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船是繼LNG雙燃料7000TEU集裝箱船后,揚子江船業集團建造的又一型搭載9Ni鋼材質B型LNG燃料艙的大型集裝箱船,燃料艙容量超13000立方米。
該系列船總計12艘,船型總長約366米,兩柱間長355.4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設計吃水14.5米,結構吃水17米。該型船配備軸發、空氣潤滑、舵球和扭曲翼等節能裝置,使用的雙燃料主機采用了ECOEGR優化方式,在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的同時,可進一步有效降低油耗。
據悉,“MSC SIENA”輪于10月21日簽署交船文件,該船的完工交付,將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我司在大型集裝箱船建造領域的市場地位。
在全球航運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轉型的大趨勢下,LNG雙燃料16000TEU集裝箱船滿足當前綠色航運和全球貿易對高效運輸的需求,該船型將有助于船東在運營效益和市場拓展中更具競爭優勢。
]]>據悉,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
該船于2023年7月上旬開工建造,同年12月中旬進塢搭載,2024年5月底出塢,8月中旬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在船東公司現場監造組、DNV船級社、船廠上下員工等多方通力合作下順利建造完工。
據了解,隨著“MSC SIMONA”輪的順利交付,標致著揚子江船業集團揚子鑫福造船為SEASPAN、MSC船東建造的9艘傳統燃料16000TEU集裝箱船順利收官。
該項目啟動于2022年8月,該批新船的交付進一步激勵揚子鑫福造船在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領域不斷推陳出新,達優爭先。此外,MSC船東的12艘16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項目正在揚子鑫福造船有序建造中。通過不斷深化合作,雙方將持續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經驗,攜手共推航運事業的繁榮發展。
]]>“鑫福118”輪為揚子江船業集團建造21艘的16000TEU系列超大型集裝箱船中的第10艘,貨艙數10個,服務航速22節,全船冷箱數1400個。該輪船長366米、型寬51米、型深 30.2 米,建成后龍骨以上最大高度75.2米。
由于船舶水面以上高度超過了江陰大橋通航限制,該船割除6層上層建筑,滿足江陰大橋通航要求后,以拖航的形式從揚子鑫福造船廠舾裝碼頭移泊至太倉揚子三井碼頭,復裝后再出江試航。
本次“鑫福118輪”采用“兩吊四綁”的方式拖帶出江,拖帶編隊長度706米、寬度72米,長江江蘇段拖帶里程達125公里。受到臺風和洪汛期的影響,原計劃7月9日拖航的“鑫福118輪”未能按時開展拖航作業。在收到企業拖航請求后,泰州海事局積極“助企紓困”,在臺風預警解除后,迅速研判臺風影響,第一時間報送拖航維護方案,支持企業開展拖航作業。
為保障“鑫福118”輪長江江蘇段拖航安全,在江蘇海事局統一指揮下,泰州海事局充分發揮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和泰州港航一體化信息系統優勢,協同沿江6地海事機構,由4個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全程重點監控、21艘海巡艇無縫銜接,以“全程+接力”的方式為“鑫福118”輪拖帶作業提供全方位護航,順利保障該船長江江蘇段拖航作業。
]]>國內第二、民營第一!揚子江船業4艘VLAC落定
7月22日,日本多元化船東日鮮海運(Nissen Kaiun)在其官網宣布,該公司已與揚子江船業旗下合資船廠揚子三井造船簽訂4艘88000立方米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建造合同。新船采用液化石油氣(LPG)雙燃料動力,預計將于2028年第二季度至2029年第一季度交付。屆時將由迪拜能源貿易商BGN運營。
業界消息,4艘VLAC總價值約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單船造價約1.1億美元。
日鮮海運表示,此份新造船合同是其在海運業的重大舉措,將進一步擴大其船隊規模。該公司目前擁有一支龐大且多元化的船隊,涵蓋天然氣運輸船、石油和化學品船、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等多種船型,數量約為200艘,并有近40艘新船訂單。日鮮海運極其重視船隊更新,該公司0-5年船齡的船舶共有96艘,占比56.1%;20年以上船齡的船舶僅有2艘。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揚子江船業自成立以來的首份VLAC訂單,標志著揚子江船業成為國內第二家、國內民營第一家承接VLAC實船訂單的船廠。揚子江船業作為民營船企“領頭羊”又一次實現重大突破,也意味著中國造船業在VLAC細分市場的全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2023年5月6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承接新加坡東太平洋航運4艘93000立方米VLAC,成為中國首家獲得VLAC實船訂單的船廠。
