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次合作主要針對海上風電平臺,ABS將對FibreMax的系泊纜和纜繩進行資格驗證。ABS將評估測試方法在預測特定分析所需參數的準確性,重點是剛度方面。FibreMax將根據其具有專利的平行纏繞技術(PWT)提供剛度方面的專業知識。
ABS全球海上風電副總裁Robert Langford表示:“ABS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擁有豐富的檢驗經驗,這也使我們成為這一項目的理想合作伙伴。我們致力于實現安全卓越,在整個海上風電行業推進新技術的安全標準。”
FibreMax可再生能源總監Sander van Helvoort提到:“我們很高興能與ABS合作,ABS在浮式海上風電領域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業績表現。我們將與ABS一起,努力納入剛度驅動設計的運行參數,為新興設計和市場開發相關參數。”
目前,ABS參與了諸多全球海上風電項目:
該項目位于江蘇射陽海上風電場,裝機容量300兆瓦,安裝67臺單機容量4.5兆瓦的風電機組,占用海域面積約48平方千米。項目利用海上風電陣列間距空間打造海洋牧場,充分發揮海上風電綠色能源供給優勢,實現深遠海網箱的智能化設備配置,并在總體布置、主體平臺結構、風電機組供電改造、動力設備等多方面進行內外部融合設計。綜合考慮風電電力和網箱平臺中繼站的優勢,通過棧橋將養殖網箱和風機基礎連接起來,棧橋與風機基礎之間采用柔性連接,電纜通過棧橋由風機引到網箱;初步擬選32號機位作為試驗點,布置坐底式鋼結構正方體網箱,立柱中心尺寸約60米,最大包圍水體約5萬立方米,一次養殖成魚可達250噸;首次配置智能化養殖技術,通過遠程操控可實現自動投喂、自動洗網、遠程監控、養殖數據分析等功能,實現深遠海養殖的少人值守和全自動化管理,讓“水上發電、水下養魚”的海上糧倉夢想照進現實。
作為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首個“風漁融合型”海洋牧場,該項目充分發揮集約用海、集中開發的優勢,打造海上風電、海洋牧場及海洋生態環境修復與保護等多業態耦合的“海上風電+”產業集群,為深遠海養殖無人、少人值守運維模式探索新路徑。
來源:國家能源集團、國資委網站
]]>合營企業的中文名稱暫定為連江國能龍源萬華新能源有限公司(最終名稱以公司登記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記載為準),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合營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和調動福建國電和萬華化學在當地的資源優勢,有利于公司獲取更多的海上風電資源,從而進一步發揮公司在海上風電領域的專業特長和技術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共同開發、建設和運營海上風電項目。
來源:智通財經
]]>海風工程設備商接連上市
近日,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雄程)遞交首次公開募股(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宣布將募集約22.6億元資金,其中,15.4億元將用于雄程6號3000噸自升自航式多功能海上風電工程船建造項目,并將投入1.9億元購置2500噸全回轉海洋工程吊機設備。
根據上海雄程的招股書,該公司為第三方海洋工程服務商,專注于海上風電及跨海大橋領域,主營業務為海洋工程服務,現已形成以海上風電工程樁基沉樁及海上風電風機安裝服務為主,跨海大橋、港口碼頭沉樁等服務為輔的專業產品線。近年來,該公司為浙江、廣東等省的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提供了相關服務。
實際上,除上海雄程外,近一年來,全球范圍內海洋工程板塊已有多家企業宣布啟動上市,以便募資投建更多海上風電相關船舶。去年11月,歐洲海上風電船服務商Edda Wind宣布將登陸奧斯陸股票交易所,當時該公司估值超過了1.03億歐元,計劃將募集的資金投入到6艘海上風電服務船的建造當中,并在今年內投入使用。今年2月,挪威海上風電安裝服務公司Fred. Olsen Windcarrier也宣布了IPO計劃。根據奧斯陸股票交易所發布的數據,該公司估值約2.5億歐元至2.75億歐元,其計劃募集約1.5億歐元資金,投入到新的海上風電安裝船等業務板塊。
融資途徑多種多樣
除了上市這一渠道外,成立合資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發行“藍色債券”等都成為海工板塊企業融資的渠道。
今年2月,中天科技發布公告稱,與江蘇海力風電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江蘇中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總投資5億元,主要從事海上風電工程承包業務,承接海上風電基礎施工、維護等工程服務。
5月,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發行規模為5億元的“藍色債券”,專門用于其子公司中集來福士建造首艘3060系列22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船,以支持中國沿海海域及東南亞海域的海上風電項目。
業界普遍認為,傳統海工板塊的空前活躍正是由逐步走向成熟和規模化發展的海上風電產業所帶動。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風電機組制造安裝、海上風電基礎施工、海上升壓站、海底電纜等海上風電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技術不斷成熟,規模化發展正刺激著海工領域不斷擴張。同時,我國部分省份已宣布建設專業的海上風電母港,在港口基礎設施逐步成熟的情況下,海上風電安裝船等設備也擁有了更好的停泊條件,有利于海上風電制造、安裝和維護成本的降低。
行業機構克拉克森研究的統計顯示,為滿足海上風電市場快速增長的風場建設和運維需求,過去10年,中國海上風電船隊的規模逐年增長,其中,風電安裝船、起重船和風電運維船等船型自2021年初至今更是增長顯著。
下游需求持續攀升
行業研究機構東吳證券的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4.7%,其中,2021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更是達到了1690萬千瓦,同比漲幅高達452%。
