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10艘、在談8艘!舜天船廠摘掉“代工廠”帽子
今年5月以來,蘇豪創科集團將船舶制造作為突破口,旗下揚州舜天船廠與希臘船王George Procopiou旗下散貨船航運公司Sea Traders、國銀金租、江蘇遠洋等國內外船東共計簽訂10艘63500DWT散貨船建造合同,合同金額近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28億元),且另有8艘新船訂單正在洽談,預計合同金額超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91億元)。與此同時,蘇豪創科集團深入實施科技賦能戰略,借力國家政策東風,積極推動揚州舜天船廠轉型升級。
蘇豪創科集團介紹,揚州舜天船廠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從事來料加工業務,資源稟賦未充分利用,經營活力不強,經濟效益不高。此次重組整合給揚州舜天船廠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蘇豪創科集團黨委深入分析船舶市場形勢,將先進船舶制造板塊確立為公司核心主業之一,大力推動揚州舜天船廠轉變經營理念、厘清發展思路、鑄造優勢產品。
隨著10艘63500DWT散貨船建造合同的簽訂以及8艘洽談訂單,揚州舜天船廠的生產計劃已排至2027年末,徹底摘掉了“代工工廠”的帽子。首批4艘63500DWT散貨船由江蘇遠洋訂購,此次與國內外船東達成造船合作,有助于蘇豪創科集團在船舶制造行業奮力開拓國內國際雙線市場。
中國首個破產上市船企,一度退出造船業
資料顯示,舜天造船(揚州)有限公司原屬江蘇舜天船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目前占地面積約1050畝,岸線長930米,擁有船塢1座、船臺1座、舾裝碼頭2座,配備500噸門吊兩臺,擁有先進的造船專用設備,主要產品為10萬噸級以下的散貨船、集裝箱船、重吊船、多用途船、海洋工程船等。
據了解,舜天船舶原是江蘇省屬國信集團的三級公司,由2003年設立的江蘇舜天船舶有限公司改制而成。2011年,舜天船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3年以來,舜天船舶嚴重虧損,最終在2016年宣布破產重組,是中國首個破產的上市船企。隨后,江蘇國信集團以注入資產換股的方式挽救了原本即將退市的舜天船舶。2017年3月舜天船舶更名為“江蘇國信股份有限公司”,并宣布“退出造船業”。
2016年,江蘇國信集團江蘇舜天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成立。為保證舜天船舶重整程序的順利推進,2016年5月,管理人與舜天資產簽訂《資產轉讓協議》,將舜天船舶除貨幣資金之外的全部財產協議轉讓給該公司。
2020年1月6日,舜天資產建造的45米海工輔助平臺船在揚州舜天船廠簽字交船,該船也是舜天資產成立以來承接建造的首艘新造船項目。2021年5月,揚州舜天船廠交付4600T海上風電施工船“冠盛一航”號,該船由太重(天津)濱海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租賃揚州舜天船廠場地和設備建造,舜天造船負責建造過程中所需的設備和服務性工作。
合并重組,舜天船廠重新啟航
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圍繞全面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推動資源要素向主責主業和優勢領域集中,在蘇豪控股集團黨委統一部署、各有關單位和部門通力配合下,舜天機械、舜天五礦、舜天資產三家公司歷時3個多月平穩高效完成了合并重組。重組整合后的蘇豪創科集團,資產規模邁上新高,增資后注冊資本達9.14億元,其專業經營優勢凸顯,形成了以先進船舶制造、高新工具出口、智能機電銷售、高端設備進口四大核心業務板塊為主的多元化經營格局。
據稱,重組期間,原三家公司(舜天機械、舜天五礦、舜天資產)的生產經營工作平穩有序、亮點頻現。其中,舜天資產(即揚州舜天船廠)順利承接6條63500DWT外貿散貨船建造合同,合同總價超12億元,計劃在建船舶交期已排至2027年。
4月30日,重組整合后的蘇豪創科集團正式揭牌成立,并在儀式期間與與三菱重工(上海)有限公司、丸紅科技系統株式會社、江蘇宏寶集團、江蘇遠洋公司等重要戰略合作伙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重組以來,蘇豪創科集團加強理順組織架構,強化創新平臺建設,成立科研指導中心和品牌發展中心,加大研發投入,將優質配套資源向船舶制造等重點業務板塊傾斜,大力開展部門能力建設,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進一步強化服務、協調、監督的作用發揮,為護航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
作為處于產業鏈中游核心環節的船舶制造業,蘇豪創科集團加強資源整合力度,加大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開展產學研合作并形成緊密結合的創新鏈條,優化船舶產品設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與相關部門匯報溝通,推動揚州船廠取得修船資質,以多元化經營應對國際船舶市場周期波動帶來的沖擊。
同時,蘇豪創科集團加大船舶設計優化、設備智能化升級、材料循環使用等綠色技術領域研發力度,將推出更多環保性能優越的船舶產品,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全力推進設備升級改造項目申報工作,制定了23個關鍵設備技改方案,擬投入3000余萬元,通過設備設施更新改造、環保節能改造,進一步提升揚州船廠的設施設備技術水準,實現經濟收益和社會責任并駕齊驅,為“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智改數轉網聯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蘇豪創科集團計劃投入500萬元用于5G智慧工廠建設項目,通過設備互聯實現生產數據的實時監控和分析,科技賦能推動生產管理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蘇豪創科集團先進船舶制造板塊的突破轉型,不僅是業務發展的調整革新,更是融合發展在實踐中的積極探索和成功示范。該集團將不斷豐富船舶制造產業鏈,大力培育和發展先進船舶制造技術,努力成為國內一流船舶制造企業。
資料顯示,蘇豪創科集團是蘇豪控股集團旗下公司,蘇豪控股集團是江蘇省省屬大型國有獨資企業集團。2023年7月,經江蘇省委、省政府同意,蘇豪控股集團與江蘇省海企集團、匯鴻集團、省惠隆公司及省國信集團所屬舜天集團進行重組整合。新的蘇豪控股集團合并報表企業數量超380戶,員工2萬人,總資產和年營收均達千億規模。
