項目。
該項目于2020年12月31日開工建設,計劃建設3個1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和1個5萬噸級通用泊位,其中南7泊位水工結構按照7萬噸級預留,項目年設計通過能力803萬噸,其中年集裝箱吞吐能力18萬TEU。
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減少占海面積,項目碼頭水工采用高樁梁板式結構,配套3棟倉容量18萬噸的化肥專業化倉庫、專用鐵路線及集裝箱堆場等,計劃2023年整體建成投產,將進一步完善北海碼頭打造向海經濟的配套設施。
暢通道 穩增長
隨著腹地經濟的延伸和開拓,推動形成大港口大物流的新發展格局。鐵山港作業區南7-南10泊位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北海碼頭的集疏運體系,擴大和暢通客戶的出海通道,增強互聯互通,提升北部灣港的開放水平,也更有利于北海碼頭充分調度使用現有的港口岸線,優化船舶生產組織,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不斷增強港口競爭力,進而將區位優勢轉化為能力優勢和服務優勢,打造產業合作新平臺,為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打好基礎。
近三年來,得益于港產園的良性互動和深度融合,北海碼頭的貨物吞吐量平均增長率是13.9%,集裝箱增長率22.82%,增速平穩,發展后勁十足。
聚產業 延鏈條
該項目主體結構的完工,為北海碼頭實施貨運功能轉移、優化港口布局打下堅實基礎。當前,北海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在鐵山港作業區,新材料、綠色化工、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高端造紙、能源等五大工業產業集群就落戶在鐵山港區,每天貨進貨出、車來船往,向海經濟蓬勃發展,產業規模也不斷加大。
新增的鐵山港作業區南7-南10泊位,將能夠很好滿足鐵山港區貨物吞吐量不斷增長的需求,精準服務化肥、集裝箱等客戶的組貨要求,吸引更多產業上下游企業到港開展貨物中轉,促進產業集聚,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形成補鏈強鏈作用,更好增強產業發展,帶動臨海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北海碼頭將聚焦產業發展,扎實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加快化肥倉庫等配套工程及門機軌道、橡膠護舷等附屬設施的施工,力爭盡快實現整體完工投產,為打造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和國際樞紐海港做出更多貢獻。
]]>
北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延強,中鐵十六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程紅彬共同見證雙方簽署戰略協議。北港集團總工程師韋德鑒,中鐵十六局集團副總經理、華南區域指揮長董梁代表雙方簽訂戰略協議。
北港集團副總經理謝毅,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向紅,中鐵十六局集團華南區域副指揮長徐永,中鐵十六局集團華南區域副指揮長、廣西經營部總經理王波,中鐵十六局集團五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晉文,中鐵十六局集團路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褚英奎等領導嘉賓出席簽約活動。
北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延強指出,“十三五”期間,北部灣港(本港)貨物吞吐量從2015年的1.28億噸增長到2020年的2.35億噸,增長了79.3%;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從2015年的141萬標箱增長到505萬標箱,增長了364萬標箱,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超過29%。下一步,北港集團將以建設國際樞紐海港為目標,力爭“十四五”港航基礎設施投資超過600億,新增泊位50個左右,實現集裝箱吞吐量達到千萬標箱目標。
他表示,北港集團將以此次簽署戰略框架協議為契機,舉全集團之力,拿出優質資源和中鐵十六局進行更深層次、更廣泛合作,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強力推動相關項目盡快落地,不斷拓展市場,共同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中鐵十六局集團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擁有鐵路、公路、房建、鐵路運營“五特五甲”“一證”資質的國有特大型現代建筑產業集團,年營業收入600億元以上,在全國100家鐵路、公路、隧道、橋梁最大建筑業企業排序中名列前茅。
]]>廣西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甘承會,北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延強出席簽約儀式。北港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職工董事謝志雙參加簽約活動。
廣西農墾集團副總經理張安明,北港集團副總經理謝毅代表雙方簽約。北港集團總經理助理李泰霖主持簽約儀式。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清潔能源領域IPO進行戰略合作投資;在電站投資建設、儲能應用、水產養殖、農作物種植、加油站建設及LNG加氣站項目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雙方一致同意,在近期加快推進解決明陽光伏發電項目土地合規問題。
