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聯船廠因保障國家遠洋船隊在香港誕生,伴隨著中國遠洋航運事業發展,歷經60年風雨洗禮、艱苦奮斗,昔日30平方米的小修船作坊,已成長為國際化的招商局工業集團,踐行著愛國愛港的初心和使命。
時間,鐫刻著奮進者的印記,記錄著實業報國的真章。1874年,招商局創辦同茂鐵廠,開“國輪自修”之先河。
時光荏苒,薪火賡續,1964年,為服務祖國遠洋船隊,友聯船廠應運而生,拉開了招商局現代船舶工業史的序幕。
與祖國共命運,同時代共發展。創業之初,櫛風沐雨,友聯凝聚愛國工友,制工具、造廠房、闖新路,在一窮二白時發憤圖強,鳴奏小廠辦大事的激昂樂章。
中流擊水,奮楫篤行。友聯利用港資優勢,抓機遇、訂浮塢、破壟斷,在百舸爭流中與時俱進,譜寫跨越式發展的時代旋律。
百尺竿頭,勵精圖治。友聯謀定青衣新址,擴產能、拓業務、挑大梁,在市場大浪間勇立潮頭,唱響實業報國的奮進強音。
東方風來,南海潮起。務實擔當的友聯船廠,將目光投至內地,書寫春天的故事。
以傳承百年海事主業為己任,在世界變局中,整合、重塑,匯聚工業力量,篳路藍縷變海闊天空!
香江之濱,紫荊花開。招商工業提質擴容、轉型壯大,打造世界品牌,演繹制造強國的壯美篇章。國家所需,招商所能,工業所為,六十載接續奮斗,友聯人堅持實干本色、秉持苦干底色、打造巧干特色,匯集了一部招商局的工業史,書寫了一部愛國史、奮斗史、奉獻史。
新時代,新航程。百年招商局鳴響“第三次創業”的汽笛,招商工業初心如磐、逐夢深藍,向建設中國領先的科技引領型海洋裝備制造企業闊步前進!
]]>“海洋石油115”號于2008年4月投產,總長232.5米、型寬46米、型深24.1米,原油處理能力達13070立方米/天,原油儲存能力達12萬噸,伴生氣處理能力達5萬立方米/天,是一艘臺風不解脫內轉塔式單點系泊FPSO。
該船于去年10月30日進廠開始此次修理,主要項目包括常規塢修、上部模塊工藝系統維修和壓力容器清罐維修防腐保溫等一系列復雜工程。面對該項目前期準備時間短、長線設備采辦時間不足、鋼結構與涂裝防腐集中施工等困難,蛇口友聯項目組全體成員自我加壓,鋪排各項施工計劃,日高峰在船作業人數達1500余人,累計投入超100萬工時,最終安全、高質、高效地完成該FPSO所有修理工程,并獲得船東和協作單位一致稱贊。
據了解,“海洋石油115”號投產以來已成為我國南海東部重要的海上油氣處理終端之一,長期負責油田的原油處理和外輸任務。同時,承接上游生產設施數量從最初的1座增加至2023年的14座,累計外輸原油731船,外輸總量超2.7億桶,為我國海洋能源開發利用作出了巨大貢獻。
七〇八所是我國FPSO研發設計領域的領軍者,已成功研發了5萬噸到30萬噸級的近20余艘FPSO,包括“渤海長青”號、“渤海明珠”號、“渤海世紀”號、“南海奮進”號、“海洋石油112”號、“海洋石油113”號、“海洋石油117”號、“海洋石油119”號、“海洋石油123”號等,產品涵蓋了不同作業水深、多種系泊方式、多樣化油氣品質、不同開發模式,使我國在超大FPSO領域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FPSO是集油氣生產處理、儲存外輸及油田生活支持、動力供應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海上生產設施,是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核心裝置,被稱為“海上油氣處理廠”。因其造價高昂、生產工藝復雜、設備設施集成程度高、建造難度大,又被視為海洋工程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FPSO的歷史其實并不漫長,這一概念上世紀70年代才被提出。世界上第一艘FPSO是1977年前后采用舊油輪改裝而成的Castellon號,距今不過半個世紀。我國第一艘FPSO為1989年由七〇八所研發設計的“渤海友誼”號。
近年來,隨著海洋石油向深水發展,世界范圍內也加大了FPSO研發、設計和建設速度。據了解,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FPSO制造與應用國之一,擁有的FPSO數量與總噸位均居世界前列。
來源: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2023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0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2023年IMO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該戰略要求各國在2050年或前后實現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這一新戰略將進一步激發船東采用綠色替代燃料動力系統的意愿。
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備的綠氨作為船舶替代燃料,具有降低碳排放、較易獲得、便于儲存和運輸等優勢。此外,氨工業基礎良好,有助于更廣泛的應用和普及。隨著氨雙燃料發動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加注設施的逐步完善,相關規范和法規的制定與實施也將為氨作為燃料提供有力的保障。船東采用綠氨作為船舶替代燃料將能夠更加靈活的應對未來燃料供應的不確定性,從而規避經營風險。
