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船是長江航道中第一艘國內設計和建造最大鋼索式和帶輔助推進裝置的非自航抓斗挖泥船,船體為方箱型、雪橇型艏、方艉,總長72.8米、型寬26米、型深5.2米、設計吃水2.9米,總裝機功率5096千瓦,輔助推進航速約11公里/小時,連續作業自持力為30天。航區為內河A、B、C級和三峽庫區、J2急流航段,主要用于長江三峽庫區庫尾變動回水區卵石河床航道的維護疏浚,必要時兼顧長江中下游航道應急疏浚任務。
該船具有擅挖掘、穩運行、適應性強、定位靈活、應急能力強、系統完善、自動化程度高、艙室設計人性化、工作環境舒適的特點。建成后先后在涪陵中堆、長壽反水磧工地試驗運行,挖掘機累計運行時間共計800余小時,正式施工共計完成疏浚總方量約91780方,增強了長江航道維護疏浚能力,已成為長江下游深水航道維護疏浚的主力船舶之一。
“長鷹9”由長江航道局主持開發建造,武漢金鼎船舶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武漢航道船廠和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建造完成。“長鷹9”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是長江航道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具體實踐,建立高效的綜合交通系統運輸體系,提升了長江三峽庫區變動回水區航道維護疏浚能力,保障三峽庫區河段航道安全通暢,同時也標志著長江航道疏浚船舶裝備水平進一步提檔升級。
]]>
該示范船建成后,計劃首先用于光谷豹澥湖景區觀光游覽和公務接待,造型以光谷首字母“G”為核心元素進行設計,船身采用流線型設計,配合造型燈帶,采用純電推進。光與電的結合不僅展示出光谷獨特的科技文化,也充分體現了光谷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
該示范船為內河純電推進32客位游覽船,主要用于景區觀光游覽和公務接待,船體總長20.8米,型寬4.5米,型深1.5米。該項目由中國船舶第七一二所牽頭,武漢航道船廠承建,南華工業、武漢航道船廠、湖北軍海船舶共同出資打造。項目以探索示范航線、打造示范船舶、培育試點企業、應用創新成果,建立典型示范應用場景,促進湖北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為總體目標,其順利開啟將充分發揮試點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
湖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袁善謀出席開工儀式。他強調,各參建單位要學習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齊心協力抓好長江大保護,進一步規范廠區環境,提升船舶制造綠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斷創新和發掘船舶制造新模式。武漢航道船廠要抓好服務、提升質量,不斷推進湖北地區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發展,努力在綠色智能、高新技術裝備、材料、人力資源方向走在行業前列,做成名副其實的試點示范。
武漢工程局副局長(主持工作)張楚表示,本次綠色智能示范船項目對于武漢航道船廠是一個新的開始。在省軍民融合辦的支持幫助和總公司的戰略指引下,武漢航道船廠與參建單位將開展更深更廣的合作,提供優質服務,交付優質船舶,為促進湖北船舶行業蓬勃發展、助力公司轉型發展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據悉,該綠色智能示范船項目由湖北省綠色產業聯盟發起、武漢航道船廠承建,為內河純電推進32客位游覽船,主要用于景區觀光游覽和公務接待,船體總長20.8m,型寬4.5m,型深1.5m。項目圍繞探索示范航線、打造示范船舶、培育試點企業、應用創新成果,建立典型示范應用場景,將大力促進湖北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
“長鷹9”系長江航道局為提升三峽庫區變動回水區航道維護疏浚能力,必要時兼顧長江中下游航道應急疏浚任務而建造的12方鋼索抓斗挖泥船。該船為方箱型、雪橇型艏、方艉,帶輔助推進裝置的非自航鋼索抓斗挖泥船,主船體結構為縱骨架式,配全電力驅動輔助推進/操縱裝置。總長72.8米,型寬26米,型深5.2米,設計吃水2.9米。
據介紹,“長鷹9”號挖泥船是交通運輸部“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2017年6月14日,交通運輸部批復長江航道局12方鋼索式抓斗挖泥船建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準建造12方鋼索式抓斗挖泥船1艘。
“長鷹9”號挖泥船由武漢金鼎船舶工程設計公司設計。2019年,“長鷹9”在武漢航道船廠開工建造。2020年11月17日,長江航道局12方鋼索抓斗挖泥船“長鷹9”在武漢航道船廠順利下水。2021年11月24日,“長鷹9”順利通過航行試驗。
“長鷹9”號挖泥船主要承擔重慶至涪陵變動回水區河段維護疏浚,兼顧三峽庫區航道應急搶險、長江中下游航道維護,也可在沿海進行疏浚作業。
該型船能適應較惡劣的施工作業環境,抗風能力強,挖深大,技術先進,作業精度和生產效率高,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使用要求,該型船投入使用將促進我國大型化、自動化工程船的技術進步,從而推進我國的港口建設、路橋建設和航道維護快速發展。
]]>
“長鷹9”系長江航道局為提升三峽庫區變動回水區航道維護疏浚能力,必要時兼顧長江中下游航道應急疏浚任務而建造的12方鋼索抓斗挖泥船。
該船為方箱型、雪橇型艏、方艉,帶輔助推進裝置的非自航鋼索抓斗挖泥船。船長70米、型寬26米、型深5.2米、設計吃水2.9米,尾部配置自帶動力系統的鋼索抓斗挖掘機,配備疏浚控制系統、工程定位與測量系統,疏浚效率不小于310方/時。施工區域為長江A、B、C級航區,三峽庫區及J2級航段。
據了解,“長鷹9”下水后將在碼頭進行后續安裝調試工作,計劃2021年交船。
]]> 該項目設計合同的第一中標人是武漢中遠航海洋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報價279.8萬元。
這2艘“姊妹船”是在母型船三峽躉903升級改造后的新生代躉船代表,設計船長90.00米,型寬16.00米,型深3.00米。該船為全電焊鋼質、單甲板、方艏方艉全電焊鋼質結構船舶,首尾底部斜削,圓舭型。
記者了解到,該船與普通躉船不同的是:船上開敞處所電氣設備為防爆型,靠船一側甲板室門窗為氣密式,舷側設有水幕設施,達到危險品船舶靠泊安全條件。為更好地掌握待閘船舶狀況,船上還安裝有360度全方位視頻監控設施以及“三峽GPS綜合應用系統”;設有污水處理裝置,船上產生的廢水按規定達標排放,是一艘高標準的現代危險品錨泊躉船。
據了解,這2艘躉船將定位于杉木溪與蘭陵溪之間,躉船外側可并排靠泊3艘危險品船,杉木溪錨地提供6個錨位,共可靠泊6艘3000噸危險品船。
來源:中國水運報作者:首席記者 趙虎 見習記者 胡逢 通訊員 吳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