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觀察員表示,“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號航母14日上午駛離諾福克海軍基地。根據五角大樓14日晚發表的聲明,“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戰斗群將前往東地中海,加入“杰拉爾德·R·福特”號航母及其戰斗群的行列。
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發表的聲明說:“‘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戰斗群將與‘福特’號航母戰斗群會合,‘福特’號航母戰斗群本周早些時候已經到位。”
與此同時,據美國海軍官員13日確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12日已低調離開加利福尼亞州北島海軍航空站,將部署到“印太地區”。
雖然美國海軍提前幾天宣布了“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戰斗群的出發信息,卻沒有宣布“卡爾·文森”號航母的部署信息。12日被要求就此發表評論時,美軍第三艦隊新聞發言人提供了一份聲明,確認“卡爾·文森”號航母在航,但并沒有透露其部署狀態。
與此同時,“羅納德·里根”號航母也在執行巡邏任務,目前正停靠在韓國釜山港,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
來源:參考消息
]]>報道稱,當天發布的一份新聞稿顯示,奧斯汀指示美軍“杰拉爾德·R·福特”號航空母艦、“提康德羅加”級“諾曼底”號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前往地中海東部。奧斯汀表示,還將采取措施增強美空軍在該地區的F-35、F-15、F-16和A-10戰斗機中隊的力量。
來源:環球網
]]>報道稱,隨著“喬治·華盛頓”號航母重回海上(比計劃晚了兩年),美國海軍正在梳理從這次延遲中吸取的經驗教訓,以便將它們應用到另外兩艘軍艦上。
這艘艦艇的中期核反應堆維護和系統升級努力受到了疫情、工業基礎挑戰以及非預期修理工作的困擾。海軍現在正考慮對合同進行修改和進行其他改革,以讓另一艘航母“約翰·斯滕尼斯”號盡可能按時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的核反應堆維護和燃料補給。
“華盛頓”號2017年8月開始進行核反應堆維護和燃料補給,這一過程原計劃耗時4年,在亨廷頓-英戈爾斯公司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進行。核動力航母的壽命為50年,該航母已經服役25年。這項工作本應在2021年夏天完成,但這艘艦艇今年5月25日才離開造船廠,晚了近2年。
新冠疫情期間,這家造船廠繼續生產和修理海軍航母和潛艇。不過,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發言人艾倫·巴里博對《防務新聞》周刊記者說:“毫無疑問,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嚴重干擾,影響了材料供應,因為幫助遏制病毒傳播的健康規程、隔離要求以及提前退休導致了高級技術人才損失,這也影響了勞動力。”
與此同時,“斯滕尼斯”號航母正在接受核反應堆維護和燃料補給。
為盡可能減少與“華盛頓”號工作的重疊,“斯滕尼斯”號在2021年晚了5個月才開始接受維護。海軍和亨廷頓-英戈爾斯公司原本是讓兩艘艦艇的綜合維護工程差不多前后腳進行,而不是同時進行。
報道稱,巴里博說,“華盛頓”號和“斯滕尼斯”號之間長達24個月的重疊分散了勞動力和材料資源,從而放慢了“斯滕尼斯”號的維護進度。該團隊還發現“斯滕尼斯”號的推進裝置需要進行一些非預期但必須完成的修理工作,這進一步影響了時間表。
他說:“目前‘斯滕尼斯’號的重新交付日期是2025年8月,但由于重疊期的資源限制和推進裝置的非預期工作,這一時間表目前正在重新評估。”
來源:參考消息網
]]>
攝于2017年的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 資料圖(圖片來源:CNN)
據CNN12月20日報道,4月9日和10日,兩名船員分別在基地外被發現死亡。4月15日,又有一名船員在航母上被發現“沒有任何反應”,送醫后死亡。他們都是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的船員。
喬治·華盛頓號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建造的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航母之一,是一艘核動力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目前在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港進行加油和檢修。
