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船型總長約366.0米, 兩柱間長355.4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設計吃水14.5米,結構吃水17.0米,航速22節,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船于2023年4月開工建造,同年10月進塢搭載,2024年3月中旬出塢,5月底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
6月12日,揚子江船業集團與船東共同為新船舉行了命名祈福儀式。戴程女士將新船命名為“MSC MAURA”輪,為新船砍纜、擲香檳禮、拉響汽笛,并與船長共同在新船畫框上署名。
]]>4月9日,該船舉行命名祈福儀式。
4月11日,SEASPAN公司、地中海航運(MSC)、建信金租與揚子鑫福簽署“MSC LORENZA”輪交船文件。
該船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船于2023年2月開工建造,2023年8月進塢搭載,同年12月中旬出塢。
據了解,該系列船同型共有九艘系列船,該船為系列船中第六艘,交付后投入MSC(地中海航運)船隊運營。
]]>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該船于2023年2月開工建造,2023年8月進塢搭載,同年12月中旬出塢,同型共有9艘系列船。
該船于2024年2月20日舉行命名儀式,3月18日,SEASPAN公司資產管理部項目經理蘇小華,地中海航運(MSC)駐揚子鑫福現場辦經理羊海濤,揚子江集團總經理助理兼揚子鑫福總經理楊雪彥分別代表各方簽署“MSC ILARIA”輪交船文件。
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該船貨艙數10個,冷箱數1000TEU(甲板)+400TEU(貨艙),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型船在綠色環保、節能高效方面符合超大型集裝箱船的發展潮流,該船主機配備EGR,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安裝脫硫塔滿足硫排放要求;配置了世界領先的空氣減阻系統。
據了解,該船于2022年11月開工建造,2023年5月進塢搭載,10月初出塢;2月20日,揚子江船業集團與船東SEASPAN公司、租家MSC公司共同為該船舉行了命名祈福儀式;2月22日,各方代表簽署交船文件。
]]>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該船貨艙數10個,冷箱數1000TEU(甲板)+400TEU(貨艙),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型船在綠色環保、節能高效方面符合超大型集裝箱船的發展潮流,該船主機配備EGR,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安裝脫硫塔滿足硫排放要求;配置了世界領先的空氣減阻系統。
該船于2022年11月開工建造,2023年5月進塢搭載,10月初出塢。
據悉,該船于1月18日簽字交付,是該系列9艘中的第三艘,首制船“MSC ILENIA”輪已于12月18日上線運營。
]]>據悉,“MSC ILENIA”輪于12月14日簽署交船文件;“MSC IVA”輪于12月28日簽署交船文件。
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該船貨艙數10個,冷箱數1000TEU(甲板)+400TEU(貨艙),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型船在綠色環保、節能高效方面符合超大型集裝箱船的發展潮流,該船主機配備EGR,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安裝脫硫塔滿足硫排放要求;配置了世界領先的空氣減阻系統。
兩船于2022年8月同時開工建造,2023年2月同時進塢并造,在MSC、SEASPAN公司現場監造組、DNV船級社、船廠上下員工等多方通力合作下順利完工。同型共有9艘系列船,此次兩艘船為系列船中的首批次船,交付后投入MSC(地中海航運)船隊運營。
據了解,該首制船“MSC ILENIA”輪已于12月18日上線運營。
]]>據了解,超大型集裝箱船“MSC TüRK?YE”號由揚子江船業集團揚子鑫福造船建造,于今年8月31日交付給船東,是揚子鑫福自今年3月起連續交付的第五艘24000TEU集裝箱船。
該船總長399.9米,型寬61.3米,型深33.5米,載重量近240000噸,實際箱位數達24070TEU,入級挪威船級社,配備空氣潤滑系統、混合洗滌系統等一系列創新環保技術,投運后將顯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今年迄今為止,地中海航運已接收了多艘24000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包括“MSC Tessa”號、“MSC Raya”號、“MSC Irina”號、“MSC Celestino Maresca”號和“MSC Micol”號。目前,地中海航運擁有業內最大的訂單量,已達到134艘。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該公司今年計劃交付14艘超大型貨輪和22艘新巴拿馬型貨輪。
]]>該船于2021年的11月29號開工,歷時將近2年,是目前全球載重量最大、裝箱量最大的新一代超大型集裝箱船型,被稱為“海上巨無霸”;該型船舶總長399.99米,型寬61.3米,甲板面積達24000平方米,相當于3.5個標準足球場;該型船采用了水下空氣膜潤滑系統、配置軸帶發電機、新型隱形球鼻艏等新設計。
據了解,該輪的成功交付,標志著揚子江船業集團建造的首批6艘最大箱位集裝箱船項目完美收官。
]]>根據意向書,三艘新船計劃于2026年交付,單船造價為每艘5640萬美元,若加上其它交付成本(包括零排放準備和監造費用),每艘船的價格達到6050萬美元。
KCC表示,新船將使該公司能夠應對預計將增加的澳大利亞燒堿(caustic soda)進口量,并實現其2030年減排目標(相較于2018年實際減排45%)。由于貨物運載能力的提高和燃料消耗的降低,與2001年和2002年建造的早期CABU混裝船相比,新船的盈利能力將提高25%至30%,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約35%。
如前所述,通過優化設計和安裝近年來在KCC現有船隊上部分測試的幾項節能技術施,新船載貨能力將提高約10%,燃料消耗估計比第一代CABU低30%。
此外,KCC還計劃在CABU III新造船上安裝風力輔助推進系統,以進一步提高效率。
據悉,揚子江船業曾為KCC建造過多艘混裝船。目前,KCC分別擁有8艘CABU混裝船和CLEANBU混裝船。
]]>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是基于客戶的營運需求,進行定制化研發建造的目前揚子江船業載重量最大、裝箱量最大的新一代超大型集裝箱船型,實際裝箱量24346TEU。同型系列船共計6艘,均由集團旗下揚子鑫福造船,本次交付的是第二艘該型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