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劃,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將投資1700億韓元用于開發環保型船舶技術,700億韓元用于推動造船流程的數字化轉型,200億韓元用于開發自主船舶技術。
其中,首輪研發支持項目共有17個,主要集中在氨動力船舶、電動船舶、風力發電輔助推進裝置等環保設備研發、工藝創新協作機器人研發以及造船廠與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平臺開發。
對于氨動力船舶,由于該類型船可實現完全不排放溫室氣體,可作為下一代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將為氨燃料噴射系統、泄漏檢測和處理系統、廢氣后處理系統等核心設備的開發提供支持,并啟動全球首艘氨動力船舶建造項目。
對于電動船舶,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將支持高壓直流系統、風力輔助推進裝置(翼帆)、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等核心裝備和技術的研發。
此外,韓國將積極支持勞動密集型造船流程的數字化轉型,開發高速激光切割系統、自主移動焊接機器人和厚鋼板連續焊接協作機器人,并支持為造船合作伙伴開發數字化生產管理和規劃系統,以及造船廠與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平臺。這些舉措將提高造船廠的生產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并實現造船流程智能化。
]]>在這2600億韓元中,1700億韓元將用于開發環保型船舶技術,700億韓元用于推動造船流程的數字化轉型,200億韓元則用于開發自主船舶技術。將重點開發以氨、電等清潔能源為動力的船舶,以及風力發電輔助裝置等環保設備。
此次投資是韓國造船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去年7月,韓國公布了一項長期計劃,旨在到2040年掌握包括全自動駕駛技術和無碳發動機在內的先進造船技術,以推動行業的綠色轉型和技術升級。
行業數據顯示,得益于造船業的超級周期和高附加值船舶的銷售,韓國三大造船企業在2024年均實現了盈利。這是近13年來三大造船企業首次全部實現年度盈利。
其中,HD韓國造船海洋2024年利潤達到1.43萬億韓元,同比增長408%;韓華海洋實現利潤2379億韓元,成功扭虧為盈;三星重工業的利潤則為5027億韓元,同比增長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