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國防部和海軍23日消息,一艘載有84人的海軍登陸艦有一名軍官得知子女所上托兒所教師確診新冠后,22日在艦艇停靠平澤港時在附近醫院接受檢測,結果呈陽性。
艦艇上全體官兵已接受檢測,截至當天上午10點,累計確診32人,48人檢測陰性,另有4人結果待出。這艘艦艇20日從鎮海港起航,前往平澤港。
海軍參謀次長(副參謀長)夫石鐘當天上午緊急主持召開指揮官會議,決定今后兩周所有艦艇和駐扎釜山、鎮海、平澤、東海、木浦、仁川、濟州、浦項等地的部隊的防疫響應級別上調為2.5級。全體艦載官兵將接受核酸檢測,在陰性結果出爐前,原則上都要在艦上待命。
海軍表示,另有一艘艦艇上的一名軍官的家人被確診感染,這艘艦艇也在從任務海域返回港口。
來源:韓聯社
]]>“潛航大洋,他們是捍衛國家主權的殺手锏;翱翔海天,他們是維護祖國安寧的急先鋒;蛟龍突擊,他們是攻無不克的奪命刃……”在人民海軍成立72周年之際,海軍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主題宣傳片《大海向黨旗報告》,慶祝黨的百年華誕。通過展現海軍一線部隊忠誠使命、英勇善戰、建功海洋的精神追求,讓你領略新時代海軍官兵的家國情懷,讓你感悟人民海軍向海圖強的豪情壯志。
來源:人民海軍
布扎科夫稱:“636型潛艇由于契約當事人的問題建造了很久。”
此前,俄羅斯黑海艦隊接收6艘“瓦爾沙維揚卡”級柴電潛艇。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葉夫緬諾夫稱,為太平洋艦隊建造的潛艇將考慮到在遠東使用所需要的特點。現在遠東使用的是只配備水雷和魚雷的877型“大比目魚“潛艇,而636型現代化潛艇配備“口徑”巡航導彈。
太平洋艦隊636型系列柴電潛艇的第一艘是“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Petropavlovsk-Kamchatsky)號潛艇,和第二艘”沃爾霍夫“號潛艇一樣,已交付俄海軍。今年,這兩艘潛艇將完成從圣彼得堡到海參崴的航行。2019年年底,第三艘和第四艘636型柴電潛艇鋪設龍骨,分別是“馬加丹”號和“烏法”號。
]]>這份報告老調重彈,稱中國海軍已被視為對“美國海軍實現和維持對西太平洋控制能力的重大挑戰”,報告再次渲染“中國海軍是全球最大艦隊”,“中國海軍具備區域拒止能力”等“中國威脅論”。
相對去年的報告,今年這份報告有了些許變化。
首先,美國終于承認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號編號是002,不是001A。這份報告同時宣稱,解放軍正在制造的新航母“003”,排水量達到10萬噸。同時中國曾嘗試發展十萬噸核動力電磁航母“004”。
報告渲染稱,中國已經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獲得了優勢,美國海軍需要通過研發技術,改變艦隊結構、提高戰備能力和研發新技術武器來應對中國海軍。
報告標題截圖
作為一份發布給美國參議院議員的年度例行報告,這份報告“科普”性質頗為濃厚,報告內容多以結論為主,目的是讓美國的參議員更加直觀的了解中國海軍的發展情況。雖然報告較為簡單,但也反映出美軍對中國海軍發展情況的認識。
報告稱,在新一輪大國競爭的時代,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努力,包括海軍現代化努力,已經成為美國國防規劃和預算的首要焦點。中國海軍自上世紀90年代初至中期以來,經過25年多的穩步現代化建設,已經成為中國近海地區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并將在更遙遠的海域,包括西太平洋、印度洋、印度洋以及歐洲周圍海域等更廣闊的地區開展越來越多的軍事行動。
中國海軍的現代化建設不僅包括建造艦艇、戰機和其他武器,還包括了在維修、后勤、人員素質、教育和訓練以及演習方面的改進。
這份報告重點談及了解放軍正在發展的幾個平臺、包括航母、水面艦艇、水下艦艇、兩棲攻擊艦等項目。由于中國采取聯合作戰的形式應對海上沖突,報告除了介紹中國海軍作戰平臺以外、還重點介紹了火箭軍的平臺。
報告宣稱解放軍的東風-26有反艦能力
