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克拉克森11月7日公布的數據,今年10月份全球新船訂單量為249萬修正總噸(60艘),以修正總噸為基準,較去年同期下降44%,較上月環比增長5%。其中,韓國船企新接訂單量為154萬修正總噸(18艘),以62%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中國船企新接訂單量為82萬修正總噸(34艘),以33%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
這是韓國船企時隔三個月來首次超越中國,在單月新接訂單量方面再次躍居首位。雖然中國船企的訂單數量更多,但韓國船企在標準噸位方面更勝一籌。
今年以來,中韓船企訂單爭奪戰十分激烈。截至目前,韓國僅在2月和7月、10月超過中國,其余月份(1月、3月、4月、5月、6月、8月、9月)均由中國船企登頂。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球新船訂單總量為3369萬修正總噸(1324艘),較去年同期的4405萬修正總噸(1670艘)下降約24%。其中,中國船企的訂單量為1933萬修正總噸(832艘),市場占有率約為57%,較去年同期下降9%;韓國船企的訂單量為893萬修正總噸(184艘),市場占有率為27%,較去年同期下降41%。
從船廠來看,三星重工巨濟船廠(1080萬修正總噸)仍是全球唯一一家手持訂單量超過1000萬修正總噸的船廠,其次是現代重工蔚山船廠(870萬修正總噸)和韓華海洋巨濟船廠(810萬修正總噸)。
以10月末為基準,全球手持新船訂單量為1.2258億修正總噸,較上月末減少41萬修正總噸。其中,中國船企位居榜首,手持訂單為5906萬修正總噸,市場占有率約為48%;韓國船企手持訂單為3868萬修正總噸,市場占有率約為32%。
韓媒稱,由于新船價格持續上漲,新訂單有望提振韓國三大造船企業的業績。10月底,克拉克森新造船指數為176.03點,同比增長14.06點(9%)。
按船型劃分,17.4萬立方米級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為2.65億美元,與9月份持平;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為1.28億美元,與9月份持平;超大型集裝箱船(22000TEU-24000TEU)為2.33億美元,較9月份上漲了3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