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接到南京市20余家中小航運企業的求助線索,希望本報能為他們呼吁:請交通運輸部停止執行《關于實施國內水路運輸及輔助業管理規定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交水發〔2014〕141號文)。不然,他們將面臨“無照經營”的境況。原因究竟為何?記者走訪了南京市航運商會,采訪了部分中小航運企業負責人。
中小航運企業叫苦不迭
在南京市航運商會辦公室里,一位蔡(音)姓航運企業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交通運輸部此時推出”交水發〔2014〕141號文”,讓我們不解。雖然我的企業不在這次被整合的運力范圍,但是我感覺不合理。”
“我們南京涉及被納入整改的經營企業有25家,約占南京航運企業數五分之一,我們都已收到南京市航運管理處送達的”運力情況告知書”。”一位劉姓航運企業負責人一臉茫然地說。
記者在劉姓負責人提供的一份落款為南京市航運管理處的運力情況告知書中看到:根據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2016年國內水路運輸及其輔助業核查工作的通知》(交函201694號)和“交水發〔2014〕141號文”要求,航運企業自有運力應于2017年3月1日前滿足《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5年第5號)的要求。
經2016年核查,你公司經營范圍為長江中下游及支流省際普通貨船、散裝化學品船運輸,散裝化學品船自有運力為3017總噸,不滿足自有運力達5000總噸的要求。
現告知如下:根據“交水發〔2014〕141號文”:“2014年3月1日前已經取得經營許可的水路運輸經營者,應當在2015年3月1日前符合除自有船舶運力以外的其他經營資質條件。客船、危險品船運輸經營者,應當在2017年3月1日前符合規定要求的自有船舶動力條件”。2017年3月1日時,如你公司自有運力仍不能滿足5000總噸要求,我處將依照《國內水路運輸管理規定》第四十七條規定發起撤銷許可。
中小航運企業有話要說
一位王姓航運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交水發〔2014〕141號文”沒有可操作性,沒有考慮到企業的現實狀況,這是逼著企業去“掛靠”。“搞掛靠的公司能達標,而按交通運輸部的要求不搞掛靠誠信經營的公司卻不能達標,這樣的結果有悖于文件出臺的初衷。”
劉姓負責人表示:“我公司是原江蘇省交通廳所屬國有南京江海航運集團的二級單位,通過規范的公司制改造而成立的。公司經過10多年的轉型、調整,由干散貨運輸轉型為化學品液貨運輸,目前是中石化、揚子石化-巴斯夫、臺灣遠東、沙特基礎工業公司(中國)一級承運商,為其專業配套運輸乙二醇。去年,公司總營收2000萬元,今年總營收將超過2000萬元。”
劉姓負責人說:“交水發〔2014〕141號文”規定,一旦運力不能達到5000總噸以上,企業將被撤銷運輸許可,被迫“關門歇業”,這不是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行政干預嗎?僅南京就有25家企業被迫“關門歇業”,將有11000多職工面臨失業,1萬多家庭生活受到影響。
中小航運企業的心聲
南京市航運商會秘書長呂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航運業運力大量過剩,“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才是方向,如果盲目要求企業上規模,試問運力增加了,貨源又從哪兒來?
受訪中,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這一波航運市場運力過剩,某種程度上是2006、2007年在政府推動下,盲目發展運力造成的。現在再推行“運力達標”競賽,將會重蹈覆轍。“我們從事幾十年專業航運的企業都不能理解這樣的管理規定。”
王姓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近期購置了一條國際貨船,將船籍注冊在了巴拿馬。問其原因,他的回答讓記者驚呆:“目前,許多中國的遠洋船入了外國籍、掛外國國旗,而不懸掛五星紅旗,原因是我國相關審批管制過多,手續煩瑣,企業分身乏術。”
記者在采訪中,多家中小航運企業發出求救的呼聲。“我代表商會,也代表中小航運企業。”呂斌說:“我們認為,交通運輸部首先要停止執行”交水發〔2014〕141號文”中有關自有運力達標的條款。不能僅以5000總噸運力達標為限,而將有能力正常經營生產,有能力承擔社會責任的優質企業拒之門外。需要清理整頓的是那些管理不善、安全事故頻發、企業經營困難的僵尸航運企業;無運輸船舶、僅有運輸許可證的空殼公司;無管理能力、只收取船頭費或者有運力、無經營、不納稅、不養人的”掛靠公司”,從而建立規范平等競爭的航運市場。或者通過出臺技術、安全等標準來達到”去運能”目的。”
同時,他還呼吁保護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支重要支撐力量,在緩解就業壓力、促進市場競爭、推進技術創新、促進市場繁榮、方便群眾生活、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國家連續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而運力不達標就取消運輸經營許可,存在消滅中小航運企業的可能。
此外,根據實際情況推進關停并轉措施。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特別是航運市場面臨嚴冬,企業資金十分困難,根本無力籌措資金造船、買船,增添運力。加上各企業均有銀行貸款債務,走組合成立集團性企業路根本不可能,銀行也不答應。建議對所謂運力不達標企業調研分析,確實不具備條件的撤銷行政許可。對能正常經營,規范管理的企業予以支持,出臺扶持政策,鼓勵推動企業上規模,管理上臺階。
來源: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