廣西農墾集團畜牧養殖基地
北港集團百色田東里拉溝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北港集團來賓象州光伏電站
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加快推進的大背景下,清潔能源產業是一條優質發展道路;北港集團與廣西農墾集團將持續推進新能源和綠色發展戰略合作,加快光、風、水、儲一體化建設,共同推進清潔能源事業的發展,實現“共建、共享、共贏”,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中國銀行行長劉金,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行長易光明,中國銀行公司金融部首席客戶經理周冰、行政事業機構部總經理蔡興華、交易銀行部總經理王曉,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副行長李子營,以及北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延強,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戴翔,黨委委員、副董事長、副總經理黃葆源出席并見證簽約。
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副行長江寧與北港集團外部董事、總會計師鄧遠志代表雙方簽約。
根據協議,“十四五”期間,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向北港集團提供300億元人民幣的授信,全方位、多領域為北港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十四五”期間,北港集團將推進北部灣港、西江黃金水道、海外港口、臨港產業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打造北部灣國際樞紐海港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構建服務輻射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點,預計總投資超過600億元。
中國銀行是一家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也是中國全球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截止2021年6月末,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為北港集團核定信用總量140.7億元人民幣。
]]>
當天(5月23日),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精品快航服務客戶懇談會”,并在會上簽署上述協議。
北部灣港集團于2007年2月整合沿海防城港、欽州、北海三市所屬的公共碼頭資產成立,是廣西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和國際樞紐海港、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的主力軍。
山東港口集團擁有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腹地主要輻射山東地區、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港口運營商。
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延強介紹,近年來,北部灣港與山東港口集團合作日漸緊密。2020年,兩港協作完成散貨吞吐量約300萬噸、重箱吞吐量37.5萬標箱,總業務往來約1400萬噸。截至2021年5月中旬,北部灣港與山東港口共有3條直航干線。
根據當天簽署的《“兩港一航”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港共同營銷船公司將加密現有航線密度和增加運力,以滿足兩港間的業務增長需求;通過內外貿同船業務,北部灣港發揮至東盟的航線優勢,山東港口集團發揮到東北亞和遠洋航線的優勢,形成互補和互為中轉;兩港還將共同出臺政策,打通內貿散集航線合作模式,將東盟國家部分貨物(如木薯片)在北部灣集散后,再改集裝箱運輸至山東地區。
]]>
魚峰水泥應用于防城港核電站
2009年,魚峰集團成功拿下廣西第一座核電站防城港核電站的訂單,進行長達10年的供貨期。2020年8月昌江核電二期項目開啟招標以來,魚峰集團組織業務人員及經銷商積極落實、準備招標材料,多次拜訪項目用戶方,就項目所需的核電水泥質量、價格、配送等相關內容進行溝通。
通過2次近1000噸核電水泥的質量檢測,魚峰水泥的質量全部合格,最終順利拿下該項目。目前雙方已達成合作共識,簽訂了水泥購銷合同。2020年11月,魚峰水泥將再進場3000噸水泥,為昌江核電二期項目12月份的全面開工做準備。
魚峰水泥廠區全景
背景鏈接:
海南昌江核電項目規劃建設4臺核電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建設。一期工程投資249億元建設的1、2號機組,分別于2015年12月25日和2016年8月12日投入商運。項目采用的國產改進型核電技術,安全性很好、環保效益顯著。
2020年9月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了昌江核電二期項目,總投資394.5億元,計劃2020年12月開工,單臺機組建設周期為60個月,兩臺機組開工日期間隔10個月。3號機組2020年8月澆筑核島首灌混凝土,2025年建成,4號機組2026年建成。建成投產后,海南省核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70萬千瓦,屆時核電在海南電力能源供應中的占比將達到50%左右,環境效應更加顯著的同時,也將為海南經濟發展注入充足綠色動力,成為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強勁“電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