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造船業界近日透露,為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韓國船企根據就業許可計劃(EPS)雇傭了3000名尼泊爾工人。
外國就業部下屬EPS韓國負責人Pushpa Raj Katuwal表示:“韓國已要求尼泊爾當局今年在造船業選拔3000人,并從中選擇1210名制造業領域語言測試合格人員,其余人員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通過測試選拔。一旦正式簽署勞動合同,將公開造船業的實際工資和福利待遇,或將略高于其他制造行業。”
尼泊爾求職者必須同時通過韓國語言能力測試(TOPIK)和實踐技能測試。求職者在進入船廠工作前將接受為期2個月的培訓,培訓期間將發放工資。到目前為止,已有742人提出申請,韓國船企將從下個月開始選撥員工。
據了解,韓國船廠在經濟蕭條期間經歷了大規模人力流失。此后,隨著造船業逐漸復蘇,新船訂單量有所增加,但船廠工人數量卻沒有“回暖”,進而導致了勞動力短缺的現狀。而這一現狀在今年更為嚴重,因為從今年開始,韓國各個船廠要開建兩年前承攬的大量訂單,但由于生產人力減少,許多建造工程被推遲。
近期,為解決造船業勞動力不足問題,韓國開始將人力來源轉向外國工人。除了向尼泊爾雇傭勞動力外,泰國就業部也決定今年將通過韓國造船海洋工廠協會向韓國輸送5000名工人。目前,韓國船企正在招聘970名焊接工、205名噴漆工、100名電機工等共計1275名泰國熟練工人。
此外,由于人力不足,這些韓國船廠還將部分建造工作委托給海外船廠。以三星重工為例,該公司已委托恒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建造長榮海運訂購的15000TEU集裝箱船的TERA段,完工后將運回三星重工巨濟船廠進行總裝和建造。
韓國造船業界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訂單暴增,韓國船企正在經歷嚴重的人力難問題。預計到2023年年底,將出現1.4萬名工人的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