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表示,本次AiP代表著可持續航運技術的重大進步,有助于全球海運業減少排放和促進脫碳。將甲醇雙燃料系統集成到這艘9000載重噸雜貨船中證明了其在小型船舶領域的可行性,突出了甲醇作為船用燃料的適應性和效率。
盡管大型船舶上已經應用了類似系統(如馬士基訂造了18艘甲醇動力大型集裝箱船),但該AiP再次證明了甲醇在各種海事應用中作為環保燃料的潛力。
在授予此次AiP前,BV對Sasaki Shipbuilding的甲醇雙燃料系統進行了全面審查,仔細評估該系統是否符合BV NR 670規范(甲醇和乙醇燃料船舶)中列出的嚴格要求。
NR 670規定了使用甲醇/乙醇作為船用燃料的機械、設備和系統的布置、安裝、控制和監測要求,以最大限度降低對船舶、人員和環境的風險。
BV相關人員表示:“BV致力于支持甲醇等新燃料的開發和采用,這是我們推動行業環境管理和創新的更廣泛使命的一部分。該小型船舶采用甲醇雙燃料系統,凸顯了甲醇作為船用燃料的多功能性和實用性。期待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為海運業開發創新解決方案。”
據了解,Sasaki Shipbuilding專門從事中小型船舶建造,致力于開發采用新型燃料的船舶。今年2月,由Sasaki Shipbuilding設計的12000立方米氨加注船也獲得了BV的AiP。
]]>《船舶和海工設施的材料和設備檢驗要求》規定了在下列裝置上使用和安裝的材料、設備的認證要求:
近日,法國必維船級社(BV)和韓華海洋完成了一項聯合開發項目(JDP),該項目旨在開發一艘27萬立方米的LNG運輸船,并獲得船級社的設計認可。
據稱,為滿足未來LNG市場需求,韓華海洋開發了27萬方LNG運輸船設計。該船型擁有優化的船體性能和最大化的載貨能力。在整個項目過程中,韓華海洋根據BV的要求和相關規定,為27萬方LNG運輸船的設計準備了船體關鍵圖紙。BV 進行了二維局部掃描和三維貨艙有限元分析,以驗證船體關鍵圖紙,包括船體縱向強度評估、縱向和橫向構件的屈服和屈曲強度評估、以及局部結構疲勞分析。
船體設計驗證完成后,BV于2024年2月底向韓華海洋頒發了認可證書。
此前的2023年10月,韓華海洋開發的27萬方LNG運輸船已經獲得了挪威船級社(DNV)的AiP,該船寬為55米,擁有5個貨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蕩壓,并配備了X-DF發動機和再液化系統。
在超大型LNG運輸船方面,韓國船廠曾經走在世界前列。
卡塔爾能源曾向韓國船廠訂購了兩型超大型LNG運輸船,分別是31艘Q-Flex船和14艘Q-Max船。Q-Flex船貨艙容量為21萬立方米,Q-Max船貨艙容量為26.6萬立方米。
Q-Max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的LNG運輸船,其船長345米、船寬53.8米、吃水12米。“Q”代表卡塔爾Qatar,“Max”代表卡塔爾LNG碼頭能夠停靠的最大尺寸船舶。卡塔爾能源訂購的14艘Q-Max船分別由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在2008年至2010年間建造。
不過,在更大容量的27萬方的LNG運輸船研發領域,中國船企已經后來居上。
2023年9月5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研發的27.1萬方LNG運輸船船型設計同時獲得ABS船級社、LR船級社、BV船級社和DNV船級社頒發的AiP證書,成為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LNG運輸船,標志著中國高端船舶研發設計能力向著世界領先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該型船全長344米,寬53.6米,設計吃水12.0米,其尺寸略小于卡塔爾的Q-Max船(345米x53.8米x12米),可以正常停靠卡塔爾LNG碼頭。滬東中華在發布該船型時表示,盡管該船體積龐大,但仍可停靠在主要貿易航線上的70多個液化天然氣碼頭,具有卓越的船岸兼容性。
不僅如此,滬東中華研發的27.1萬方LNG運輸船已經獲得實船訂單。
2024年年初,卡塔爾能源已經與滬東中華簽訂了8艘27.1萬立方米Q-Max型LNG運輸船建造協議,預計將于2028年~2029年期間交付。這筆訂單是卡塔爾能源“百船計劃”的一部分,將主要服務于卡塔爾能源北方氣田擴容項目相關的長期交易,包括與中國客戶的交易。
據業內人士透露,該筆訂單的單船造價可能超過3億美元,若以此為基準,滬東中華8艘新船的訂單價值將超過24億美元。
本月初,韓媒報道稱,卡塔爾能源計劃再下單3艘Q-Max型LNG運輸船,其中1艘預計由滬東中華承建,另外2艘將由韓國船廠承接。
如若這份追加訂單正式落實,滬東中華將累計為卡塔爾能源建造9艘Q-Max型LNG運輸船,總價值超過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4億元)。
]]>OceanSTAR為海洋能源領域提供一站式專業工程設計和擴展的EPCIC解決方案。OceanSTAR憑借其在新建FPU方面的一手經驗和多年的FPU、FPSO及FSO市場工程設計經驗,開發了其最新的FSO船體設計:OceanSTAR FSO-01。
