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海工新建內業工場,兩臺40t龍門吊東靠新建工場、西靠板料堆場,有10米懸臂與新工場干涉。最初考慮現場切割懸臂,但是由于破壞了設備結構與尺寸,按新特種設備法規作為設備改造要求返廠,因此存在拆解運輸困難且成本較大的弊端。為了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南通重工裝備項目組多次現場勘察研討,最終制定了將龍門吊180度轉向的方案,犧牲西側小車懸臂運行距離,如此保證了設備完整。
確定初步方案后,技術部第一時間對原龍門吊吊耳進行了校核,對汽車吊做了選型,并對龍門吊主梁做了Ansys分析,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了支撐。兩臺龍門吊場地下有大小4個風雨棚,且一直在緊張施工,為將生產影響減少到最小,項目組研究了800t汽車吊多個吊轉以及進出場位置,其北側道路空間不夠且影響交通,南側工場施工區域承載能力不夠,東側有固定施工棚,最終艱難選定了場地中間。經過項目組加班加點地協調與辛苦,轉向工作最終比預期提前順利完成。
]]>與常規變幅卷揚超速保護采用的用超速開關檢測不同,該套系統通過安裝在卷筒側的增量型編碼器來讀取變幅速度。從分辨率角度上,該套系統的角分辨率可達0.18度,可識別卷揚旋轉細微的角度變化,并且卷揚旋轉速度隨時可查,整套電控系統的響應速度低至毫秒級,實時監測卷筒的轉速,緊急情況下對卷筒采取的制動更加迅速,系統可靠性更高。
在進入實質性安裝階段前,南通重工裝備加工部內業科充分做好事前策劃,制定了詳盡的施工方案,提前研制卷筒端部法蘭現場車削裝置等。由于南通重工裝備碼頭日常發運頻繁,無法滿足原計劃門座機停機一周的安裝條件。為確保改造施工的完成,相關部門充分協調,利用夜間非作業時段進行相關作業。整個改造過程中,南通重工裝備自主完成了全套電氣柜集成、轉盤結構加強、變幅鋼絲繩拆除與復位、現場車削、制動盤配作、電器管路排布、液壓系統安裝、通電調試等工作。
截至6月2日,所有現場改造施工已全部完成,經測試達到設計使用要求,并正式投入使用,后續將在系統內推廣應用。
]]>聯盟的成立對于促進南通船舶與海工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既可以推動船舶制造領域核心關鍵標準體系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又可以通過標準化的計量測試,確保船舶與海工的制造安全可靠運行。此外,聯盟將建立一套完善的計量測試體系,扎根產業的需求與難點,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聯盟將有效整合產、學、研、檢、用各方面資源,解決產業關鍵領域核心計量測試問題,以產業計量賦能可持續化發展。
南通重工裝備作為第一批加入聯盟的成員,依托于該聯盟,將加速推動公司在船舶海工制造方面向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不斷提高行業競爭力,并和其他聯盟成員一起,為整個行業帶來更多的活力與創新,不斷船舶與海洋工程制造產業更高質量的發展。
]]>N1166 FPSO海雅輪項目是挪威國油(EQUINOR)、三井株式會社(MODEC)以及啟東中遠海運海工三方合作的第一個項目,也將是巴西第一個處理海上天然氣的項目,無需進一步陸上處理即可連接到國家天然氣管道。
該項目的整體物量約13萬噸,將在啟東海工完成總裝調試后整體交付,其中生活區模塊共劃分為62個分段,可容納約158人同時工作和生活,總體物量約2000噸。
自2020年以來,南通重工裝備持續推進與啟東海工的深化協同合作,積極為啟東海工做好大型海工平臺配套服務,先后交付600t門式起重機,N966、N262、N1063/1064、N1151等重要船舶上建項目,得到了船廠、總包方及最終客戶的廣泛認可。下一步,南通重工裝備將繼續加強內部協同,充分發揮自身結構制造優勢,為重工打造世界一流船舶與海工企業積極賦能。
]]>會上,與會專家詳細聽取了項目課題組關于項目研究過程和主要內容的介紹,認真審核了相關項目資料,對罐體設計制造過程中涉及的結構選型、設計計算、材料選擇、焊接技術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質詢,并現場勘驗了氨燃料儲罐。經評議,專家組一致認為科研成果達到了項目預期要求,項目通過驗收。中國船級社江蘇分社向公司頒發國內首張氨燃料罐工廠認可證書及船用產品證書。