據悉,該VLCC氨雙燃料動力改造方案旨在將傳統燃料動力船舶改造為配備氨雙燃料動力系統的船舶,方案采用了MAN公司氨雙燃料主機,并配備兩個3750 m3的C型氨燃料艙。經過嚴格審核,方案符合中國船級社、挪威船級社及IMO的規范要求,為招商工業承接更多氨雙燃料動力船舶訂單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招商工業圍繞集團戰略部署,致力于打造“微笑曲線”和“馬利克曲線”,在推進綠色替代燃料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采取多項舉措,包括加強研發投入、產學研合作和參與科技計劃與項目等。
]]>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以投標價1.99億位列第一中標候選人。
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和廣州文沖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分別位列第二、三中標候選人。
]]>“南海奮進”號FPSO是由第七〇八研究所為中國海油設計的我國第一艘臺風不解脫內轉塔式單點系泊FPSO,于2002年在文昌油田投產。投產20年來,累計安全外輸原油326船,液化石油氣220船,累計生產油氣接近3000萬立方米,超額完成目標產量任務,為南海西部油田穩產增產做出了重要貢獻。根據中國海油頂層謀劃、整體部署,“南海奮進”號FPSO于2022年9月拖航至友聯船廠,開始近8年來第一次塢修升級適應性改造。本次塢修升級適應性改造主要涉及船體延壽加強、LPG改造、上部模塊改造及單點改造等,有9家主要單位共同參與。與以往的FPSO塢修項目相比,該項目復雜化程度高、難度大。
單點系泊系統是海洋工程領域的關鍵裝備之一,液滑環作為其核心部件,主要用途是實現FPSO帶載旋轉狀態下高壓危險介質的輸送。本項目實現了單點系泊系統液滑環的國內自主設計和制造,這是我國首個自主設計建造的FPSO單點系統液滑環,彌補了我國在單點系泊領域的不足和差距,提升了我國單點領域的技術實力,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對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水平、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南海奮進”號FPSO完成塢修后將擇期拖航至南海東部惠州、西江油田群重新選址,可及時接力保障“海洋石油115”FPSO后續塢修期間兩大油田群油氣開發作業,待“海洋石油115”FPSO塢修完成后,兩條FPSO將共同服務于惠州、西江油田群,為南海東部油田產能釋放和未來惠州26-6等新油田的開發提供堅實保障。
]]>據了解,CCS認證公司于2023年6月25日至6月30日對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進行了年度審核。
]]>
“招商海龍6”海上鉆井平臺屬于高規格自升式鉆井平臺型號之一,配置國際一流的海上鉆探裝備,廣泛應用于大陸架海域的油氣勘探開發。平臺最大作業水深114米,最大鉆井深度9000米,其長度92.73米,寬69米,能容納120人生活。
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廣州文沖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和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長興島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參與投標。
據招標公告,南海奮進FPSO原設計服役年限至2022年,現需要進塢維修、升級改造,然后移位至惠州32-5平臺附近替代“海洋石油115”,使其解脫塢修,待“海洋石油115”回接復產后,在惠州油田群繼續服役10年。改造工程主要包括船體換板量、船體結構平臺、吊機支架欄桿等結構換新;貨油艙管系、輪機工程、甲板、機械、電儀系統維修及改造工程等。
孖洲島基地率先采用超高壓水除銹取代船殼打砂,在綠色修船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日前,深圳特區報記者乘船登上孖洲島,探訪招商局集團旗下的修造船基地,感受招商局人實業興邦的家國情懷。節日期間,基地科研和生產一線400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
創新引領,全球首例LPG雙燃料船改造贏得先機
1號船塢,阿聯酋籍LNG船“穆巴拉”號已進入最后作業階段,預計將在春節后完成檢修,起錨開啟新航程。在修船總管的帶領下,記者爬上了30多層鋼結構舷梯,登上最高處的瞭望臺。萬頃碧波之上,孖洲島的4個船塢和10個泊位盡收眼底。作為中國屈指可數的覆蓋所有船舶系列的修造船基地,當前全球航行的所有商船、海洋工程平臺及各式配套海上浮式結構,都可能在這里見到。
孖洲島基地副總經理江家忠告訴記者,使用清潔能源如LNG、LPG等替代傳統燃油已是大勢所趨。招商局工業集團瞄準這一領域,集中技術力量攻關,歷經4年攻克了LNG、LPG等液貨船高技術含量施工關鍵技術。2020年金秋十月,隨著汽笛聲劃破孖洲島長空,全球首艘LPG雙燃料改造項目“GIMINI”輪順利完工,緩緩駛出船塢。“當時,我們的心情都特別激動。這是招商局人堅持技術創新和弘揚蛇口精神,向祖國母親生日獻禮!”