OceanSTAR FSO-01是一款通用的船形船體設計,專門為滿足中型FSO的需求而開發,具有可擴展至75萬桶石油的儲存能力,以滿足亞太和非洲沿海海域的運營需求。其他特點包括更大的加固甲板區域、可擴展的生活區和可適應FPSO或FPU應用的頂部結構的管道布局。
BV根據一整套規范、法規和國際公約,在基本設計評估范圍內對OceanSTAR FSO-01設計進行了全面審查。這一基礎工程設計的可用性將加快新建船體的交付,這是任何漂浮設施開發需求的關鍵組成部分。這種加速的新交付和通用設計將提供與現有貿易油輪船體相比的競爭性定價。新建設將提供長期(>30年)的高資產完整性,并為合同延期或未來的多次重新部署提供靈活性。
About OceanSTAR Elite group
瀚辰精英集團公司為海洋能源領域提供一站式的工程設計和研發創新解決方案。瀚辰精英集團公司擁有一支充滿激情、經驗豐富的工程設計團隊,已經成功完成多個FPSO、FPU、固定式平臺以及自升式浮式風機等海洋工程項目。基于我們強大的工程設計能力,我們的服務擴展到CAPEX投資、采購、建造、安裝、調試相關服務、操作和維護支持等。瀚辰精英集團公司總部在新加坡,在中國以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馬來西亞(吉隆坡)都設有分公司。
About Bureau Veritas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是集測試、檢驗和認證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集團成立于1828年,在全球擁有超過8萬名員工,分布在140個國家,1600多個辦事處和實驗室。必維國際檢驗集團通過提供服務和創新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業績,以確保他們的資產、產品、基礎設施和流程在質量、健康和安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符合標準和法規。必維集團下屬的船舶與海洋工程事業部 法國船級社是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創始成員之一,致力于為航運業預防風險以及提高安全性和質量標準。法國船級社北亞及中國總部設立在上海,在香港、廣州、大連和青島設立了分公司。
]]>BV表示,本規范適用于運載液化天然氣(LNG)、液氨或甲醇貨物的船舶,旨在確保將此類貨物轉運至將其作為燃料的船舶。通常情況下,本規范附注的要求適用于船舶加注系統和轉運系統。
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
NR467 – Rul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eel ships
NR467 – 鋼質船舶入級規范(2024年1月版)
NR216 – Rules on materials and welding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rine units
NR216 – 材料和焊接規范(2024年1月版)
NR445 – Rul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offshore units
NR445 – 海上裝置入級規范(2024年1月版)
NR483 – Rul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naval ships
NR483 – 海軍艦艇入級規范(2024年1月版)
NR206 – Wind propulsion systems
NR206 – 風力推進系統(2024年1月版)
NR480 – Approval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metallic materials
NR480 – 金屬材料生產流程許可(2024年1月版)
NR529 – Gas fuelled ships
NR529 -氣體燃料船舶規范(2024年1月版)
NR600 – Hull structure and arrangement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argo ships less than 65m and non-cargo ships less than 90m
NR600 – 船長小于65米貨船及船長小于90米非貨船的船體結構及布置(2024年1月版)
NR659 – Rules on cyber securit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rine units
NR659 – 網絡安全規范(2024年1月版)
NR675 – Additional class notation SMART
NR675 – 智能船符號(2024年1月版)
該系統由MAN Cryo與浙江亞達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亞達)合作開發,雙方曾在液化天然氣(LNG)和甲醇船用燃料設備領域有過合作。雙方的合作有助于為未來的氨燃料發動機建立一個安全可靠的燃料供應系統。