報告認為,解放軍已經部署了兩種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和東風-26。報告提及,東風-21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在去年8月的實彈試射演習中,成功擊中西沙群島以南的一艘移動靶船。中國也在開發高超音速滑翔體反艦導彈,這可能使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更難被攔截。
去年的報告相比,今年這份報告有了些許變化。
首先,美國終于承認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編號是002,此前在2020年美軍認為“山東”艦的編號還是“001A”。
雖然搞清楚了“山東艦”的編號,但在我國新航母發展上,這份報告卻宣稱,解放軍正在制造的常規動力新航母“003”排水量此前預估是8萬噸左右,但最新的衛星圖顯示,003的排水量達到10萬噸,同時會搭載FC-31和殲-20發展而來的五代艦載機。同時中國“試圖發展”十萬噸核動力電磁彈射器航母“004”,但由于“經濟原因”,這一發展已經暫停。
除了航母以外,這份報告還宣稱解放軍正在發展076型兩棲攻擊艦,或許裝備彈射器。
畫圖畫成龍驤的003航母
在解放軍的發展目標上,報告繼續渲染解放軍“正在建造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艦隊”。報告稱,解放軍擁有大約350艘軍艦和潛艇,其中包括130多名主要水面戰斗艦。相比之下,美國海軍的作戰力量約有293艘船。”
解放軍海軍艦船變化
盡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海軍目前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弱點。這些缺陷包括反潛能力不足、遠程情報獲取能力有限、聯合作戰能力不足、人員素質不足、缺乏實戰經驗和行動經驗等,但中國正在努力克服這些缺點。
對于中國的海軍力量現代化的目的,報告認為首要目的是為了應對臺海潛在沖突,成為中國反介入/區域拒絕(A2/AD)力量的一部分,阻止美國干涉在臺海或其他中國近海地區的潛在沖突。
其他目的包括:實現對中國近海地區,特別是南海地區的控制;加強對海上專屬經濟區內的外國軍事活動的監視;保衛中國的海上交通線,特別是連接中國與波斯灣的交通線;取代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以及鞏固中國作為地區性主導大國和世界主要強國的地位。
美國海軍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行動來對抗中國海軍現代化。
美國海軍將大部分兵力轉移到太平洋地區部署;將性能最強新艦艇和戰機以及最優秀的士兵派往太平洋;在印太地區維持或增加一般存在行動、訓練和演習,以及與印度-太平洋盟友和其他海軍合作;擴張美國海軍的規模;啟動、增加或加速開發新軍事技術和裝備新艦艇、飛機、無人駕駛艦船和武器的眾多項目;開始研究新的作戰概念來對抗中國等等。
來源:觀察者網
到場采訪的記者發現參與操演的552大湖軍艦桅桿上竟然有“喜鵲筑愛巢”,公鳥不斷叼著樹枝來回筑巢,母鳥則在一旁警戒。
“鳥新聞”成為意外插曲,令人聯想是否這艘軍艦是靠港太久沒有出港,以至于引來鳥類筑巢。
有臺媒解釋稱,民俗認為喜鵲筑巢是“喜事到”。“臺海軍司令部”則表示,大湖艦于一個月前“納編操演”,分析當時成為喜鵲的筑巢對象,會等到雛鳥離巢后再清除鳥巢。
552大湖艦1952年下水,于1977年退役后由美國移交中華民國海軍,至今船齡已有79年。
大湖艦是原美國海軍Diver級救援艦。該艦1942年12月31日在美國加州一造船廠下水,1943年12月16日開始服役,1977年退役,同年12月1日于夏威夷移交中華民國海軍并服役至今。該艦在1942年為反法西斯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了78年。
目前臺軍現役兩艘救援艦,分別是下水78年的大湖艦和下水74年的大屯艦,堪比2020美國總統大選兩位候選人。針對救援艦老化嚴重的情況,臺灣當局此前提出的自造艦艇計劃中就有救難艦的相關提案。計劃用6艘新造救援艦取代目前的兩艘服役超過70年的老艦,預計首艦將于2023年完工并交付臺海軍。
來源:綜合聯合新聞網、觀察都得網、中國臺灣網
]]>“弗拉基米爾大公”號的艇員從5月12日起在水下工作,檢驗潛艇的航海和水下機動性能。在測試期間,工廠交接委員會與潛艇艇員檢查了之前提出意見的解決情況和所有系統、機械的工作情況。
