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 LOUDI”輪總長229米,型寬32.26米,型深20.35米,結構吃水14.5米,設計吃水航速14節。該輪入級LR船級社,滿足Tier Ⅲ排放要求,可同時滿足新老巴拿馬運河的通行要求,適應性能更強,運輸經濟性更高,具有綠色、環保、節能、安全等特點。
7月4日,揚州中遠海運重工交付了新一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制8.25萬噸散貨船。據統計,今年以來,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已向國內外知名船東成功交付了9艘8萬噸級卡姆薩爾型散貨船。
]]>該型散貨船是最新一代紐卡斯爾型散貨船,是中遠海運重工設計研究院首次采用聯合設計模式與MARIC合作的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通過線型和螺旋槳優化,配置高效節能裝置,安裝軸帶發電機、采用大貨艙開口優化等措施,實現經濟性能更優、推進效率更強、綠色環保更友好的綜合性能。
]]>82.5BC散貨船是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建造的新一代卡姆薩爾型散貨船,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該船結構滿足HCSR規范要求,滿足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Phase 3 標準,滿足最新海事規范和各類環保要求,在航速、油耗、載重噸等綜合性能方面達到世界一流,充分滿足船東對安全、經濟和環保的需求,是一型安全可靠、經濟節能、低碳環保、設計先進、具有領先競爭優勢的船舶產品。
]]>據了解,“中遠海運秘魯”輪是該系列六艘14100TEU集裝箱船的第五艘船。該船型融合了最前沿的技術理念和航行經驗,具有設計先進、低碳環保、經濟節能等優勢,航速、油耗等性能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是當前集裝箱船市場中最具有競爭力的船型之一。
N1072輪是國內第一批甲醇雙燃料大型集裝箱船,是中遠海運集團為滿足綠色航運走廊需求,積極推進低碳零碳燃料船舶的重點項目。
N995輪是國銀金租8.2萬噸系列散貨船的第7艘,自4月底下水后于今日開啟海上航行試驗,計劃于7月中旬交付船東。
中遠海運重工自主設計8.25萬噸系列散貨船的首制船N1138輪已于6月23日完成所有海上試驗,順利靠泊上海長興碼頭,船速、油耗等各項性能指標表現優異。該輪將于7月初在上海長興島舉行命名交付儀式。
據悉,截至目前,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已累計交付11個新造產品,完成年度交付計劃的61%。
]]>P-82 FPSO船體舯段由啟東中遠海運海工、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協同作業,實現了生產資源最優配置。該舯段于2023年7月5日開工建造,在前期精心策劃,以及各方通力協作下,按計劃完成了所有工程,于今年6月11日在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出塢。
據了解,P-82 FPSO主尺寸總長360米,型寬60米,型深34.3米,船體鋼結構總重超過8萬噸,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格的FPSO項目。該項目設計儲油量160萬桶,每天產能達22.5萬桶石油以及1200萬立方米天然氣。該FPSO將連接16口井(產油井9個,回注井7個),配備CO2捕捉和地質儲存(CCUS)技術,采用發散系泊。
該次舯段按項目計劃順利完工到廠,為項目后續的三段大合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項目的最終交付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威海重工科技與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前期合作的16000TEU甲醇雙燃料項目已順利交付兩艘船。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對威海重工科技在該項目上表現出的專業性給予極大的認可,對威海重工科技動力類大型設備的國產替代化能力充滿信心,雙方將在綠色船舶方向繼續努力,為航運低碳減排保駕護航。
]]>N1156輪是揚州中遠海運重工為協海集團承建2艘82500 DWT散貨船中的最后1艘,該系列散貨船是中遠海運重工綜合市場需求自主研發設計,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低碳、節能、環保型散貨船產品。該系列船船長229.0米,型寬32.26米,型深20.35米,結構吃水14.55米。滿足最新HCSR共同規范要求、最新排放要求,且符合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phase 3標準。
N1157輪是揚州中遠海運重工為協海集團承建2艘211000DWT散貨船中的第1艘,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在2023年已順利為該船東提前交付2艘21萬噸級紐卡斯爾型散貨船,船舶目前營運狀況良好。此次進塢的船型為最新一代紐卡斯爾型散貨船,是中遠海運重工設計研究院首次采用聯合設計模式與MARIC合作的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通過線型和螺旋槳優化,配置高效節能裝置,安裝軸帶發電機、采用大貨艙開口優化等措施,實現經濟性能更優、推進效率更強、綠色環保更友好的綜合性能。
]]>合作交流和簽約會上,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翟亞軍介紹了公司戰略規劃及在集團、重工的領導和支持下在新能源和數字化智能制造“兩個新賽道”方面的探索和階段性成效,希望校企雙方在就業實習、訂單式人才培養、建造工藝課題研究、工匠隊伍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合作模式,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實現企校生共贏。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吳麗華介紹了學校總體情況、發展定位,并表達了后續在人才聯合培養、項目課題合作等方面的合作期望,希望校企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共同培養出船舶海工裝備制造領域優秀人才。
]]>公告披露,2024年5月29日,中遠海控間接全資子公司中遠(開曼)水星有限公司司(簡稱“中遠水星”)就4艘在建集裝箱船舶與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分別簽訂4份補充協議,同意將前述4艘集裝箱船舶的動力由單一的傳統燃料動力改造升級為傳統燃料加甲醇雙燃料動力,每艘船舶船價增加2850萬美元(折合約人民幣2.03億元),4艘船舶船價合計增加1.14億美元(折合約人民幣8.11億元),原協議項下付款期限及交船時間亦相應調整。
據悉,中遠水星與揚州中遠海運重工于2021年7月15日簽訂造船合同,當時中遠水星共計下單6艘14092TEU集裝箱船和4艘16180TEU集裝箱船。
其中,16180TEU集裝箱船的單船造價為1.55億美元,隨著此次將單一傳統燃料動力改造升級為傳統燃料加甲醇雙燃料動力,每艘船舶船價由1.55億美元(折合約人民幣11.02億元)增加2850萬美元至1.835億美元(折合約人民幣13.05億元),4艘船舶總價由6.20億美元(折合約人民幣44.08億元)增加1.14億美元至7.34億美元(折合約人民幣52.19億元)。
因此次動力升級,上述4艘集裝箱船的交船期從原計劃的2025年6月至2025年12月之間交付調整為2025年11月至2026年6月期間交付。
中遠海控表示,該公司一貫秉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持續完善自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集團以“技術成熟、成本合理、供應可靠”為原則,做好雙品牌船隊整體穩步實現低碳綠色轉型的長期規劃。為了滿足未來全球范圍內綠色低碳航運法規的相關要求,兼顧考慮在建船舶改造效率和成本控制等因素,該公司決定將于2021年在揚州中遠海運重工下單訂造的4艘船舶由單一傳統燃料動力升級為傳統燃料加甲醇雙燃料動力,該升級項目將有利于相關船舶長期符合減排相關政策要求并保持環保高評級,有助于公司更好地遵守環保法規,降低合規經營風險和運營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