與此同時,海軍還在調查弗吉尼亞州諾福克附近的另一系列自殺事件。在10月底至11月底期間,大西洋中部地區醫療中心共有四名船員自殺身亡。
為此,美國海軍發起了一項調查,由海軍大西洋空軍司令部牽頭,以查明死亡事件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調查顯示,喬治·華盛頓號航母自殺的3名船員都在不同的部門工作,調查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他們有社交或工作關系。
其中兩人在一天晚上相繼自殺身亡,他們都曾大量飲酒。不到一周后,海軍少將澤維爾·米切爾·桑德爾在喬治·華盛頓號上開槍自殺。海軍發現,桑德爾嚴重睡眠不足,對船上的生活條件感到心煩意亂。
值得注意的是,在12個月的時間里,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共有7名船員死亡,其中至少4人自殺。
這不是第一次在類似情況下出現的自殺事件。2019年,喬治·H·W·布什號航空母艦進行大修時,也有3名船員在一周內自殺身亡。
艦隊部隊司令部司令達里爾·考德爾上將表示:“他們的死亡是不可估量的損失。然而,我們要調查他們為什么這么做,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美國海軍表示,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這些死亡“有任何關聯”。但調查同時也揭露了船上生活條件的嚴重問題。
據船員們描述。這艘航母一直在進行各種大修工作,各種維修聲、鐘聲、公共廣播系統頻繁的廣播等聲音交織,一直折磨著他們。
航空母艦的綜合性大修,是航母生命周期中的必要過程之一,用來補充核燃料并更新其系統。喬治·華盛頓號的大修過程本應持續兩年,但由于疫情和其他原因而多次推遲。
調查還發現,船員嚴重缺乏心理健康資源。船上的心理學家和行為健康技術人員對心理健康資源的需求“不堪重負”,預約積壓了4-6周。而在死亡發生前的18個月里,這艘航母報告了2600次心理健康問題。
來源:極目新聞
]]>在航母上工作3個月后,水手自殺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此前報道,澤維爾高中畢業后,于2021年8月24日入伍。2022年1月27日,他離開了在康涅狄格州謝爾頓的家,第一次在“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服役,因為它在弗吉尼亞造船廠進行了大修。三個月后,澤維爾·桑多在船上自殺。
澤維爾的父母約翰·桑多和瑪麗·克拉夫特表示,兒子沒有提供更多關于航母的細節,但曾表示在航母上的經歷很糟糕。
“人們不應該這樣生活。”約翰·桑多轉述澤維爾的話,并補充說澤維爾會從他的車里給他們打電話,抱怨航空母艦上沒有熱水可以洗澡。
海軍表示,自5月2日以來,已有超過200名船員從航母上轉移到附近的海軍設施。多名船員死亡事件發生在航母大修期間,海軍已經開始對尼米茲級航母上的指揮環境和文化展開調查。
航母上的生活條件極差
約翰·桑多表示,兒子剛滿19歲,是一個快樂、充滿自信的人,他喜歡在海軍服役,但是工作條件讓他心煩意亂。
澤維爾熱愛他的工作,他輪班工作時長達12小時。白天航空母艦上有手提鉆的噪音、煙霧和氣味,所以,不上夜班時,澤維爾睡在他的車里。約翰·桑多說,“這太可怕了。在那種條件下,水手就不應該住在那艘船上。”在與父親的日常電話交談中,澤維爾經常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條件表示失望。
約翰·桑多繼續說:“我不知道為什么海軍花了這么長時間才采取行動,這太荒謬了。”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自2017年以來,世界上最大的軍艦之一的“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一直停靠在弗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并在那里進行多年的大修。海軍表示,這樣的大修在航母的50年使用壽命期間進行一次,其中包括重大維修和升級,以及為艦上的兩個核反應堆加油。
艦上工作的大約2700名水手中的大多數人在輪班后回家休息,但數百名住在州外或沒有異地住房的人留在“喬治·華盛頓”號上面,澤維爾就是留下來的人之一。據幾名水手稱,船上的人幾乎忍受著不適合居住的條件,包括持續不斷的建筑噪音使長時間輪班后無法入睡,以及缺乏熱水和電力。
調查結果將于本周公布
根據海軍航空兵大西洋公司早些時候的一份聲明,海軍正在為這些水手建立臨時住所。
美國海軍大西洋空軍司令部司令約翰·邁爾上將5月3日表示,預計海軍對死亡事件的調查結果將于本周公布。
“我們已指派一名調查人員調查此事,并真正調查直接原因。是否有直接觸發因素?這些事件之間是否存在聯系?我希望這周報告出來,但我不會以該報告的結果為前提。”邁爾說。
這項調查是美國海軍正在進行的兩項調查之一。邁爾還表示,第二次調查范圍更廣,重點關注指揮氣候、指揮文化。
為應對4月份的三起自殺事件,海軍為該艦增加了資源,包括一名艦船心理學家、彈性顧問和一個13人的沖刺小組。“這是一個針對此類情況的特殊干預小組。”邁爾說。
來源:極目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