MAN Cryo在船用液化氣體儲存、分配和處理系統領域擁有豐富經驗。1999年,該公司成功為挪威“Glutra”號渡輪提供全球首套LNG燃料氣體系統;2013年,成功為全球首艘LNG加注船“SeaGas”號提供燃料氣體系統。近期,MAN Cryo順利交付首套安裝在船舶甲板下方的液氫燃料氣體系統。
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環境法規的加強,氨被認為是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道路上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替代燃料之一。而作為氨燃料動力船舶的核心設備,船用氨燃料供應系統也受到行業的持續關注。近年來,以海德威科技、青島雙瑞、威海中遠海運重工科技為代表的國內設備廠商在氨燃料供應系統領域已取得顯著成就。
2023年12月,海德威科技研發的海洋衛士?氨燃料供應系統獲得DNV和意大利船級社(RINA)的AiP。同月,青島雙瑞發布GasLink?船用氨燃料供應系統。發布不久后,GasLink?系統獲得實船訂單,成為全球大型氨燃料動力船舶領域的首個訂單。
青島雙瑞的GasLink?氨燃料供應系統將應用于北海船舶重工為比利時船東CMB建造的8艘21萬噸氨燃料動力散貨船,這是全球首批采用氨動力的散貨船。該船將采用由中船發動機建造的WinGD X72DF-A氨燃料發動機,也將成為中國制造的首批氨燃料發動機。
早前的2023年8月,威海重工科技開發的氨燃料供應系統順利通過驗收,獲得全球首張中國船級社(CCS)船用產品試驗證書,成為國內首個在模擬船舶場景下成功運行氨燃料供應系統的廠家。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10月,威海重工科技研發的氨燃料供應系統便已經獲得CCS和美國船級社(ABS)的AiP。
]]>BV表示,本規范規定了使用氫作為燃料發電的機械、設備和系統的布置、安裝、控制和監測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氫燃料加注、儲存、制備、分配和由內燃機或燃料電池發電的船載系統,囊括相關安全、監測和控制系統以及測試和認證要求。
除另有說明,本規范的要求適用于壓縮和液化氫系統、永久和便攜式儲氫罐。
]]>據悉,WinGD X-DF-A安全概念獲BV原則性認可AiP,是氨燃料發動機艙概念安全性、穩健運營氨船舶的關鍵證明,該安全概念涵蓋可預見異常條件下的可能故障場景及對應的控制措施,包括如何安全采用氨燃料及有效控制其風險。
WinGD X-DF-A 發動機將采用高壓氨噴射,使用約5%能量的點火油。在氨和柴油模式下,與現有柴油機的功率和轉速范圍相同。
隨著行業向零碳的未來迅速邁進,發動機安全概念的原則性認可是為船東提供氨燃料船舶設計安全保障的關鍵步驟。在本次原則性認可之前WinGD已確認兩筆不同缸徑的X-DF-A訂單,其中WinGD首型開發的52mm缸徑X52DF-A氨動力發動機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適用氣體運輸船和散貨船等一系列船舶。
]]>該聯合開發項目驗證了基于3D模型的送審(3D model-based approvals,3D MBA)可行性,即直接根據船舶設計師提供的3D模型進行送審,以取代傳統的2D圖紙。其目的是提高船舶設計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同時增強設計階段參與各方(包括船廠、造船師和工程師、船東和船級社)的準確性和溝通效率。
項目第一階段證實,3D MBA的預期效益已經實現,船舶設計送審質量得到提高,各方之間的協作得到加強。在該階段,SDARI、BV和NAPA對送審過程進行全面測試,以確保所有流程都能順利推進,并根據需要改善各種軟件。其中,SDARI采用NAPA Steel軟件,而BV則使用NAPA Designer自動生成計算模型,以進行規范審查。
通過NAPA Designer生成的“船級社開放式三維轉換(Open Class 3D Exchange Format,OCX)”格式,BV可以直接查看SDARI提交的3D模型,并通過其內部用于規范性檢查軟件的計算模型(MARS,規范性檢查和VeriSTAR Hull,有限元分析)進行審查。隨后,BV的結構評估意見將直接與3D模型相關聯,這有助于BV和SDARI之間有效溝通。
SDARI有關人員表示:“我們與NAPA和BV合作開發了基于3D模型的送審程序,從而向數字化轉型邁出下一步。這將大大簡化船舶設計流程,從而在脫碳轉型給船舶設計師和工程師帶來新挑戰的時候,提高我們的能力和競爭力。”
NAPA有關人員表示:“與BV和SDARI之間富有成效的合作證明,基于3D模型的圖紙送審可以使設計流程更加簡化、高效和協作。因此,3D MBA是快節奏創新的重要基礎,而快節奏創新正是提供行業所需的下一代更環保、更節能船舶所必需的。”
BV有關人員表示:“該項目進一步證明了基于3D MBA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從而使船舶設計師和船級社之間實現更高效的溝通,同時確保滿足所有安全和監管標準。與SDARI和NAPA的合作切實體現了BV的承諾,即實現基于3D模型的送審,為提高船舶設計的創新性和效率奠定基礎,為應對未來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挑戰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