海上風電的新增裝機成績讓海工市場的股價頗為亮眼。根據第三方平臺東方財富統計,海工裝備板塊指數已連續四個月上漲,今年5月,該板塊漲幅甚至超過15%,目前該板塊指數也已經接近歷史高點。其中,中天科技、東方電纜、亨通光電等擁有海上風電相關業務的頭部企業近幾個月的股價也都表現不俗。
不僅如此,多家研究機構更是指出,即使是從長期來看,海上風電行業也很可能成為海工領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克拉克森研究的能源轉型模型預測認為,到2050年,海上風電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有望達到7%-9%;到2030年,預計全球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達2.48億千瓦,需要約3萬臺海上風機,這將進一步刺激海工設備領域的投資。
同時,隨著海上風機不斷大型化,海上風電安裝、運維船只以及相關海工板塊也將面臨新的挑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已投運的海上風機平均單機容量為5900千瓦,低于同期內歐洲國家的7800千瓦,隨著國內外整機廠商已開始研發1萬千瓦及以上容量海上風機,海上風電的大型化趨勢將促使中國船東對大型風電安裝船給予更多投資,為海工領域帶來更多機遇。
來源:中國能源報
]]> 這是本月繼船東Acta Marine訂制的2艘Ulstein SX216型CSOV項目之后,烏斯坦簽訂的第二個海上風電運維母船設計項目。
Diamond SOV- Ulstein SX221運維母船的最終選型是一個鉆石聯盟(Dimond Consortium)通力合作的成果,合作聯盟由船東James Fisher 牽頭,成員包括Sons plc, Ulstein,DNV,Graig。
本次合作旨在為英國2030年即將達到的50GW海上風電行業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綠色的海上風電運維船隊。船舶設計圍繞新技術、優操作性能、高舒適度、和可持續展開,通過發揮船隊的規模效應來降低LCOE成本,從而改變現有海上風電供應鏈的成本模式、支持英國零排放戰略的實現。
Ulstein Twin X-Stern是烏斯坦新推出的,專門為海上風電建設、運維服務的設計。她也被稱為“雙艉”設計,船艏和船艉線型一致,并同樣各安裝兩個全回轉推進器。這樣的設計使船舶能夠達到更優的機動性,艏艉航行速度相當,在同等的裝機容量下實現更高效的定位能力,同時因為艏艉安裝相同的推進器,在船舶營運的生命周期內降低設備維保成本。
這樣的設計體現在風場運維效率上,一方面她將減少船舶在風場里的調轉航行距離,為風機運維提供更多的時間;同時,她將提高船舶的工作窗口期,實現更加有效的廊橋搭載。因為有著更高的效率,船舶運行的燃油消耗和排放都將降低。
]]>
大連莊河海上
風電項目位于遼寧省大連市莊河海域附近,共包括8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190萬千瓦,包括:I、II、III、IV-1、IV-2、V號風場和花園口海域2個風電場。其中大連莊河IV-1風電場項目裝機規模350MW,配套一座220kV 海上升壓站,重量約3370噸,是目前我國北方單體容量最大、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升壓站。
汕尾甲子—海上風電項目位于廣東省汕尾市附近海域,距離陸地最近距離約25公里,水深30米至35米,規劃裝機容量500MW,擬安裝78臺6.45兆瓦風電機組,配套建設1座220千瓦海上升壓站。
此次安裝的第一根樁為20號單樁,重1612噸,樁長102.4米,最大外徑8.4米,作業水深約30.9米。
廣州打撈局投入“華天龍/德順/德穗”船組進行該項目首樁的安裝工作。安裝期間,項目團隊先后完成掛吊絡、單樁抬吊、單樁觸底后翻樁、移船、單樁入籠、單樁自沉、替打法蘭等工序,終于將20號單樁沉樁至設計標高,并順利通過驗收。
]]>
根據協議,合作各方將以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為戰略目標,大船集團利用本地化優勢及在海上氫/氨的制取、儲運、應用裝備的優勢和能力;大連化物所利用制取氫/氨關鍵技術開發能力和優勢;中船風電利用本企業在風電開發領域的能力和實力;國創氫能利用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生產、技術成果轉化的能力和優勢。聚焦海洋綠色能源開發及利用,密切合作,共同促進制氫、制氨、燃料電池及液氫/氨儲運技術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發展,共同推進海上風電制氫/氨及其儲運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推動地方及我國綠色海洋經濟發展。
大連市發改委、科技局、氫能協會以及中國船舶集團科技部領導分別發表講話,并表示將全力支持本協議任務的推進落實,為地方和國家海洋氫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作貢獻。
]]>白宮氣候協調員吉娜·麥卡錫說,加州有著“世界級”近海風力資源,可在自身和美國向清潔能源過渡上發揮重要作用。
項目區域選在加州中部莫羅貝和北部洪堡的近海水域,由加州、美國內政部和國防部聯合決定。具體地點預計下月敲定,2022年對外招標。最終建設方案需經過環境評估和監管部門批準。
美聯社報道,上述項目總裝機規模預計達到4600兆瓦,其中約三分之二由莫羅貝風電場承擔。美國官員預期,電場并網運行后能為160萬戶家庭供電。
美軍在加州海岸有軍事訓練和武器測試活動。法新社援引美國官員的話報道,國防部先前一直反對在加州建設海上風電場。
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先前提出,到2030年把美國海上風電場總裝機規模提升至3萬兆瓦。美國政府本月早些時候批準了東北部馬薩諸塞州的海上風電項目,法新社報道,這在當時為美國最大海上風電項目。
依據美國內政部數據,馬薩諸塞州風電場裝機容量將為800兆瓦,可為周邊40萬用戶供電,預計2023年并網運行。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眼下僅有兩處海上風電場投入運行,規模較小,分別位于東部的羅得島州和弗吉尼亞州近海。目前,仍在計劃中的風電項目包括新澤西州一處海上風電場,裝機容量估計為1100兆瓦。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