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報道,韓國正在為向美國提出的名為“讓美國造船業重新偉大”(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MASGA)的造船合作項目制定行動計劃。MASGA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指定專門用于美國海軍艦艇MRO業務的造船廠,并通過政府出資設立基金以促進造船業合作。
有鑒于此,韓國政府正在重點考慮通過收購一家中型造船廠的方式,承接美國海軍艦艇MRO和造船業務。該計劃擬先從可立即啟動的MRO業務入手,并將在美國完成相關法律修訂后,進一步擴展至美國艦艇建造領域。
韓媒指出,韓美關稅協議最終敲定數月前,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便已經開始考慮利用將造船業作為關鍵談判籌碼所產生的資金,收購K造船。該計劃擬利用政府資金收購K造船,隨后接手美國海軍MRO業務。K造船具有顯著的地理優勢,毗鄰美國海軍基地。
目前,K造船的最大股東韓國私募股權基金公司KH Investment Group與韓國主要銀行運營的韓國不良資產管理公司United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以下簡稱“KHI·UAMCO聯盟”)已經啟動K造船的出售程序。此次出售由實際行使管理權的UAMCO牽頭負責,UAMCO持有政府方(韓國開發銀行、IBK產業銀行、韓國進出口銀行)30%的股份。
若MRO業務能持續獲得穩定訂單,韓國政府對將K造船轉型為MRO基地持積極態度,并指出:“MRO的利潤率低于造船,但只要業務持續,是可以接受的。”
此前消息,KHI·UAMCO聯盟已選定Samil PwC作為K造船掛牌出售事宜的牽頭管理人。Samil PwC計劃于8月底前完成賣方盡職調查,并自9月起發布投資說明書(IM),旨在通過招標程序于年內選定優先談判對象。此次出售不對外國私募股權投資者開放,意在尋求韓國買家。
第二家候選船廠是HJ重工。自今年3月以來,HJ重工致力于推進與美國海軍供應系統司令部(US Naval Supply Systems Command)簽署船舶維護服務協議(MSRA);4月,美國海軍駐韓指揮官Neil Coprofski曾訪問HJ重工影島造船廠,考察MRO業務籌備情況;7月,HJ重工與釜山、慶南地區10家與船舶維修相關的公司共同成立船舶MRO產業集群咨詢機構。
據悉,MSRA是美國政府與私營船廠簽署的一項協議,是船廠參與美國艦艇MRO服務的先決條件。一旦正式簽約,HJ重工將成為繼韓華海洋、HD現代重工之后第三家進軍美國MRO市場的韓國船企。
HJ重工已證實,該公司正在準備參與美國海軍MRO業務,但目前沒有出售公司的計劃。該公司表示:“公司最大股東Dongbu集團出售其股權的可能性為零。”
此外,HD現代重工群山船廠也在韓國政府的考慮范圍內。全羅北道和群山正推動將群山港開發為美國海軍MRO綜合體的計劃,在此期間,各方正在討論將HD現代重工群山船廠作為MRO基地的可能性。
自2022年底復工以來,HD現代重工群山船廠尚未具備整船建造能力,而是一直在為HD現代重工蔚山船廠建造船體分段。不過,HD現代重工相關人員表示:“尚未收到政府關于將群山船廠轉型為MRO基地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造船業充斥著HD現代重工群山船廠出售傳聞,但已遭到HD現代重工的強烈否認,稱:“公司從未考慮過出售群山船廠,也沒有理由出售。”
群山市相關人員也表示:“群山船廠不僅是單純的工廠,更是支撐地區就業和產業生態系統的核心支柱。無根據的謠言會抑制投資信心,并對合作企業經營造成沖擊。”
除出售傳聞外,群山船廠還因年底即將到期的物流費補貼而陷入不安情緒。對此,HD現代重工強調:“未經核實便擴散的謠言可能給地區經濟帶來不必要的混亂。無論物流費用支持與否,群山造船廠都將持續運營,希望各方關注實質性競爭力提升和可持續增長的支持,而非無端謠言。”
據悉,美國海軍艦艇MRO業務每年約有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34億元)的市場規模,看重這一市場前景,韓國船企于2024年全面參與美國海軍MRO業務,首份訂單由韓華海洋拿下。截止今年7月,韓華海洋已承接3份美國海軍MRO訂單。