報道稱,該艇測試的主要內容此前已在2019年底完成,其中包括試射“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俄軍工綜合體消息人士2019年12月底表示,該艘潛艇原定在2020年第一季度交付俄海軍。
今年2月,俄北方艦隊司令亞歷山大·莫伊謝耶夫表示,該潛艇將盡快入列。國際文傳電訊社的消息人士指出,該艘潛艇加入海軍的時間是6月。
據俄媒介紹,“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是首艘北風之神-A級改進型潛艇。它于2017年11月下水,屬于俄羅斯第四代核潛艇——北風之神級的改進型。與前三艘北風之神(“尤里·多爾戈魯基”號、“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和“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級相比,“弗拉基米爾大公”號的水下航行噪音更小,機動系統、定深懸浮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更完善。
資料圖片:俄海軍“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戰略核潛艇海試資料圖。(俄國防部官網)
來源:參考消息
]]>電磁彈射系統是“福特”號和未來所有“福特”級航空母艦的首選彈射系統,基于電力和動能的轉化。先進攔阻裝置是一個由軟件控制的模塊化集成系統,包括能量吸收器、功率調節設備和數字化控制,增加了其安全裕度,降低了對飛機的疲勞沖擊載荷。在本輪測試中,艦員們還將對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紐波特紐斯船廠在“試航后的可用性改進”(PSA)階段的改進工作進行測試,并根據兼容性測試期間捕獲的信息,對“福特”號和后續航母做進一步的改進和設計修改。
來源:中國航空報
報道稱,此舉意在讓此前作息不規律的船員保持一定的生活節奏,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在警戒監視時集中注意力。
啟動試運行的是“希洛”號宙斯盾巡洋艦。該艦是“羅納德?里根”號核動力航母戰斗群的一員,6月曾在日本海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聯合訓練。該艦擁有彈道導彈防御(BMD)能力,任務范圍廣。
“希洛”號本月8日駛離橫須賀基地(位于日本神奈川橫須賀市)后,調整了工作時間表,讓船員每天都能在相同時段休息睡覺。醫療負責人強調意義說:“從生理學上來看,固定值班時間可以改善健康狀態和工作效率,加速反應能力并提升士氣。”
不過,美第7艦隊發言人表示“僅為試運用”,未說明如何避免部分船員值班時間集中于晚上等具體的運用方法。對于在其他艦船的實施情況也僅表示“要依據各艦長的判斷”。
有關第7艦隊的宙斯盾艦,“菲茨杰拉德”號6月17日在日本伊豆半島近海,“約翰?S?麥凱恩”號8月21日在新加坡附近的馬六甲海峽以東海域發生撞船事故等,共造成17人死亡。事故的詳細原因及運用上的問題仍在調查中,第7艦隊一線人員正在摸索改善工作狀況對策。
來源:中國新聞網
Fincantieri拉斯佩齊亞Muggian船廠近日向意大利海軍交付了新建造的Pietro Venuti號潛艇。該潛艇為意大利海軍軍備中央單位(NAVARM)向Fincantieri訂購的一系列4艘同型U212A Todaro級潛艇中的第三艘。
Fincantieri指出,Pietro Venuti號潛艇是去年在Muggian船廠下水的。該潛艇不僅采用了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而且全部采用了磁性材料建造,并采用了最現代化的噪聲抑制技術來減少其發出的聲音。由于該潛艇配備了基于燃料電池技術的無聲推進系統,通過氧氫反應產生能源,因此不依靠外部供氧就可以確保下潛時間達到常規電池供電系統的三到四倍。該潛艇還配備了一個完全集成的電聲學與武器控制系統以及一個現代平臺自動化系統。
Pietro Venuti號潛艇的排水量為1,509噸,總長55.9米,最大直徑7米,水下航速將超過16節。編制艦員27名。
Pietro Venuti號潛艇是自1907年以來Muggian船廠建造的101艘潛艇。
來源:國際船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