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盾”船用廢氣清洗開式系統以海水作為洗滌水,清洗后的洗滌水直接排出舷外;閉式系統則采用50%濃度的氫氧化鈉作為洗滌劑,清洗后的洗滌水經由過濾、廢液存儲以及廢渣壓縮后予以保存。
該系統具有功耗更低、設備尺寸更合理、外觀更具辨識度、操作采用一鍵啟動、人機界面簡潔清晰且智能化數字化程度更高等顯著特點。
]]>作為目前世界艙容最大的LNG雙燃料動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鱘”輪在疏浚工程領域具有重要地位。該船不僅填補了我國在超大型雙燃料動力耙吸式挖泥船制造領域的空白,還能夠實現在液化天然氣(LNG)和柴油動力之間的無縫切換,展現出卓越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實現綠色環保節能的效果。
此外,該船配備的“海盾”FGSS核心控制系統,由威海重工科技自主開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該系統采用一鍵式操作,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更是首次國內控制系統技術在大型船舶上進行商業化應用,一舉打破國外在雙燃料供應核心控制系統方面的壟斷,在全球船舶制造舞臺上展現了中國力量,樹立了嶄新的標桿。
相較于商船項目,耙吸式挖泥船作業時復雜的工作環境對供應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提出了更為嚴苛的標準。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先后攻克了全工況燃料供應穩壓控溫技術、基于風險評估的自動化過程控制技術、安全保障控制技術、全流程在線監測等關鍵技術,取得了國內首個滿足網絡安全等級的雙燃料控制系統型式認可證書,涵蓋國內首張甲醇和氨燃料供應控制系統的型式認可證書等,并獲得多項新能源燃料供應系統的發明專利,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標志著“海盾 ”船用替代燃料供應系統的核心控制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新海鱘”輪24小時便順利完成了“海盾”FGSS系統所有項目的測試驗收,證明了“海盾”系統的可靠與安全,充分展現了其卓越的性能。
在燃氣模式下的主推進系統耐久試驗、動態響應試驗中,“海盾”系統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調壓方案,利用比例回流、LNG深井泵及緩沖相互配合,實時監測主機負荷,可以在挖泥作業等各種用氣負荷突變的情況下,供氣壓力波動維持±0.1bar以內,技術指標遠超主機廠家要求。主推進系統長時間高負荷運行,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越使用要求,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供應輸出能力。
在挖泥及艏噴試驗中,“海盾”系統與挖泥設備和艏噴系統配合默契,高效完成了各項作業任務。挖泥及艏噴試驗則是對“新海鱘”輪疏浚能力的一次全面大考。在各工況負載動態響應試驗中,進一步驗證了“海盾”系統在面對不同負載變化時的卓越適應能力和快速響應能力。船舶在實際航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負載情況會頻繁發生變化,這就對動力系統的動態響應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海盾”系統憑借其先進的控制算法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統,能夠迅速感知負載變化,并實時調整燃氣供應,確保主機始終保持在最佳工作狀態,這種快速而精準的動態響應能力,為船舶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安全切斷系統作為船舶動力系統的最后一道防線,它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果斷地切斷燃氣供應,確保船舶和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滿足復雜的作業工況,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新能源研發團隊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升級硬件配置,并持續改進ESD(緊急安全切斷)程序和操作界面,縮小故障范圍,還能及時、準確地向船員反饋故障點和影響范圍,為船員處理故障提供指引。在此次試航過程中,安全切斷系統通過了多次模擬測試,表現出極高的可靠性和靈敏性,贏得了船東的高度認可與肯定。