8月初,HD現代重工宣布獲得美國海軍MRO合同,負責為美國海軍第7艦隊所屬4.1萬噸級后勤支援艦“Alan·Shepard”號提供定期維修服務。這是HD現代重工首次中標美國MRO項目,也是在韓美關稅談判達成協議后,韓國企業首次中標美國MRO項目。
]]>據希臘媒體消息,韓國中型船廠HJ重工已與同胞船東H-Line Shipping簽訂一艘1.8萬立方米LNG加注船建造合同,訂單價值約1271億韓元(約8800萬美元),預計將于2027年12月31日前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造船合同與雙方于今年2月簽訂的新船訂單為同一艘船。在今年2月雙方簽訂1.8萬立方米LNG加注船建造合同后,H-Line Shipping要求于5月解除合同,近期又重新下單,第二次造船合同以相同條件達成。
該船長144米、寬25.2米、高12.8米,是一艘大型LNG加注船,單次作業可供應1.8萬立方米的LNG。該船配備兩個經國際海事組織(IMO)認證的獨立LNG儲罐,并采用雙燃料推進系統,可同時使用環保燃料LNG和船用柴油。LNG動力船一般從岸上的LNG儲罐接收燃料,但通過使用LNG加注船,可以直接在海上接收LNG燃料,而無需停靠碼頭。
據了解,HJ重工的前身韓進重工于2014年從日本郵船(NYK)獲得5100立方米LNG加注船“ENGIE Zeebrugge”號的建造合同,并于2017年交付,標志著該船廠正式開辟相關市場。該船是世界首艘專用LNG加注船,被譽為“LNG燃料供應鏈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今年以來,包括江南造船、黃埔文沖、HD現代尾浦等多個船廠皆獲得LNG加注船訂單,各船東已下單近20艘新船,市場整體呈現回暖態勢。
這一增長反映出替代燃料船舶訂單與支持其大規模應用所需物流基礎設施之間的穩步協調,尤其在LNG領域,加注能力正成為推動其持續采用的關鍵使能因素。
據龍船訂單庫追蹤,年初至今,全球船廠簽訂的LNG加注船訂單包括:江南造船1艘2萬立方米、黃埔文沖2艘1.8萬立方米和2+2艘2萬立方米、中集太平洋海工1艘2萬立方米、新樂造船2+4艘2萬立方米、HD現代尾浦6艘1.8萬立方米、HJ重工1艘1.8萬立方米、土耳其RMK Marine船廠1艘7800立方米,此外滬東中華簽訂了1艘1.86萬立方米意向訂單。
]]>市場人士預估,每艘船的造價約為1.1億美元,4艘新船總價約4.4億美元,預計將于2026年至2027年交付。部分新船已簽訂長期租船合同,從而降低市場波動風險并奠定穩定的收益基礎。
該系列集裝箱船將由HJ重工釜山影島造船廠建造,全長272米,寬42.8米,采用甲醇預留設計,投運初期使用傳統船用燃料,未來可轉換為使用環保型甲醇燃料。此類燃料設計既能優先確保短期運營效率,又靈活應對長期碳中和政策及燃料市場變化。
此次新造船項目并非HJ重工與Navios Maritime Partners的首次合作,此前雙方已簽訂6艘7900TEU級甲醇預留集裝箱船建造合同,交船期同樣在2026年至2027年。
目前,Navios Maritime Partners運營著一支由179艘船組成的船隊,正通過出售老舊船舶與引進新船相結合的方式,加速船隊現代化進程。
據龍船訂單庫追蹤,若上述至多4艘集裝箱船順利簽約,將是HJ重工今年公開的第二份造船合同,首單是韓國H-Line Shipping訂購的1艘18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加注船。
作為韓國主要中型船企之一,HJ重工在7年前重新進入商船市場,并于2021年至2022年期間相繼簽訂6艘5500TEU環保型集裝箱船,價值約4.1億美元,于2024年5月23日全部建成交付。通過連續建造6艘具有相同設計和規格的船舶,HJ重工成功實現“重復建造效應”,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建造效率。
]]>該船舶由 HJSC 自主研發,作為核心船型定位為公司旗艦產品,旨在在性能、效率及環境可持續性方面達到全球頂尖標準,充分體現其在前沿海事解決方案領域的投入。
此外,這次合作是 HJSC 首次在集裝箱船項目中與 RINA 展開合作。該備忘錄不僅標志著雙方技術合作的啟動,更為兩家企業建立富有前景的長期伙伴關系奠定基礎。
]]>據介紹,韓國職業安全健康局的評估系統于2011年啟動,通過評估造船企業如何有效支持和管理分包商的安全與健康實踐,促進事故預防和加強安全文化。
