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表示,指南包含符合船舶應急響應國際法規要求的技術要求和標準,發布該指南是為了向船東和運營商說明ABS為入級船舶簽發RRDA(快速反應損害評估計劃)符號的程序。如果船東/運營商登記的船舶發生了可能影響船舶穩定性或結構強度、或需要快速提供技術分析服務的事故,ABS RRDA計劃將為其提供緊急技術服務。
ABS的RRDA服務全天24小時開放,可隨時調用。一旦發生船舶事故,加入ABS RRDA計劃的船舶將得到ABS的緊急關注。ABS快速反應損壞評估團隊包括能夠在事故發生后為客戶提供支持的工程師,他們利用客戶或船舶提供的有關船舶載荷分布和損壞狀況的信息,進行強度和穩性計算。對于入級ABS的船舶,驗船師的批準仍是后續損害和維修評估或簽發適航證書的必要條件。
ABS RRDA計劃遵守以下法規和行業準則:
ABS表示,正在領導這個為期36個月、耗資1100萬歐元的項目,并將在安全、入級和監管合規方面為項目提供支持。
BlueBARGE項目的主要目標是設計和開發一種能源駁船,為停泊和錨泊的船舶供電。該駁船將采用模塊化、可擴展、適應性強和靈活的設計方法來限制污染排放,并將考慮不同的替代方案,如各種配置的高能效集裝箱式電源模塊,以及氫燃料電池和氫氣發生器等其它配置。
BlueBARGE項目還將解決電力供應一體化、駁船與船舶、港口和當地電網的互聯問題,以及運營安全和監管合規問題,以便提供一個完整的、高可用性的供電解決方案。
據稱,BlueBARGE主要優勢之一是可以根據需要在不同地點快速部署。這減少了耗時和昂貴的基礎設施升級需求,尤其是在港口和海港錨地。此外,BlueBARGE引入了創新的混合概念,將能量密度更高的鋰電池與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VRFB)解決方案相結合,從而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該方案不僅能為集裝箱船、油輪和游輪等錨泊船舶提供服務,還能為停泊在岸電設施部署有限、或無法部署的港口的船舶提供電力。通過這種方式,BlueBARGE項目可以確保為港口電網供電有限、交通不便的地區提供能源。
ABS表示,“ABS正在為世界各地的船東、船廠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支持尖端電氣化項目。我們有能力利用我們深厚的行業知識來推進電氣化和電力連接技術,并了解船舶和基礎設施日益電氣化和互聯化帶來的風險。ABS很高興參與本項目,以支持海運業實現電氣化和脫碳目標”,“ABS明白,要幫助航運業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還需要更多的替代能源選擇,尤其是電氣化”。
去年11月,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ICCT)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歐盟需要在2030年前將其岸電容量增加三倍或四倍,才能實現FuelEU Maritime法規和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法規 (AFIR) 設定的目標。該研究發現歐盟15個沿海成員國的51個港口配備了309兆瓦的岸電,主要用于客運和郵輪碼頭,但目前依然無法滿足需求,需要增加大量電力設施。
]]>ABS表示,關注到電池在船舶及海工領域應用量的提高及帶來的優勢,鋰離子電池作為主要的可充電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輕、充電快、自放電率低及記憶效應低的優點。鋰離子電池在大規模能源應用方面的發展還處于相對初始階段,尤其是在船舶和海工行業。ABS制定該要求,旨在提供要求及參考標準,以促進鋰離子電池系統的有效安裝和運行。
本要求旨在為船東、運營商、船廠、設計公司及設備商制定安全標準。本要求涵蓋了目前行業中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類型,如鈷酸鋰、錳酸鋰、鎳鈷錳酸三元鋰、鎳鈷鋁酸三元鋰、磷酸鐵鋰、鈦酸鋰等。對于常規電池類型適用的要求,如鉛酸及堿性電池等,需要參考《ABS海船規范》第四部分。針對水下潛航器電池適用的要求,需要參考《ABS水下潛航器、系統及高壓氧設施規范》中10/11部分的要求。
ABS稱,電池技術總是在不斷發展,如果通過令人滿意的服務經驗或基于完整工程原則的系統分析,證明替代安排或電池技術符合本要求和ABS相關規范的總體安全標準,則ABS可以考慮采用替代安排或電池技術。
2024年4月版對電池系統的能量進行了更新,從25千瓦時降至20千瓦時。最新版本增加了對鋰離子電池系統組件、通風系統、環境控制和氣體檢測的新要求。新版本還引入了基于目標的標準和功能要求,以取代規定性標準,并包括對主電源和應急電源、電池空間、消防安全、危險區域、風險評估方法和維護手冊要求的更新。
]]>GTT表示,原則性認可證實了GTT的圍護系統在超大型乙烷運輸船上的適用性,該系統的儲罐容量高達105000立方米,無論儲罐的填充水平如何,這都是一種安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液化乙烷、丙烷、丁烷、乙烯或丙烯海上運輸解決方案。
]]>一、《海船規范》更新目錄如下:
二、《入級、材料與焊接、檢驗通用規范》更新目錄如下:
此外,ABS還更新了以下規范和指南:
這是海事行業第一本專門介紹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的設計、建造和入級的出版物。
隨著越來越多的行業采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作為去碳化戰略的一部分,捕捉的二氧化碳將超過目前的消耗量。這些多余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全球和/或當地進行運輸,用于封存或各種用途。長距離運輸捕捉的二氧化碳,也將導致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建造需求的增長。
