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船舶經紀MB Shipbrokers(前身為馬士基經紀公司,Maersk Broker)消息,地中海航運已與江蘇韓通船舶簽訂10艘21000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合同,預計將于2027年下半年至2028年開始交付。此外,該船東還在蓬萊京魯船業下單數量未知的11000TEU LNG雙燃料集裝箱船,在原江蘇熔盛重工下單數量未知的12000TEU 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
地中海航運的上述箱船訂單并未公布具體造價,但根據克拉克森8月5日公布的數據,當前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市場造價約為2.72億美元,若以此計算,江蘇韓通船舶的10艘新船總價值約2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億元);13000TEU/13500TEU 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的市場造價約1.81億美元;10000TEU/11000TEU 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的市場造價約1.575億美元。
官網顯示,江蘇韓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的新建大型船舶及海洋平臺制造企業,擁有1000米長江天然深水岸線,占地面積約80萬平方米,年鋼材加工能力15萬噸,擁有5萬噸級、8萬噸級的船臺3座;船體、管舾加工車間面積12萬平米;一噴兩涂及二噴四涂涂裝中心1.8萬平米;以及配套的舾裝碼頭。
江蘇韓通船舶的主要產品集中在散貨船和液貨船兩大船型及海工產品,散貨船涵蓋38000載重噸至208000載重噸各類船型;液貨船涵蓋MR型成品油輪、LR1型成品油輪、LR2型成品油輪、蘇伊士型油輪以及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全系列。
若地中海航運10艘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大單得到確認,將是江蘇韓通船舶成立以來首次涉足集裝箱船建造市場,也是該船廠今年實現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今年年初,江蘇韓通船舶通過承接全球最大金屬和礦物貿易商之一托克集團(Trafigura)的2艘31.9萬載重噸VLCC首次進軍VLCC建造市場,進一步展現該公司在大型液貨船舶建造領域的專業能力。4個月后,Trafigura宣布在江蘇韓通船舶增訂3艘VLCC,雙方合作造船數量增至5艘。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以建造散貨船而聞名的江蘇韓通船舶還在2023年年底通過承接希臘船王George Economou訂購的2艘15.7萬載重噸蘇伊士型油輪正式進入油輪市場。
不包括地中海航運的新船訂單,除Trafigura的5艘VLCC外,江蘇韓通船舶今年迄今為止承接的全部為散貨船。
除向熔盛重工和江蘇韓通船舶下單外,地中海航運也計劃在蓬萊中柏京魯船業(京魯船業)訂造數量未知的11000TEU 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若訂單能夠正式敲定,將是京魯船業有史以來簽訂的最大規模、最大規格集裝箱船,也是其首份雙燃料動力船舶訂單。
作為全球唯一一家運力超過600萬TEU的班輪巨頭,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地中海航運旗下船隊現運營集裝箱船845艘,包括548艘自有船舶和297艘租入船舶,總運力約602萬TEU,市場占有率達20%;擁有100艘在建新船,總計121萬TEU,排名全球第一,占其現有船隊運力約20%。
]]>據船舶經紀MB Shipbrokers(前身為馬士基經紀公司,Maersk Broker)消息,熔盛重工已獲得資金支持,并與全球最大集裝箱船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SC)簽訂一系列12000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訂單。作為曾經中國最大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或將迎來“復活”。
MB Shipbrokers表示,熔盛重工的重啟可能會將全球造船產能提升1%。并稱,除集裝箱船外,熔盛重工預計將于2026年底開始交付大型油輪和散貨船。
曾是中國最大民營船企,因債臺高筑宣布退出
公開資料顯示,熔盛重工成立于2005年,并于同年10月動工興建位于南通市的造船廠。在船廠動工僅4個月后,熔盛重工在2006年2月宣布承接6艘7.55萬載重噸級冰區加強型散貨船訂單,并在2006年共計承接19艘散貨船和30艘蘇伊士型油輪,一躍成為國內手持訂單量最多的民營船企,成功打開市場知名度。
2006年至2011年是熔盛重工的高速發展時期,業務范圍從造船海工領域發展到動力工程領域。2010年,熔盛重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當年在港上市的最大民營企業;2010年至2012年,熔盛重工手持訂單量穩居全球第一,成為當時中國當之無愧的最大民營船企。
好景不長,熔盛重工在2012年出現上市后的首次年度虧損,虧損額達5.73億元,并在2013年陷入資金鏈困局,在負債高峰時期金融機構對熔盛重工的總貸款甚至一度超過250億元。
2014年,熔盛重工停牌重組,虧損額達到77.5億元,被棄訂單高達59艘,并宣布收購新大陸油氣公司(New Continental Oil & Gas),獲得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干納盆地4座油田的合作經營權益;2015年,熔盛重工更名中國華榮能源有限公司(華榮能源),業務方向改為石油及天然氣市場;2019年,熔盛重工廠區兩臺900噸龍門吊被拆掉并出售給其他船廠;2020年,熔盛重工場地開始出租。
再出訂單傳聞,熔盛重工重啟造船業務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與地中海航運達成的系列12000TEU 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訂單并非熔盛重工退出造船業以來的首份訂單傳聞。早在2022年,業界便有消息稱,熔盛重工正在接洽新船訂單并有望借此重啟造船業務。
2022年5月,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尋求建造14艘30萬載重噸雙燃料超大型礦砂船(VLOC),并稱正在與熔盛重工等幾家中國船廠接洽;11月,熔盛重工傳出將更名為SPS造船廠(SPS Shipyard),并與希臘船東George Economou旗下子公司簽訂2型10艘散貨船建造意向書。但據當時消息,由于資金量過大,熔盛重工的重啟之路并沒有太大進展。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熔盛重工建造的最后一艘船在2017年交付。從2008年至2017年,熔盛重工共計交船94艘、約1643萬載重噸。
鼎盛時期,熔盛重工擁有4座大型船塢,配備有6臺900噸龍門吊、1臺600噸龍門吊和1臺當時國內最大的1600噸龍門吊,建有8座舾裝碼頭和2座材料碼頭,同時配套有鋼板預處理車間、部件工廠、平面及曲面分段工場、管子制造工場、涂裝工場等相應的現代化設施和設備,設計年造船產能為800萬載重噸。熔盛重工1至3號船塢在2005年-2009年間陸續完工, 4號船塢在2011年建成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