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Green Instruments已與中國船舶集團滬東中華造船簽訂一項重要協議,將為該船廠提供船舶油霧和蒸氣檢測設備,能夠在火災發生且危及船員、船舶、設備和環境之前觸發警報。
據了解,油霧由漂浮在空氣中的油滴形成,可在低溫下點燃。Green Instruments的油霧檢測器可以檢測到液壓油和船用燃料等產生的最微量油霧和油蒸氣,并在出現危險跡象時迅速觸發警報。利用激光技術,探測器可掃描區域長達15米,并可配置為同時監測不同區域。顯示屏會顯示漏油的確切位置,使船員能夠迅速做出反應,防止機艙或其他地方發生火災。
由于機艙含有氧氣、熱量和加壓燃料的危險混合物,因此屬于火災高風險區域,而油霧是船舶火災最常見的火源。船舶機艙火災平均損失為185萬美元,機艙火災通常會導致船舶在長時間內停運。
一般情況下,航運合同中都有條款規定,如果船舶停運超過3-4天,航運公司將失去租船合同,因此,發動機起火可能會導致航運公司失去租船合同,這可能意味著失去船舶的全部經濟基礎。
業內官方數據顯示,全球商船隊中每年有163艘船發生機艙火災,但從各方面來看,這個數字要高得多。業內人士表示,機艙火災船舶數量約為500艘。這不包括多次發生此類事故的船舶。
據悉,安裝油霧探測器是國際石油公司國際海事論壇(OCIMF)的優先事項,該論壇是海運業安全領域的領先組織。通過船舶檢查報告計劃 (SIRE),OCIMP致力于防止對人類和環境造成損害,該組織建議船舶配備油霧探測器和其他類型的安全設備,旨在大大降低事故風險。
Green Instruments 首席執行官 Morten Brandborg表示:“由于越來越多的航運公司意識到,只需少量投資就能顯著提高船舶安全性,因此,業界對油霧探測器的興趣正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