瞄準液化氣船!揚子江船業斥巨資打造世界級船廠
近年來,揚子江船業致力于擴大造船領域,并努力尋求將其產品組合擴大至大型LPG運輸船和乙烷運輸船等高附加值液化氣船市場。
2022年,揚子江船業首次涉足液化天然氣(LNG)領域,并于2022年10月26日宣布與一家歐洲船東簽訂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標志著揚子江船業成為國內第四家、國內民營第一家接獲大型LNG運輸船實船訂單的船廠,2艘船目前正在揚子鑫福建造。
2024年5月,揚子江船業憑借新加坡航運公司新浦化學下單的3艘100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正式進軍VLEC建造領域。這不僅是中國船廠今年承接的首份VLEC訂單,也標志著揚子江船業將成為中國首家進軍VLEC建造市場的民營船企。3艘新船同樣由揚子鑫福承建。
為加快推進液化氣船發展戰略,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氣體船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揚子江船業于7月15日宣布與靖江新橋鎮(新橋園區)簽訂協議,投資約30億元建設揚子泓遠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以鞏固其在高端船舶制造領域的領導地位。
據悉,揚子泓遠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項目將利用岸線長度約為1320米,占地面積約1300畝,建設30萬噸級造船塢一座,20萬噸級舾裝碼頭一座,10萬噸級港池一座,年生產能力約80萬載重噸。目前項目前期手續正在全面推進,未來兩年內預計投資30億元,2026年底完工投產,項目達產后年產值不低于100億元、年平均綜合稅費不低于3億元。
揚子江船業集團董事長任樂天表示,揚子江船業集團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承接17.5萬立方米超大型LNG船訂單的民營企業,建設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項目,旨在打造世界級的清潔能源氣體船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按照智能化、數字化的規劃理念,推行現代造船模式,建設現代智能工廠。企業將引進智能化、數字化生產線,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與造船技術的整合應用,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培育造船產業新質生產力。
除液化氣船外,揚子江船業也在努力深耕清潔燃料動力船。2023年6月,揚子江船業通過與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簽訂6艘9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建造合同正式進入甲醇動力箱船建造市場。上周有消息稱,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宣布增訂10艘1300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揚子江船業承建5艘,加上2024年1月17日宣布的6艘同型船,雙方合作數量增至11艘,預計將于2027年至2028年陸續交付。
旗下三家主力船廠,揚子江船業前景向好
官網顯示,揚子江船業(控股)有限公司是以造船及海洋工程制造為主業,船舶研發、航運、新能源發展為補充的大型企業集團,其公司歷史可回溯到1956年,曾經過1975年遷廠、1999年股份改制、2005年跨江建設新廠、2007年上市等一系列發展,如今已是中國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造船企業。
該集團下轄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蘇揚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江蘇揚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分布于長江下游江蘇省境內的靖江市、泰興市和太倉市,并在上海擁有兩家船舶設計公司。集團占地面積超500萬平方米,碼頭岸線5000余米。擁有大型干船塢三座,大中型船臺三座,年造船生產能力600萬載重噸,以大中型集裝箱船、散貨船、油輪、化學品等液貨船、LNG、LEG、LPG等清潔能源船、各種多用途船和海洋工程裝備為主流產品。
