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國際油服公司鐘情并購,勢不可擋

    2014年的6月,國際油價從每桶115美元跳水,未曾想到持續時間如此之長。很多石油公司深陷泥沼,利潤大幅下挫,甚至嚴重虧損、倒閉,全球石油行業形勢異常嚴峻。甲方大幅削減勘探開發項目投資,油氣生產環節中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服務公司成為低迷油價下風險的承擔著。


    近三十年來,全球石油市場經歷了86年、98年、08年的三輪油價跳水。

    比如98年,原油跌至10美元/桶。在市場一片寒冬中,形成了埃克森美孚、殼牌、BP、雪佛龍、康菲等石油巨頭,支撐起了未來石油行業大格局,當然油服行業也不例外,全產業鏈的整合是油服公司提高利潤,更好生存下去的有效途徑。

    油服行業屬技術密集型企業,儀器設備的技術含量很高,并且需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升級和創新突破。在油服企業的競爭中不難看出,凡是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都具有領先的技術優勢。

    FMC 與Technip:完美結合,共創大業

    今年5月19日,美信達公司(FMC Technologies)和法國油服公司德西尼布(Technip)宣布兩家公司將合并,方式為FMC和Technip分別出資50%的方式(現金或是資產),這意味著都沒有絕對的控股權力。FMC為最大的水下生產系統供應商(包括水下服務及其整套水下系統),Technip擅長海洋工程及施工,兩者的合并非常好的發揮出各家的優勢,構成完整的生產鏈條,從而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從今年發布的福布斯排行榜營收數據來看,兩家公司合并后的營收已超越了貝克休斯,或成為第三大服務公司,僅次于斯倫貝謝、哈里伯頓。

    石油行業瘋狂玩家:GE

    GE是傳統的工業制造商,同時石油和天然氣也已經成為GE的業務核心之一。盡管金融業務很賺錢,GE公司CEO杰夫 伊梅爾特還是砍掉了公司的金融業務,同時家用電器業務也以55.8億美元賣給了海爾,同時擴展了鉆井設備、燃氣渦輪制造等業務。

    毫無疑問,收購是最快速的擴張方式,過去10年中,GE在油氣領域從未停下并購的腳步,收購價值超過5億美元。

    也有消息傳出GE收購貝克休斯、NOV的言論,但官方消息一直未公布。

    在油價如此低迷的情況下,GE油氣如果哪天真的收購了市值更高的公司,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作為綜合型傳統制造企業的GE,整體抗風險能力是遠高于油服公司,想到,是有可能做到的。

    斯倫貝謝:我要收購,沒誰可以阻攔

    當年,哈里伯頓、貝克休斯還玩的火熱的時候,斯倫貝謝也通過并購捍衛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收購對于油服公司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2010年,斯倫貝謝將以110億美元收購史密斯,后來陸續在深水技術方面也開展了大并購,2011年收購了海底裝備供應商frame公司,2013年完成與卡梅隆合資組建OneSubsea公司,專注海底油氣市場生產和開發產品、系統。隨后,又以148億美元成交價格收購卡梅隆,在今年4月1日,斯倫貝謝正式宣布與卡麥龍完成合并。

    為何油服公司如此鐘情收購?

    油價持續低迷讓石油公司經營難以維持,只能“抱團取暖”,實施大規模并購以降低成本、建立優勢。

    油價暴跌,油服公司必然會被要求降低服務費,因此必須提高技術創新,提高服務效率。然而,營收下降,在研發投入方面必然減少。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和威德福去年的研發投入較上年分別削減了8%、18%和17%。對于兼并,既可以拿到得到市場驗證的好的技術,又可以通過自己的渠道、影響力將優勢技術發揮出來,快速占領市場,發揮出聯動效應。

    低油價下買來的油氣資產并非穩賺不賠,石油行業遠景把握、政策風險控制都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哈里伯頓與貝克休斯的并購,最終不得不慘烈收場。

    未來,化石能源格局很難發生改變,油價也會逐步恢復到合理區間,但是低油價的常態恐還將持續,在這樣的背景下,抄底優質資產對石油巨頭公司來講非常具有吸引力。為搶占市場,獲得先進技術,整合產業鏈,今年油服行業的合并會有很大的突破,今天公司還好好的,明天就不一定屬于誰了。

    來源:界面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