該機構對各船廠的安全與健康管理系統、運營績效、風險評估流程、安全培訓、現場實施、分包實踐、承包系統以及安全與健康投資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以100分制計分,分為四類: 優秀、良好、一般和較差。
2022年,HJ重工同樣以92分的高分獲得“優秀”評級,成為當年21家接受評估的船企中僅有的三家獲得最高評級的公司之一。
HJ重工相關人員:“公司不會因此成就而沾沾自喜,安全和健康仍將是公司首要任務,并將繼續為所有員工和分包商打造一個安全、快樂的工作場所。”
未來,HJ重工計劃進一步加強其安全文化,重點關注:建立更高效的HSE(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系統;主動識別和解決危險;加強與合作企業的安全合作基礎設施。
]]>消息人士稱,HJ重工即將與美國海軍供應系統司令部(US Naval Supply Systems Command)簽署船舶維護服務協議(MSRA)。MSRA是美國政府與私營船廠簽署的一項協議,是船廠參與美國艦艇MRO服務的先決條件。HJ重工已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用于推進技術能力驗證、現場盡職調查和安全評估等審計程序。
業界預計,HJ重工將很快與美國海軍供應系統司令部簽署MSRA。一旦正式簽約,HJ重工將成為繼韓華海洋、HD現代重工之后第三家進軍美國MRO市場的韓國船企。HD現代重工預計今年在美國MRO市場獲得2~3個訂單,韓華海洋預計接單5~6份。隨著HJ重工的加入,其競爭預計會更加激烈。
HJ重工計劃通過簽署MSRA正式進軍美國市場,從長遠來看,其業務將擴展到新造船領域。為此,HJ重工已對其組織結構進行全面調整,并于近期任命韓國前特戰指揮官Jeon In-beom為公司獨立董事。Jeon In-beom畢業于韓國軍事學院,曾任美韓聯合部隊司令部作戰副參謀長、聯合國軍司令部軍事停戰委員會高級代表和特種作戰部隊指揮官。
對于HJ重工而言,今年是該公司進軍美國MRO市場的復興之年。2024年,HJ重工造船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245億韓元,同比增長43.7%,實現營業利潤291億韓元,扭虧為盈;累計接獲1.75萬億韓元的船舶訂單,創下歷史新高。截至2024年12月31日,HJ重工手持訂單達到2.651萬億韓元。
對美國市場而言,為更新老舊艦隊和增強海軍實力,美國海軍預計將有大量的艦艇訂單,計劃到2054年將其艦隊規模從目前的296艘擴充到381艘,預計年均投資額約為300億美元。隨著老舊艦艇數量增加,美國MRO市場也相當有前景,美國海軍每年在MRO市場耗費60億至74億美元。
據悉,HJ重工于1974年成為韓國第一國防承包商,隨后始終與韓國國防采購計劃管理局密切合作。HJ重工在建造運輸艦、登陸艦等大型艦艇以及導彈快艇、下一代高速艇、巡邏艦等特種艦艇方面具有優勢;在MRO領域,通過改裝項目延長艦艇使用壽命并提高其運行效率,從而證明其技術能力。
]]>NCICP項目早在21世紀初首次提出,但審批過程一波三折,進展緩慢。不過,去年12月,菲律賓終于批準承包商開展土建工程。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與韓國船企HJ重工簽署了項目合同。
菲宿務港務局表示:“這個項目將提升宿務的貨物處理能力,緩解現有設施(宿務基本港)的擁堵狀況,助力宿務成為地區物流樞紐。預計項目將于2028年竣工。”
該項目旨在將60英畝的填海土地改造成一個國際集裝箱港,年吞吐量39.5萬標準箱(TEU)。碼頭將配備5臺岸邊起重機、一個500米長的泊位,水深達12米,這使得碼頭能夠同時容納兩艘2000標準箱的支線集裝箱船。
NCICP項目是在菲律賓和韓國政府的雙邊合作框架下實施的。韓國進出口銀行(KEXIM)提供了約1.72億美元的資金,其余部分由菲律賓國家政府承擔。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擔任項目交易顧問。
韓國駐馬尼拉大使館表示:“隨著菲韓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于12月31日正式生效,NCICP將顯著促進兩國之間的經濟往來。未來,兩國的貿易額和貨運量有望大幅增長。”
