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協議,兩家公司將利用基于電力分析的數字技術ESA(Electrical Signature Analysis),研發能夠診斷和維護在航船舶設備狀態的智能設備狀態診斷解決方案,并在市場技術競爭中搶占先機。
據介紹,智能設備狀態診斷解決方案的核心是光譜分析技術之一的“ESA”,通過分析電源(電流、電壓)信號的特性,可以監測設備狀態、及早感知異常情況并進行診斷。該解決方案完成研發后,可以擴大分析對象的范圍,并有望實現更精細的診斷。
通過這種方式,船東可以降低船舶運營成本,感知船舶關鍵設備的狀態,不僅可以提高設備維護和庫存管理效率,還可以確保船舶運營的安全性。
大宇造船海洋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船舶平臺 DS4(DSME Smart Ship Platform)所擁有的技術能力和積累的數據等,引領此次聯合研發項目。
GE Power Conversion將利用其分析解決方案,支持與大宇造船海洋的技術集成。該公司主要涉及電力轉換相關技術,擁有電力推進系統(EPS)、動態位置控制裝置(EPS)、Arctic POD制作等多種成果。
大宇造船海洋相關人員表示:“通過此次合作,兩家公司向開啟自主航行船舶時代又邁進了一步。公司不會就此止步,而是將集中所有力量,走在海洋移動相關未來技術研發領域的最前沿。”
大宇造船海洋計劃在2024年之前完成該解決方案的聯合開發,并搭載在該公司建造的船舶上。
]]>GE近日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其2021年營收總規模為741億美元,同比下降2%;凈虧損67.5億美元,由盈轉虧。該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52.3億美元。
去年四季度,GE虧損39億美元,占到全年虧損額的一半以上。
GE的四大板塊中,航空集團、醫療集團和發電集團去年均實現盈利,唯有可再生能源集團出現虧損,虧損額為7.95億美元。2021年,這四大業務總計實現利潤超57億美元。
年度報告顯示,GE去年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債務清償成本和非持續性業務的虧損。
2021年,債務清償成本為GE造成了65.2億美元的利潤損失。2020年,GE在此方面的費用僅為3億美元。
G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拉里·卡爾普在致股東信中披露,去年GE加快削減總體債務,共計減少了超過500億美元的負債。該公司財報披露,截至2021年底,GE的債務總規模為351億美元。
去年,GE的非持續性業務共計虧損約32億美元。其中,約八成的虧損是由飛機租賃部門貢獻的。去年3月,GE宣布將剝離這項業務,并與競爭對手愛爾蘭公司AerCap合并。
《華爾街日報》當時報道稱,飛機租賃部門是GE金融板塊所剩的最大一塊業務,占到金融板塊2020年72.5億美元營收規模的一半以上。去年11月,上述合并交易完成交割。根據雙方協議,GE持有合并后新公司46%的股權。
與此同時,GE宣布了大手筆的重組計劃。這家工業巨無霸將拆分為三家獨立的上市企業,分別專注于航空、醫療和能源業務。首先獨立的將是GE醫療板塊,分拆事項預計在2023年初實現。
GE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數字集團將進行合并,在2024年組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完成這些交易后,GE將轉型成為一家以航空為核心業務的公司,卡爾普將留任領導這項業務。
卡爾普曾表示,在分拆為三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后,航空、醫療和能源業務都將從量身定制的資本配置和靈活的戰略中受益。
在重組計劃實質性落地前,GE仍在對其資產版圖進行調整。今年2月10日,GE宣布已與法國電力簽署了一項獨家協議,將出售公司的部分核電業務,涉及新核電站的常規島設備以及未來核電站的蒸汽渦輪機技術。
這項交易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成,但相關的財務細節并未披露。為化解公司高企的債務,GE此前已陸續出售了照明、鐵路、生物制藥以及油氣等多項業務。
來源: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