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公司早在2021年就開始合作,Seaspan是海上平板天線安裝套件的早期用戶,并確認該技術將滿足集裝箱船海上作業的獨特需求。在2022年成功試用的基礎上,Seaspan現在已開始將這項先進技術整合到其整個船隊中。
Seaspan信息技術副總裁Chris Sepp 表示:“與SpaceX Starlink 的合作支持了Seaspan的戰略愿景,即從IT服務和支持提供的角度來看,任何船只都與遠程辦公室沒有區別。”
“SpaceX的Starlink提供的低地球軌道、低延遲、高帶寬服務使我們能夠實現這一愿景以及我們對船員的承諾,以及他們在我們船上的安全和舒適度。”
船上的網絡連接是海上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Seaspan表示,推廣這項技術的決定很大程度上受到的其旗下海員的積極反饋的影響。Starlink的功能為海員提供了基本上不受限制的帶寬,這是海事行業的變革性一步。
“我們正在部署管理網絡風險的工具和技術,以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大規模支持我們不斷增長的船隊,”Sepp補充道。“船員的反饋非常積極,整合這項技術是我們數字戰略的核心基礎支柱。”
來源:CNSS
]]>SpaceX曾以每座35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兩座鉆井平臺。2020年6月,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SpaceX正在為火星、月球和環繞地球的超音速旅行建造浮式超重型太空港。”
美國SpaceX公司放棄將兩座石油鉆井平臺改造成“星艦”海上發射平臺。
2020年,SpaceX購買了兩座鉆井平臺,計劃將它們改造成“星艦”的海上發射平臺,并以火星的兩顆衛星將其命名為“火衛一”和“火衛二”。“火衛一”自2021年1月以來一直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港,“火衛二”于2022年3月抵達此處。但據SpaceNews日前報道,幾個月以來,兩座鉆井平臺上幾乎沒有明顯的活動。港口最近公布的艙單顯示,兩座鉆井平臺馬上要離開港口了。“火衛二”將于2月20日離開,“火衛一”將于3月12日離開,但目的地未公布。
SpaceX購買的兩座鉆井平臺之一。SpaceX總裁格溫·肖特韋爾(Gwynne Shotwell)證實鉆井平臺已出售。據SpaceNews消息,2月上旬,她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商業太空運輸會議期間表示,SpaceX認為這些鉆井平臺不適合用作發射平臺,所以已經出售了這些鉆井平臺。“我們買下了它們。我們把它們賣了。它們不是合適的平臺。”
肖特韋爾沒有透露SpaceX何時出售了鉆井平臺,以及出售給了誰、價格是多少。不過,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總部位于得克薩斯州休斯頓的鉆井平臺公司Valaris以每座350萬美元的價格將這兩座鉆井平臺出售給SpaceX,不久之后,這家海上鉆井平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以減輕沉重的債務負擔。
肖特韋爾表示,在建造海上發射平臺之前,SpaceX首先要發射“星艦”并更好地了解它,然后才能弄清楚究竟該如何發射“星艦”,預計海上平臺最終將發揮作用,支持快節奏發射。“我們已經盡可能地把‘星艦’設計得像飛機操作一樣。”她表示,“我們希望每天能有幾十次發射,如果不是幾百次的話。”
SpaceX在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有一個“星艦”發射基地,但由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環境審查和州法規對附近海灘的限制,它可以容納的軌道發射數量有限。SpaceX也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建造另一個“星艦”發射臺。肖特韋爾說,SpaceX“會有很多發射臺”來支持高頻發射,“我認為我們也會有很多海上平臺。”
SpaceX正在開發的“星艦”系統要將人類和貨物送往月球、火星和其他深空目的地。它將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運載火箭,運載能力為100噸到250噸。馬斯克計劃未來打造至少1000艘“星艦”,將一批批拓荒者送到火星,以建設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
而眼下,馬斯克計劃3月開展“星艦”首次軌道級試飛。在試飛前,SpaceX本月已在博卡奇卡完成“星艦”發動機靜態點火測試,一級助推器33臺發動機中的31臺同時點火。馬斯克表示,這些發動機仍然足夠到達軌道。
來源:澎湃新聞
]]>
SpaceX的火箭回收無人船由駁船改裝而成,包括一個擴大的甲板以增加著陸平臺的尺寸,擁有四個推進器,船舶還配有防爆屏蔽功能,用于保護甲板上的電氣和發動機設備。
船舶在回收火箭時完全無人駕駛,在船上配備一個機器人,在回港前將火箭助推器固定在船上。
SpaceX公司目前有三艘自主火箭回收無人船,ABS將審查其中一艘的設計是否符合ABS《自主和遠程控制功能指南》中的要求。
ABS沒有說明合同涉及的無人船名稱,但從該船級社公布的照片上來看,船名是“A Shortfall of Gravitas”(“重力不足”號)。
2021年,SpaceX購買了“Marmac 302”號甲板駁船,并改造成完全自主的無人船“重力不足”號。
“重力不足”號載重約10000噸,長度約91米,在路易斯安那州弗爾雄港的Bollinger船廠完成改裝。
“重力不足”號完全自動化,據稱可以在沒有船員和拖輪的幫助下自己進出港口。
SpaceX的另兩艘火箭回收無人船也由同一系列的“Marmac 303”和“Marmac 304”改裝成,兩艘船都具有DP能力,這兩艘船的命名同樣帶有“馬斯克”風格,分別是“請閱讀說明書”號(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和“當然我仍然愛你”號(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SpaceX于去年購買了兩座半潛式鉆井平臺,并宣布將改造為可重復利用火箭的海上發射和著陸平臺。其中之一就是馬斯克“曬出”的Deimos。
Deimos的改裝進度:
今年1月底,直升機甲板涂上新船名“DEIMOS”
3月份,開始拆除井架
5月份,井架和生活樓已經拆除
改裝后的效果圖
SpaceX以火星衛星的名稱將兩座鉆井平臺分別命名為Deimos(火衛二)和Phobos(火衛一)。兩座平臺將作為星際飛船發射活動的海上集結地,同時兩座平臺的新名字也很貼切,因為該公司的最終計劃是使用星際飛船在地球和火星之間運送乘客和貨物。
馬斯克還曾分享過他的愿景,即將Deimos這樣的太空港靠泊在距離全球各大樞紐較近的位置,幫助SpaceX建立全球超音速點對點跨越網絡,使用星際飛船在30分鐘內實現將乘客從北京運送到紐約的距離。
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曾表示可以最早于2021年底在改裝好的海上平臺發射星際飛船,目前來看計劃恐將延后,這也是這位超級CEO的一貫作風。
Deimos及Phobos的前身是Valaris公司的“Valaris 8500”和“Valaris 8501”號半潛式鉆井平臺,這兩座鉆井平臺規格相同,均由新加坡吉寶船廠建造,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建成,入級ABS。該系列平臺長約94米,寬約68.6米,高約29米,最大鉆井深度為10668米,生活區可供150人居住。
Valaris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鉆井公司,由于油價低迷,于2020年8月宣布破產。“Valaris 8500”和“Valaris 8501”號鉆井平臺最終以每座350萬美元的低價賣給了SpaceX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