為改善國內82個省份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供應鏈,菲律賓宣布了多個港口擴建項目。上個月,菲律賓港口管理局(PPA)發布了總價值1400萬美元的三個主要港口擴建項目招標,目標港口包括迪納加特群島省的圣何塞港、東民都洛省的羅哈斯港以及卡米金省的金西里班港。
]]>HJ重工表示,氨是一種零碳排放的清潔替代燃料,與氫一起作為零碳船用燃料備受關注。特別是,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正式提出到2050年實現船舶零碳排放目標,包括氨運輸船在內的以氨為主要燃料的船舶訂單預計將穩步增長。
早在7月份,HJ重工和LR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共同開發VLAC。HJ重工表示,經過六個月的研發,憑借其在LNG雙燃料和甲醇動力集裝箱船等環保型船舶方面的技術實力,該型88000立方米VLAC的基本設計和結構設計成功通過認證,符合船級社要求的所有設計載荷條件。
據稱,除了VLAC的結構設計外,HJ重工還進行了A型液艙的設計,該液艙使用低溫鋼材,以盡量減少因氨的性質而產生的裂紋。
隨著概念設計的批準,HJ重工計劃積極響應市場對去碳化船舶的需求,為進一步開發不斷增加的氨運輸船訂單做好準備。
]]>HJ重工宣稱,準備進入美國維護、修理和大修(MRO)市場。“在特朗普政府關于加強與韓國造船業合作的言論支持下,HJ重工的MRO計劃有望獲得顯著發展”。
PKG是韓國海軍為取代老式快速艇而開發的440噸級快速攻擊艇 (PKX-A)。HJ重工負責建造其中8艘,包括2008年建造的首艘 “Yoon Yeong-ha” 級導彈快艇。到2018年,共有18艘PKG投入使用。
PKG配備了韓國國產作戰系統、船體防火屏障、隱形技術和噴水推進器,與老式Chamsuri級巡邏艇相比,其威力、機動性和生存能力都顯著增強。自部署以來,PKG已被證明是一種高效的新一代快速攻擊艇,能夠執行反艦、防空和電子戰任務。
然而,由于老化和一些部件停產,升級其作戰系統和裝備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DAPA和韓國海軍啟動了一項性能升級項目,用最新的國內技術替換過時的設備,旨在提高艦隊的戰斗力。
HJ重工表示,憑借在快速攻擊艇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該船廠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領先國防承包商的聲譽。除了升級18艘導彈快艇外,該公司現在將承擔整個升級項目,涵蓋從設計和建造到維護和系統改進的所有工程。HJ重工還獲得2022年韓國海軍首艘大型運輸艦“Dokdo”的性能升級項目。
據稱,HJ重工成立于1974年,是韓國首家防務公司,在防務領域的業務包括艦艇的設計、建造、維護、性能升級和作戰系統的制造。
在商船領域,11月下旬,HJ重工獲得希臘船東的4艘7900TEU環保集裝箱船訂單,將從2026年開始陸續交付。4艘新船總價為6067億韓元(約4.32億美元),單船價格1.08億美元。今年至今,HJ重工共接獲8艘7900TEU集裝箱船。
]]>4艘新船總價為6067億韓元(約4.32億美元),單船價格1.08億美元。船東據了解為希臘船王George Economou旗下的TMS集團。這是George Economou有史以來第一個集裝箱新造船訂單。
該型7900TEU集裝箱船長272米,寬42.8米,航速22節,與HJ重工今年6月從另一家歐洲船東希臘Navios Maritime接到的4艘7900TEU環保集裝箱船相似,預計可以通過重復建造提高生產力和盈利能力。
該船采用傳統燃料,將搭載脫硫塔,并具備甲醇預留功能,以實現未來的碳中和運營。
今年至今,HJ重工共接獲8艘7900TEU集裝箱船。
最近,由于集裝箱船運價的上漲和全球航運公司之間對市場份額的爭奪,以及船東更新船隊的需求,集裝箱船的訂單數量不斷增加,船舶造價也在上漲。根據英國克拉克森數據,集裝箱船的價格在過去兩年中上漲了30%以上。
HJ重工宣稱,“贏得這份訂單的秘訣在于其世界領先的環保集裝箱船技術”。該公司正專注于確保下一代環保船舶建造技術,除了LNG雙燃料集裝箱船,還在開發碳捕獲和儲存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