]]> 南京會場
舟山會場
“江遠遠慧”輪是江蘇遠洋在常石集團投資建造的3艘1100箱位集裝箱船中的最后一艘,該船總長146米、型寬23.35米、型深11.5米,最大裝載量1091標箱,吃水8.5米,9972總噸。
“江遠遠慧”輪
至此,江蘇遠洋投資建造的3艘1100箱位新型節能環保集裝箱船,4艘6.4萬噸超靈便散貨船全部按時交付。
江蘇遠洋黨委書記、董事長晁陽,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戴偉,副總經理黃明軒、副總經理劉海燕,紀委書記丁邦林在江蘇遠洋分會場視頻參加儀式。大連中遠海運川崎總經理許維明,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莫中華在主會場出席儀式。
晁陽簽署交船文件
戴偉為儀式致辭
黃明軒為新船命名
劉海燕砍纜開啟香檳
“江遠達州”輪的順利交付,標志著江蘇遠洋在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的兩艘6.4萬噸超靈便型散貨船項目圓滿完成。
此次交付的新船船長199.9米,型寬32.2米,型深19.40米,滿載設計航速13.8節。
會上,雙方圍繞發展連云港港集裝箱業務,開展港航、航運企業聯盟合作,推進新開并加密日本、韓國、東南亞、內貿、長江和內河航線等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
江蘇遠洋黨委書記、董事長晁陽在儀式上致辭,自2017年以來,江蘇遠洋與連云港港口合作緊密、交往密切,在疫情防控、服務地方經濟、深化港航融合等方面開展了諸多合作,在海鐵聯運、特種貨物運輸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雙方合作協議的順利簽訂,進一步推動雙方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補。希望雙方今后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深化合作關系,在供應鏈管理、數字化應用、人才供需等方面尋求更深層次、更多維度、更高水平的合作。
丁銳指出,江蘇遠洋有著優良的航線網絡及資源,在港口近幾年散雜貨海運、鐵路、公路、倉儲、全程物流供應鏈等網絡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連云港港作為江蘇省最大海港,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及廣大的腹地市場,港口在近年來集裝箱航線開發、業務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此次順利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雙方建立多層次、經常性聯系機制,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集裝箱內外貿航線網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希望雙方今后相互支持,共同發展,打造利益共同體,促進雙方集裝箱業務量快速增長,推進集裝箱全程物流服務和合資合作建設集裝箱專業化場站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為江蘇省內港口江、海、河聯運網絡進一步加密貢獻力量。
]]>
NE380是南通中遠海運川崎在6.1萬噸散貨船基礎上,升級優化為6.4萬噸的首制新船型,總長199.9米、型寬32.24米、型深 19.4米、滿載吃水13.5米,滿載服務航速13.8節。該船作為江蘇遠洋首艘最大續航能力超2.4萬海里的散貨船,更具市場競爭力。
其突出性能是采用更高效的線型等節能裝置和MAN B&W 6S50 ME-C9.7 -HPSCR主機,實現了油耗更低、載重量更大、節能環保效果更加明顯。
此外,該船主機還采用高壓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SCR),柴油發電機型采用低壓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SCR),有了這兩種更加綠色、環保SCR系統的“加盟”,使得船舶排放物能充分滿足氮氧化物排放標準Ⅲ的嚴格要求。由于設計理念先進,NE380的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可超前滿足2025年IMO第三階段新要求。
NE380將安裝智能船舶能效管理與操作系統(SEMOS),結合船上的 VSAT、INMARSAT GX網絡通訊系統,將具備岸基對船舶的遠程能效監測、機艙和駕駛室監控、船舶性能優化以及即時通訊和船舶報告等多方面先進功能,真正實現即時監測、智能操控,是名副其實的“智能船”。
該NE380船將于今年6月交付,隨著龍骨鋪設節點的順利推進,也為完工交付奠定了堅實基礎。
]]> 首艘SS297新型節能環保集裝箱開始龍骨鋪裝
該類新型節能集裝箱船總長146米、型寬23.25米、型深11.5米,最大裝載量1091標箱,吃水8.5米,總噸小于10,000GT。該船采用低阻船形設計,運用常石集團兩項獨家節能技術“TOP-GR”和“MT-FAST”:
兩項技術的運用,能有效提升燃效性能,在低燃料消耗技術方面符合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 Phase 2標準。同時,新造船在提高甲板上裝卸集裝箱的作業效率及安全性方面,嚴格落實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的貨物積載和系固安全操作規則要求。
1100箱位新型節能環保集裝箱示意圖
SS297將是江蘇遠洋2022年七艘新造船中,首艘投入運營的船舶,“塢內搭載”標志著該船離交付使用又近一步。
此次建造的6.4萬噸超靈便型散貨船是6.1萬噸船型升級版,同時簽訂建造合同的另2艘6.4萬噸超靈便型散貨船已在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開工建造。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6.4萬噸超靈便型具有低油耗、大艙容、綠色環保等優勢,能滿足最新國際公約和相關規范要求,性能更優越、設計更精良,預計明年三季度將陸續交付投入營運。
據悉,截至目前,江蘇遠洋已在中遠海運川崎建造散貨船19條,此次再次合作的6.4萬噸超靈便型散貨船,是雙方把握時代機遇、譜寫團結合作的新篇章,更是江蘇遠洋積極策應省港口集團港航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快船隊結構調整、提升航運能力建設的重大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