船舶氨燃料是一種新興清潔能源,具有零碳排放和來源廣泛的優勢,被認為是未來航運業實現脫碳減排目標的重要選擇之一。該項目中,南通重工裝備先后完成20余組焊評、349件試樣,成功攻克了CL-II-2、SUS316L及16Mn鍛件等材料的焊接難題,整個項目RT一次合格率99.3%、UT 100%,國內首個氨燃料罐已于去年11月經CCS檢驗測試通過。此項目成果的成功驗收,是南通重工裝備參研的中遠海運重工“氨動力雙燃料發動機及供應系統研發和示范應用專項”科研項目取得的重大階段性成果,為該公司拓展船舶綠色新能源配套業務領域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該次50100門座機移機工作是啟東海工為了進一步提高兩臺600t龍門吊的吊運效率,縮短船塢占用時間,避免同時作業的相互干擾。
]]>24188TEU集裝箱船是當前世界上最大主尺度的集裝箱船,共有23個艙、91塊艙口蓋,有著航運界的“航母”之稱。項目執行過程中,艙蓋項目組不斷完善生產策劃,持續加強與船東船檢的溝通協調,全面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針對船東提出的質量重點及改善建議,艙蓋項目組定期與施工隊開會研討,把改善措施細化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有效提升了艙蓋整體質量以及客戶滿意度。
24188TEU集裝箱船艙蓋項目的完美收官,刷新了南通中遠海運重工裝備有限公司在超大型集裝箱船艙口蓋領域的制造記錄,積累了大型集裝箱艙蓋的制造及質量管理經驗,為后續承接類似訂單打下堅實基礎。
]]>該項目的門框結構是STS岸橋設備上最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是南通重工裝備與科尼公司合作后的又一重大港口岸橋設備制造工程。單套結構總重620t,分為海側、陸側結構,工序包含結構制造、預裝、加工、涂裝、安裝等多道工序。
]]>為提升控制系統的響應速度和精度,在該起重機電控系統設計中,首次采用了工業以太網通訊控制技術,其高達100M的傳輸速率比傳統工業DP總線更加穩定、速率更高。該起重機具備主副鉤同步聯吊、雙小車同步運行等功能,可與同軌道的另一臺50t起重機實行兩車聯合臺吊。同時,技術人員還基于以太網通訊技術,開發了起重機運維數字化監控平臺,可以在移動端實時監視起重機運行狀況和故障報警等信息。
]]>N1109船艙蓋是為大連中遠海運重工77K多用途紙漿船首制船建造,項目工期緊、物量大,10塊艙蓋重量總計達1200余噸。項目建造前期,南通重工裝備協調各個部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前策劃、工藝先行、優先排產、統籌排班,最終按船廠要求節點順利完成建造工作,及時保證了船廠下水節點對艙蓋的使用需求。
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是中遠海運重工旗下主力船廠,南通重工裝備是中遠海運重工旗下專業化船舶配套企業,雙方從2018年開始紙漿船艙蓋項目的合作。2018年6月,南通重工裝備向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成功交付了首船套62K紙漿船N848艙蓋,其后共交付同系列艙蓋達20船套;今年3月,南通重工裝備向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成功交付了首船套68K紙漿船N1094艙蓋,其后共交付同系列艙蓋5船套。
77K多用途紙漿船是大連中遠海運重工在62K和68K多用途紙漿船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升級的新船型,裝載各類貨物更加經濟、靈活,船舶的經濟、環保、智能化綜合性能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N1109艙蓋的交付是雙方協同協作的新成果,協同成效顯著,為中遠海運重工系統內業務協同工作再次樹立了良好典范,完美地譜寫出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