BOG(Boil Off Gas/蒸發氣) 管理系統的順利完成,也為“海盾”系統的可靠性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BOG 作為 LNG 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的氣體,其管理和有效利用一直是船舶動力系統中的技術難題。“海盾”系統通過采用先進的 BOG 回收和再利用技術,不僅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船舶運營成本,還顯著減少了 BOG 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秉承“好產品 好服務 好團隊”的企業發展理念,聚焦“雙碳”國家重大戰略目標,積極推進新能源(LNG\氨\甲醇)供應系統領域的研發設計工作,取得了多家主流船級社的認可,獲得全球首張CCS供氨系統船用產品試驗證書,成功交付多個新能源供應系統實船項目,針對不同船型相繼推出了多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新能源研發團隊憑借豐富的全流程項目經驗和專業化的服務理念,能夠為各類船型提供全流程的技術解決方案,助力我國船舶業實現“雙碳”目標。
今年9月,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分別憑借在船舶高效舵及船舶紫外壓載水管理系統領域的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規模化應用,雙雙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未來將繼續在船舶岸電系統、船舶廢氣脫硫系統、船載碳捕集系統、船用鍋爐、船體防生物臟污智能清洗裝備等領域不斷創新,以“守正創新 科技引領”為方向,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以綠色新能源技術引領裝備制造發展潮流,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爭做中國船舶配套領域的裝備研發制造領頭羊和科研創新領跑者。
]]>展會期間,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喜獲中國船級社頒發的三種“可替代燃料(LNG、甲醇、氨)供應電氣控制系統”型式認可證書。
該證書既是中國船級社頒發的首張滿足SL2網絡安全等級的雙燃料控制系統型式認可證書,亦是國內首張甲醇燃料和氨燃料供應控制系統的型式認可證書,標志著“海盾 ”船用替代燃料供應系統的核心控制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聚焦“雙碳”國家重大戰略目標,積極推進清潔能源領域的研發工作,相繼推出了多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未來,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將繼續秉承“守正創新、科技引領、價值導向”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二氧化碳吸收裝置和解析裝置是超重力脫碳設備的關鍵部件,是船用碳捕集系統的核心,此次現場驗收,重點對產品外觀、焊接工藝、設備證書等方面進行了查驗,還對產品進行了連電試驗,并對驗收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
此次驗收,各部門還就超重力脫碳技術和船舶標準、裝船匹配性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有助于提高設備實船安裝工藝,為后續項目順利推進打好基礎。
]]>據介紹,該智能裝備成功應用了新一代智能制造信息技術,每臺設備標準配置64個PZT噴墨壓電陶瓷噴頭,打印速度最高可達到50m/min,可完成二維碼、圖片和線段等的高速打印,解決了目前一些國內現有設備只能劃線、國外一些設備只能噴碼的單一應用問題,實現了噴碼與劃線的有效功能融合,一次噴印即可完成全部作業,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還可根據船廠鋼板年用量及預處理效率進行定制化配置,提供個性化服務。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近年來始終緊跟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業發展的時代浪潮,以打造船用裝備研發及工程制造綜合性科技型企業為追求,堅持“好產品、好服務”的企業發展理念,聚焦“新能源業務”和“數字化智能制造”兩個新賽道,在船舶及海工產品內舾裝EPC工程項目、船舶艉部節能裝置等傳統產品的基礎上,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在船舶尾氣處理系統、船用替代燃料供氣系統、雙燃料鍋爐等新能源產品研制上不斷取得新的成效。