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船為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和建造的新型多功能科考船舶,可進行深海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冰區海域考察,具備無限制水域航行、載人深潛、深海探測、綜合作業支持、重型安全載荷等標志性功能,可為深遠海地質、環境和生命科學相關前沿問題研究提供所需的樣品和環境數據,為深海考古提供相關學科指導與作業支撐。
項目研制過程中,七〇四所成立科考吊機系統攻堅隊、萬米科考絞車系統攻堅隊及載人潛水器布放回收系統攻堅隊,發揮了巨大作用。研制團隊以冰區深海科考裝備的自主掌控能力提升為核心目標,打破技術壁壘,攻克了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的核心技術,為該船提供了全套冰區深海科考作業支持系統。
與以往載人/無人深潛作業支持系統相比,該項目深入開展了集成化研究,形成了包含十型設備在內的集成化科考作業支持系統。七〇四所針對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的冰區作業環境要求,突破了冰區環境適應性設計技術、安全作業控制技術、綜合檢測與輔助維保技術和冰區環境下應急保障技術等瓶頸,探索出自主研制科考作業支持系統在冰區的應用,并在冰區深海科考裝備方面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加速我國在全海深、全海域領域實現科技自主掌控的進程。
]]>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于2023年6月25日開工建造,是第一艘由中國工程師獨立設計的具備冰區載人深潛支持能力的綜合科考船,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廣船國際重點突破了冰區船舶總體設計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低溫精確補償技術、冰區載荷與重載荷結構集成設計等多項關鍵技術的壟斷瓶頸。
在該船研制中,通過積極探索關鍵核心科考裝備國產自主可控,完成了全系列冰區甲板深海科考及國內最大水密科考月池系統裝備、冰區深海聲學探測、通信及定位裝備,船舶動力定位系統等國產化技術攻關和搭載。
在船舶建造方面,攻克了低溫鋼高效焊接技術,完成了船體制作和搭載成型、動力機電設備搭載,以及科考裝備的優化布局和高精度安裝工作。下一步將開展出塢后的設備調試和系統聯調、居住區域安裝和裝飾、船舶海試和科考設備海試等節點任務,計劃于2025年初交船。
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建設內容包括船舶系統、載人深潛水面支持系統和綜合科考作業系統。船長約104米、排水量約10000噸,最大航速16節、艏艉雙向破冰、冰區加強達到PC4級、續航力15000海里、載員80人。
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未來將成為我國多體系融合、多學科交叉、協同行動創新的開放共享型海上平臺。它的建造出塢,標志著我國在冰區深海科考裝備和船舶設計的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并將使我國載人深潛能力從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也將提升我國深海考古作業能力。
此前,我國載人深潛器母船“探索一號”“探索二號”科考船先后在廣船國際屬下文沖修造進行改建和改裝。其中“探索一號”科考船原為“海洋石油299”多功能作業船,曾在廣船國際文沖修造接受過多次改建和維保,并作為母船支撐保障“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器在2020年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