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在8.12天津大爆炸事故一周年之際,美國加利福尼亞,紐瓦克,全球知名巨災風險建模公司——RMS(網址:
http://www.rms.com/)就發生巨大災難(地震、颶風、洪災、恐怖襲擊、流行性疾病等的風險性對全世界港口做了一個全面的分析,并列出了其認為的最可能發生潛在巨大損失的前10大港口名單(TOP 10 LIST)。
列表在下文。按可能產生的潛在損失金額排名。
根據這份表單顯示,雖然排在前兩位的都在亞洲(分別為日本的名古屋Nagoya — $23億以及中國的廣州港— $20億),前10大“最危險”港口中有6個都在美國。
這其中,不光有大的集裝箱樞紐港,也有諸如像美國普拉克明、帕斯卡古拉以及德國不萊梅等相對較小港口。主要原因為這些港口經常處理的貨物種類以及所可能面臨的自然災害等因素提升了其“危險等級”。
在過去的四年里,發生過諸如:2015 天津大爆炸 (損失超過30億美金),2012年的超級颶風“桑迪”(據稱,海事方面的損失超過30億美金,其中20億美金的損失來源于貨損)以及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等一系列造成了數以十億級別的重大災難事件使得海事相關保險公司以及再保險人迫切的想更多的掌握相關綜合信息而催生了該份報告的誕生。
資料圖:天津大爆炸 該份名單如下:
Ports at Risk of Highest Losses
1.日本,名古屋Nagoya, Japan $2.3 billion
2.中國,廣州 Guangzhou, China $2.0billion
3.美國,普拉克明Plaquemines, LA, U.S. $1.5billion
4.德國,不萊梅 Bremerhaven, Germany $1.0billion
5.美國,新奧爾良New Orleans, LA, U.S. $1.0billion
6.美國,帕斯卡古拉Pascagoula, MS, U.S. $1.0billion
7.美國,博蒙特 Beaumont, TX, U.S. $0.9billion
8.美國,巴頓魯治Baton Rouge, LA, U.S. $0.8billion
9.美國,休斯頓 Houston, TX, U.S. $0.8billion
10.法國,勒阿弗爾Le Havre, France $0.7billion
RMS產品經理Chris Folkman表示,“令人比較意外的是,可能產生的潛在災難損失與港口規模大小并無直接相關。舉個例子,雖然中國許多大港口的集裝箱進出口量非常的大,但是根據我們的調查研究發現,一些美國相對較小的港口發生風險的級別卻更高——很大程度上由于颶風的原因。我們得分析解決了許多以往我們一直存在的疑問,之前由于技術方面的過時或是數據方面的欠完整性,許多高風險都被忽略了。
集裝箱的使用給航運業以及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是由此而導致船舶尺寸、港口規模以及倉儲規模的大幅增長也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災難性風險。越來越大的船舶使得靠泊河港、江港越來越困難,而大型船舶將更依賴于沿海港口,而這些港口卻更容易遭受到颶風/臺風、風暴潮等影響。另外許多的大型港口興建于填埋場之上,這使得港口在遭遇地震襲擊時將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Folkman還表示,由于全球經濟的發展,更多的貨物將被運輸,這也意味著更多的貨物處于巨大災難威脅之下,從2011年以來發生的這么多的重大災難而造成的貨物方面的損失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以往看似已經“足夠好”的風險建模已經慢慢的不能滿足現有的要求。對更好更晚上的數據,更好的建模,更有效的管理的需求將變得越來越迫切。
RMS表示,其使用了最新開發的RMS Marine Cargo Model™巨災分析模型來實施本次分析,團隊通過對各種自然災害,重大風險的分析以及導入港口的貨物數據計算出貨物可能會受到的危險以及由此可能會產生的財產損失做出估算,當然,在計算損失時也考慮進了諸如殘余價值,貨物包裝,結構化保護,港口高度等等等一些列的復雜因數。主要考慮了以下因素:
· Cargo type 貨物種類(e.g. autos, bulkgrains, electronics, specie)
· Precise storage location 具體存放地點(e.g. coastal,estuarine, waterside or within dock complex)
· Storage type 包裝存放類型(e.g. open air,warehouse, container — stacked or ground level)
· Dwell time 滯港時間(which can vary due toport automation, labor relations and import/export ratios)
來源:信德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