此次負責建造VLAC的揚子三井造船成立于2019年5月,同年10月正式開業投產,由揚子江船業集團、日本三井E&S造船株式會社、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占地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建有20萬噸級、10萬噸級及8萬噸級平地船臺各1座,擁有約1500米舾裝碼頭,30萬平方米生產廠房,并配有1000T、600T龍門吊等各類先進造船設備設施,具有年產150~200萬載重噸的生產能力。
按照揚子江船業集團的規劃,未來揚子三井造船將以油船、化學品等液貨船,LNG、LEG、LPG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清潔能源船為主要產品,目標成為“大型綠色清潔能源船”生產基地。
]]>據悉,為全球最大的獨立支線承運商新加坡X-Press Feeders船東建造的4艘1260TEU甲醇雙燃料系列集裝箱船,是揚子江船業集團首次跨入綠色甲醇動力船建造領域的項目。該批系列船分別由新揚子造船和揚子鑫福造船各承建2艘,該次交付為該系列集裝箱船中的第二艘,由揚子鑫福造船建造。
該型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MARIC)聯合德國知名設計公司共同設計優化,是一艘裝箱量可達1260TEU的敞口支線集裝箱船,能夠裝載4種不同尺寸的集裝箱。
該船總長148m,型寬27.2m,型深14.3m,結構吃水8.1m,設計航速14kn,配備2個甲醇燃料儲存艙及1個甲醇日用艙。動力系統由一臺MAN 5S50-C9.6-LGIM-EGRBP、軸發及可調槳系統組成,其中主機可以使用甲醇燃料。該船配置2臺1200KW發電機帶LP SCR系統,主機及發電機能夠滿足IMO船舶排放Tier III要求,同時船舶能效指數滿足EEDI Phase 3要求。
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船于2023年4月開工建造,同年10月進塢搭載,2024年3月中旬出塢,6月初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
該船于6月12日舉行命名儀式。6月20日,SEASPAN公司資產管理部項目經理蘇小華先生,地中海航運(MSC)駐揚子鑫福現場辦經理羊海濤先生,揚子江集團總經理助理兼揚子鑫福總經理楊雪彥先生分別代表各方簽署交船文件,“MSC ELENOIRE”輪順利交付。
]]>該船型總長約366.0米, 兩柱間長355.4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設計吃水14.5米,結構吃水17.0米,航速22節,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船于2023年4月開工建造,同年10月進塢搭載,2024年3月中旬出塢,5月底圓滿完成試航任務,各項試驗結果符合設計標準。
6月12日,揚子江船業集團與船東共同為新船舉行了命名祈福儀式。戴程女士將新船命名為“MSC MAURA”輪,為新船砍纜、擲香檳禮、拉響汽笛,并與船長共同在新船畫框上署名。
]]>4月9日,該船舉行命名祈福儀式。
4月11日,SEASPAN公司、地中海航運(MSC)、建信金租與揚子鑫福簽署“MSC LORENZA”輪交船文件。
該船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船于2023年2月開工建造,2023年8月進塢搭載,同年12月中旬出塢。
據了解,該系列船同型共有九艘系列船,該船為系列船中第六艘,交付后投入MSC(地中海航運)船隊運營。
]]>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該船于2023年2月開工建造,2023年8月進塢搭載,同年12月中旬出塢,同型共有9艘系列船。
該船于2024年2月20日舉行命名儀式,3月18日,SEASPAN公司資產管理部項目經理蘇小華,地中海航運(MSC)駐揚子鑫福現場辦經理羊海濤,揚子江集團總經理助理兼揚子鑫福總經理楊雪彥分別代表各方簽署“MSC ILARIA”輪交船文件。
該船型總長約366.0m, 兩柱間長355.4m,型寬51m,型深30.2m,設計吃水14.5m,結構吃水17.0m,航速22節。該船貨艙數10個,冷箱數1000TEU(甲板)+400TEU(貨艙),全船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集裝箱。該型船在綠色環保、節能高效方面符合超大型集裝箱船的發展潮流,該船主機配備EGR,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安裝脫硫塔滿足硫排放要求;配置了世界領先的空氣減阻系統。
據了解,該船于2022年11月開工建造,2023年5月進塢搭載,10月初出塢;2月20日,揚子江船業集團與船東SEASPAN公司、租家MSC公司共同為該船舉行了命名祈福儀式;2月22日,各方代表簽署交船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