ABS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Patrick Ryan表示:“二氧化碳的安全運輸在碳價值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全球知名的氣體運輸船船級社,ABS很榮幸能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為全球能源轉型中的這一領域提供支持。ABS這本最新出版物為最大限度地降低船員、船舶和環境的風險提供了亟需的指導。”
]]>據悉,該安裝船能夠運輸和安裝世界上最大的風機,這類風機能夠產生16至20兆瓦的電力,其雙燃料甲醇動力系統能有效減少碳排放。同時,該船的設計特點包括配備3,500噸的繞樁起重機以及符合ABS “DPS-2”船級要求的堅固耐用的海上動力定位系統(DPS)。
ABS全球海上風電副總裁Rob Langford表示:“對于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海上風電市場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進展。像WTIV這樣的輔助船供不應求,而新船的建造又受到市場動態變化的挑戰。煙臺中集來福士的這一設計有望能滿足大容量、重型海上風電項目的需求。”
ABS全球可持續發展副總裁Panos Koutsourakis提出:“ABS深度參與支持客戶使用可替代燃料作為其脫碳旅程的一部分。甲醇已成為新設計的‘寵兒’,因為它是‘既有’技術,而非‘但愿能有’的技術。我們很榮幸能支持煙臺中集來福士這項海上風電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設計。”
據中集來福士研發中心總監傅強介紹,該風機安裝船專為歐洲市場設計,最大起吊重量為3,500噸,最大起吊高度為海面以上228米,可裝載7套14兆瓦或4套20兆瓦的風機組件。該船配備了雙燃料主機和混合動力電池系統,能夠減少碳排放和燃料消耗。考慮到復雜的國際市場和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該設計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和更強的競爭力。
據了解,ABS為海上風電機組基礎(包括固式和浮式)、變電站以及特定的支持船制定了全球化標準。ABS在海工領域擁有逾70年的經驗,深知船東和運營方需要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來提高運營效率。
]]>當前,全球對溫室氣體減排興趣與日俱增,各行各業都在尋求減少碳排放的方法,或者使用替代清潔燃料以及使用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低碳燃料。隨著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發展,二氧化碳捕集量將超過現有使用量。剩余二氧化碳必須儲存或用于新的消費途徑。
現階段,捕集的二氧化碳主要通過管道或船舶等方式運輸,這將增加對專用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的需求。對此,ABS更新了《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指南》2024版。
ABS表示,本指南適用于配備C型獨立儲罐散裝液化二氧化碳的鋼質船舶,包括小于500總噸的船舶。本指南適用于貨物圍護系統及相關設備。
本指南適用于IGC規則(《海船規范》5C-8)涵蓋的使用傳統燃料的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當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使用低閃點燃料時,《海船規范》5C-8中與使用其貨物作為燃料的船舶相關的原則將適用于燃料處理和消費者。
本指南自2024年1月份起生效。
]]>ABS表示,本指南對兩類船型提出要求:為海上風電場提供維護和修理服務的船舶,以及用于在陸地和海上風電場之間運輸工作人員的船舶。在日常運營中,風電場支持船也可用于運載貨物。
根據風電場支持船的特殊配置及典型的服務航線,本指南同時考慮了適用于入級ABS的海工支持船和高速船的要求。因此,高速風電場支持船的船體尺寸是基于預期航線的天氣條件而推導出來的。
本指南主要適用于海上支持船和高速船,但也可適用于1/5.1所述的其他船型。
本指南自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
]]>在此之前,MODEC與Terra Drone 聯手開發用于FPSO和大型海上平臺的無人機檢測技術。兩家公司現已確認,目前已完成FPSO Cidade de Mangaratiba MV24原油儲罐的無人機船體厚度測量。據稱,此類測量方式“在FPSO領域獲得了ABS的世界首例認可”。
兩家公司解釋說,傳統的原油儲罐檢查由于需要進入密閉空間和在30米高空作業,因此存在嚴重的職業安全和健康問題。該系列作業通常需要檢查人員在紙上手動記錄大致測量點,因此難以確保每次定期檢查都能在同一測量點。這將對保持測量點的可追溯性帶來挑戰。
MODEC聲稱,利用Terra Drone的Terra UT無人機(配備超聲波檢測功能,可進行無損檢測),檢測人員現在可以在儲罐內的安全區域操作無人機,從而無需高空作業,確保檢測過程的安全性。同時,無人機還可以通過捕捉視頻圖像和獲取三維點云數據來增強檢測過程,從而顯著提高測量點的可追溯性。
MODEC和Terra Drone堅信,通過加強安全性、減少勞動力和提高檢查作業效率,將從環境、經濟和社會角度為FPSO和其他海上平臺的可持續運營做出貢獻。
MODEC表示:“公司將繼續致力于通過數字化轉型(DX0,利用通過無人機獲得的高可追溯性測量數據開發高精度數字孿生模型,從而提高海上平臺的資產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