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2600億韓元中,1700億韓元將用于開發環保型船舶技術,700億韓元用于推動造船流程的數字化轉型,200億韓元則用于開發自主船舶技術。將重點開發以氨、電等清潔能源為動力的船舶,以及風力發電輔助裝置等環保設備。
此次投資是韓國造船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去年7月,韓國公布了一項長期計劃,旨在到2040年掌握包括全自動駕駛技術和無碳發動機在內的先進造船技術,以推動行業的綠色轉型和技術升級。
行業數據顯示,得益于造船業的超級周期和高附加值船舶的銷售,韓國三大造船企業在2024年均實現了盈利。這是近13年來三大造船企業首次全部實現年度盈利。
其中,HD韓國造船海洋2024年利潤達到1.43萬億韓元,同比增長408%;韓華海洋實現利潤2379億韓元,成功扭虧為盈;三星重工業的利潤則為5027億韓元,同比增長115%。
]]>1月9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了2025年造船產業的主要政策方向。
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將“韓美造船合作”定為2025年韓國造船業的關鍵詞。此前,特朗普在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后,曾表態“美國造船業需要韓國的幫助”,強調了韓國造船的重要性并表達了合作的必要性。
韓國政府計劃設立一個跨部門工作組以促進兩國造船合作,并制定一攬子合作計劃。還將在今年下半年制定未來五年的“韓國造船”戰略,推進氫運輸船、氨動力船的發展,以取代LNG運輸船。
同時,相關部門還計劃在上半年制定涵蓋研發、示范、商業化等全周期支持方案的“船舶制造業中小企業強化計劃”。
截至2024年年底,韓國船廠持有新船訂單約1100億美元,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韓國造船業出口也創下7年以來的新高,達到256.3億美元。
韓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從質量上看,我們持續接到以大型、高附加值船舶為主的訂單,其中LNG運輸船訂單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
該部預計,韓國造船業將繼續保持強勁表現,由于采取了“訂單篩選策略”,韓國三大造船巨頭去年首次實現了13年以來的同時盈利。
2024年,韓國造船業勞動力自2017年以來首次回升至12萬人,為及時建造增加的訂單奠定了基礎。去年韓國船廠實際造船量達到1126萬修正總噸(CGT),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