目前,孖洲島基地承接的4艘LPG雙燃料船改造項目已全部交付。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升級質量標準,該基地獲得了船東、船檢和服務商的高度認可,訂單數量穩步增長,為中國在未來廣闊的清潔能源動力改裝國際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綠色環保,重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2號船塢,一艘新加坡籍豪華郵輪正在加緊進行船漆打磨作業,預計將在春節假期后完工出塢。工人們在3層樓高的鋼架上檢修直徑8米長的螺旋槳。數臺機器人在塢底忙碌著,用超高壓水打磨船體舊漆并同步回收處理廢水。伴著海風,白鷺展翅從紅色的船頭飛過,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特涂事業部總經理舒泓文介紹,船體外殼除銹噴漆是船舶修理的常規項目。傳統的修理模式以噴礦砂除銹為主,作業時粉塵漫天。招商局工業集團近年來先后投入超1億元資金,引進和研發超高壓水除銹新技術、作業機器人,完成了首創的“超高壓水除銹”關鍵設備項目研制工作,使孖洲島基地成為國內首個全面實施超高壓水除銹的國企,引領行業持續向綠色環保轉型,實現了船舶重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時值春節,孖洲島基地的碼頭泊位、工地車間,依然是焊花飛濺、機器轟鳴的作業場景,一派開足馬力、只爭朝夕的氣象。江家忠介紹,孖洲島基地現有在修船舶21艘、在建新船2艘。為響應國家“防控疫情就地過年”的號召和確保作業進度,全島有4000多名科研工作者和一線工人堅守。塢修車間,央企勞模袁福玉帶著班組工人,正在和船東方商量閥門改造細節。20多年來,袁福玉帶出的六七十名學徒已成為基地的骨干力量。船塢碼頭,LPG雙燃料改造項目工程部總管王協英正在回答船東的咨詢,這是他第23年在崗位上度過春節。
瞄準目標,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孖洲島基地榮譽室里,“國家科技進步成果獎特等獎”等證書獎牌,以及來自全球知名船東的厚厚訂單,彰顯了深圳努力打造的“走向深藍的中國工業力量”。
孖洲島基地副總經理劉巍告訴記者,“招商局”的歷史是從1872年12月清廷創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起筆的。歷經近150年,招商局作為中國民族企業百年歷程的縮影,證明了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工業才能真正走上自立自強之路,中國才能真正走向國強民富和民族偉大復興。
2008年12月,以造船為主的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和修船為主的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兩家企業遷入孖洲島至今,陸域面積63公頃、岸線3400米長的孖洲島實現了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塢容近100萬噸,成為國際知名和行業領先的海島式修造船基地。目前,招商局重工(深圳)是全國最大的自升式平臺建造商。友聯船廠接連完成被譽為修船界“皇冠上三顆明珠”的豪華郵輪、液化天然氣LNG船、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的修理改裝,年修船量達200余艘,9成訂單來自海外,合作伙伴覆蓋全球所有船級社。難能可貴的是,2020年在疫情肆虐的嚴峻形勢下,深圳市相關部門和南山區全力支持、聯防聯控,為孖洲島基地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孖洲島基地總產值和利潤率逆勢增長,雙創歷史新高。
劉巍說,加快發展高端海工裝備制造業,對于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和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意義重大。目前,招商局工業集團正在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建設中國領先的科技創新型高端海洋裝備制造商為目標,勇往直前。
來源:深圳特區報
CLSICO 總經理助理趙紅星、孖洲島兩家公司總經理王楊志、副總經理江家忠、熊登攀及相關負責人出席了現場簽約儀式;CLSICO總經理舒炳林、副總經理Mr.Andy、機務總管Woo Kong Lim、機務助理LinJiachao及CLNG技術副總經理曾壽華以視頻形式參加了云簽約儀式。王楊志、江家忠代表蛇口友聯分別與CLSICO公司代表簽署了兩艘LNG的修理合同和HSE文件。
CLSICO 總經理舒炳林以及 CLNG 技術副總經理曾壽華通過視頻表示:希望蛇口友聯完美完成“大鵬昊”和“大鵬月”兩艘LNG 的修理,為后續“申海”輪的修理合同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