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制大型郵輪試航
7月17日,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緩緩駛出中國船舶集團外高橋造船4號碼頭,正式出海試航。
按計劃,“愛達·魔都號”將分別于7月和8月進行兩次試航。首次試航為期9天,重點驗證航行系統、推進系統、燃油輸送、壓載水處理、操縱性航行性能等涉及規范取證的關鍵系統及技術指標,同時提前開展各分系統及全船振動噪聲內測,為第二次試航成功打下良好基礎。截至7月23日,試航第七天,該船船完成了聯合操縱系統、航行系統的自動舵、蒸汽透平發電機、電站的電網諧波、快速優先脫扣功能試驗。至此,郵輪的推進系統、航行系統、蒸汽系統以及電站管理系統的試驗已全部完成。
廣船國際交付16000TEU集裝箱船
7月24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廣船國際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建造的16000TEU集裝箱船1號船“MSC NOA ARIEILA”(諾亞?阿莉拉)號命名交付。
廣船國際在中國船舶集團大型集裝箱船專家組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大型集裝箱船建造技術攻關,先后攻克了止裂鋼切割與焊接、止裂鋼機器人自動焊接等技術難題。
滬東中華全面開啟下半年造船新高潮
7月20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實現了一艘13000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一艘15500TEU常規動力大型集裝箱船和一艘17.4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同日入塢總裝搭載三大生產節點。
自6月底至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滬東中華先后完成了一船開工、四船入塢、四船出塢、一船試航等十大生產節點,平均2.2天完成一個生產節點,呈現出上下半年無縫對接再提速的良好態勢,全面開啟下半年造船新高潮。
北海造船法國達飛海運5500TEU集裝箱船第9艘船開工
7月20日下午,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為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建造的5500TEU集裝箱船第9艘船在造船一區聯合廠房舉行開工儀式。
開工至今,5500TEU集裝箱船項目組始終以打造精品船舶為目標,以推進解決關鍵工序和關鍵難點為抓手,日臻完善項目工程的管理標準、計劃標準、作業標準、成本標準,推動實現工程標準化、專業化、節拍化的一體化生產流程。根據前船經驗,項目組以降低成本和加快施工進度為目標,強化技術創新,優化船型設計,穩步推進環形總段合攏新工法、著力推廣四新工裝工藝、精益管理實現無余量建造設計和3D基準導軌定位、聚焦艙蓋定位銷工序前移和綁扎橋模塊單元精細化顯著提升精度水平,積極發揮批量船建造優勢。在建造中堅持把“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高質量發展要求作為根本原則,持續推進質量問題“減存量、遏增量”,不斷夯實質量基礎建設,為船舶順利開工奠定堅實的基礎。
武昌造船72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下水
7月20日上午,由中國船舶集團武昌造船為上海君正船務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三艘7200DWT不銹鋼化學品船“月丹”輪在雙柳廠區順利下水。
武昌造船項目團隊及各相關部門在公司黨委的帶動和引領下,充分汲取同系列1、2號產品“木棉”“梧桐”輪施工建造經驗,推進雙相不銹鋼自動焊先進制造技術應用,首次應用范圍達到全船不銹鋼焊縫比例的40%以上,大幅提升焊接效率及質量;重新梳理分段預舾裝、船臺多級總組搭載、液貨系統單元模塊設計制造等關鍵環節建造流程,打破常規船舶產品下水系泊試驗思路,充分提高該型產品下水前全船舾裝(機械設備、管路系統、電氣電纜、油漆噴涂、內部裝潢等)完整性,將系列船舶產品建造不斷向自動化、模塊化、批量化的精益造船模式轉型升級。
江南造船交付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氣船
7月18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為西南海運建造的第二艘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GAS NEPTUNE”正式簽字交付。
該船出塢59天完成定重實驗,較首制船提前7天;74天實現試航節點,較首制船提前6天。建造團隊積極協調生產資源,合理安排各項工序并行推進、無縫銜接,使得碼頭周期95天實現交船,創造了新紀錄,進一步推進液化氣船“744”向“743”轉化的建造節拍。
大船集團4船實現4大生產節點
7月14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連造船16000TEU集裝箱船2號船試航、4號船出塢、6號船艉半段漂浮。7月11日,大連造船下屬山船重工8.5萬噸散貨船冰區首制船試航。三季度伊始,大連造船已迅速掀起生產大干熱潮。
中船黃埔文沖提前45天交付2700箱集裝箱船
7月17日,中國船舶集團屬下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為Schoeller Holdings公司建造的2700箱系列集裝箱船首制船“CAPE SCOTT”輪順利交付,較合同提前45天。
大連造船獲2艘30.7萬噸超大型原油船訂單
7月14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連造船聯合中船貿易與Dynacom Tankers Management 公司舉行2艘30.7萬噸超大型原油船建造合同線上簽約儀式。
該型船由大連造船自主研發設計,不僅NOx(氮氧化物)、SOx(硫氧化物)等符合全球及特別控制區域的排放限制要求,而且EEDI 達到PHASE III標準,屬于節能環保、適港性優、市場競爭力強的綠色VLCC船型。該項目生效后計劃在大連造船所屬天津基地建造。
中船澄西獲4艘82600噸散貨船訂單
7月12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與華夏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簽訂了2艘82600噸散貨船建造合同。7月17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與香港良禾海運有限公司簽訂了2艘82600噸散貨船建造合同。
項目船型是中船澄西自主研發的82600噸散貨船,各項性能指標均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具有綠色環保、性能優異、載貨量大、適應性強等特點,滿足國際海事組織TierⅢ和EEDI III排放標準。今年以來公司已成功承接6艘82600噸散貨船。
中船麥基嘉中標法國達飛海運集團項目
7月17日,中船綠洲旗下中船麥基嘉成功中標法國達飛海運集團6艘15000TEU集裝箱船的配套錨絞機項目,金額超4千萬元。
中船麥基嘉以坦誠的溝通交流、優秀的技術與工藝改進成效、嚴格的現場規范和工藝紀律管理,高分順利通過了二方認證。該項目的中標為后續持續緊密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船麥基嘉將以此次簽約為新起點,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對接服務,全力協調配合,保障項目加快落地和早日達成,助推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