此次發布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展示了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創新能力,為企業更好地開拓市場,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在認證過程中,挪威船級社的專家團隊依據《船載碳捕集系統指南》(DNV-CG-0667),圍繞船員和船舶設備的安全性進行了全面評估,詳細審查了船載超重力碳捕集系統的可行性及其在船舶上的適用性。針對系統各模塊,專家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指導,最終確認該系統完全符合挪威船級社的規范要求。在系統設計方面,挪威船級社的專家基于現有工藝,提供了系統在船舶工況下的參數監測、設備維護和應急處理建議,為系統的裝船匹配性設計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支持,也為未來的實船應用奠定了堅定的理論基礎。
在接下來的優化階段,威海重工科技將根據船舶應用難點,結合目標船舶主機的性能特點及安全控制邏輯,進一步制定系統工藝和控制邏輯的升級方案,提升系統的自動化水平和實船適用性,加快推進船載超重力碳捕集技術應用,助力航運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OOCL移動式AMP項目是威海重工科技獨立研發、設計及制造的集裝箱移動式岸電系統。該項目為威海重工科技承接的緊急訂單,生產設計需送歐洲DNV審核,退審后集裝箱整體生產安裝、調試及發運周期僅有4天。與此同時,客戶希望能夠盡可能為其預留清關時間,以免無法及時安裝到船舶上。
下一步,威海重工科技將對該項目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反省,并持續深化“黨建+”工作模式,持續發揚優勢亮點,改善提升問題不足,形成良好的閉環,助力該公司快速完成產品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認證期間,美國船級社組織專家參照所發布的《船用碳捕集和儲存要求》,對超重力碳捕集系統資料進行了全面審查,針對關鍵指標檢測、吸收劑使用、固廢處理和系統船舶適用性等方面提供了專業規范指導,最終確認威海重工科技開發的船載超重力碳捕集系統符合美國船級社規范要求。
據了解,船載超重力碳捕集系統以超重力設備為核心,通過高速旋轉所產生強離心力,將液體撕裂為微液滴,使流體在高度湍流及高比表面積的條件下與二氧化碳進行充分接觸,大幅提高氣液傳質效率,在吸收劑與廢氣量液氣比 (L/m3) 0.67:1的條件下,系統二氧化碳吸收率≥93%。
超重力碳捕集系統利用超重力設備的高效傳質優勢,可大幅降低系統吸收劑循環量,可使與其相關的循環泵功率、溶液艙體積、船舶蒸汽用量顯著下降,從而有效降低系統能耗及設備尺寸。
船載超重力碳捕集系統的設計開發,為船東提供了兼具船型適用性和中短期技術優勢的碳減排方案,展現了威海重工科技的技術創新實力,開拓了航運業碳捕集新市場。未來,威海重工科技將繼續秉持“守正創新、價值創造”的發展理念,聚焦航運綠色低碳新賽道,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共同推動航運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噴淋式碳捕集系統以噴淋塔技術為核心,利用噴嘴將吸收劑轉變為霧狀或水柱狀的噴射流以覆蓋較大區域,氣液兩相在該區域內進行充分接觸,實現氣液傳質。與超重力碳捕集技術相比,噴淋式碳捕集技術成熟度高、節能改造空間大,塔式設備結構簡單、易于維護,適用于各類船型,尤其適用于大排量船舶煙氣處理,可利用中段冷卻、MVR、余熱利用等綜合節能技術提高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有效降低系統能耗及維護成本。
噴淋塔技術可借由自身技術優勢同超重力實現技術融合,根據客戶需求定制技術路線,形成一套高效、緊湊的船載碳捕集系統,為碳捕集技術難題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噴淋式碳捕集技術的研發,進一步提高了船載碳捕集系統的船型適用性,為建立健全船載碳捕集設備體系、提升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當前,營運的散貨船在換貨時,貨艙清洗作業對船員來講是一項高危、復雜的工程。傳統的清洗方式需要船員在爬梯上以高壓水槍沖洗,不僅準備工作繁瑣,而且噪音大、環境惡劣,嚴重危害船員的職業健康。開發效率高、成本低的智能清洗裝備取代傳統、落后的洗艙方式勢在必行。
海盾”BOS TANK CLEANER”智能清洗裝備其可代替人工完成各種高空清洗作業,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安全隱患,還可保障船舶貨艙清洗施工可靠性,具備安全、環保、高效的施工優勢。
威海重工科技貨艙智能清洗裝備,僅需人工手持遙控器即可控制機器人在貨艙內壁表面靈活作業,操作簡單、施工噪音低,清洗效率最高可達到600m2/h,即清洗8.2萬噸級散貨船的一個貨艙僅需6至8個小時。該裝備在“寶達嶺”輪的實船測試效果得到了船廠及船員的充分肯定。
后續,威海重工科技將加大智能裝備研發力度,優化升級產品,提升智能化水平,減少船舶高空作業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