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國家部委科研項目支持下,中國船舶集團七〇四所自主研發的50kW海洋溫差能發電系統透平發電機組、蒸發器、冷凝器、工質泵等關鍵設備科研樣機,配合中海油研究總院,在湛江灣實驗室順利完成陸上聯調試驗。
本次陸上試驗在原定50kW配套冷熱源水量條件下,取得了并網發電量超預期10%的顯著成效,是目前國內發電功率最大的海洋溫差能發電項目。
海洋溫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最穩定、儲量最大的一種可再生能源,是未來海洋能發展的重要方向。海洋溫差能發電作為溫差能的主要應用方式,是利用深海1000米4℃左右的冷水和海洋表面26℃左右的溫水之間的溫度差進行發電。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綠色新能源技術的不斷探索,加之我國南海蘊藏著豐富的海洋溫差能資源,海洋溫差能發電技術已被列入國家新能源發展規劃。
早在2018年,七〇四所即開始重點關注國外海洋溫差能發電系統發展動向,并組織相關業務部門在海洋溫差能領域布局及開展相關調研、論證工作。2020年,在國家科研項目支持下,七〇四所開展了50kW海洋溫差能發電科研樣機研制工作。2022年底,七〇四所“兆瓦級海洋溫差發電用向心式透平發電機組設計方案”“兆瓦級海洋溫差發電用工質泵設計方案”獲得了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AIP認可證書。
本次海洋溫差能發電項目成功完成陸上試驗驗證工作,既驗證了七〇四所海洋溫差能關鍵設備的可行性、可靠性,標志七〇四所在自主研發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也為后續完成海試驗證和推進更大功率、更優等級的海洋溫差能發電系統的研發及工程實施奠定了穩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