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20分鐘報》8月24日援引法新社報道,法國潛艇機密數據大量外泄,涉及的潛艇包括已在印度、馬來西亞和智利軍隊服役的鲉魚級潛艇。DCNS文件詳細介紹了印度新的30億美元(39億澳元)潛艇艦隊最敏感的戰斗能力。
據報道,法國海軍造船局集團(DCNS)成為此次機密技術信息大規模外泄事件的受害方。《澳大利亞人報》24日指出,此次潛艇資料外泄或有可能引發印度、馬來西亞及智利軍隊的不安。
由法國國家控股62%的DCNS集團表示,法國國家安全部門已對潛艇資料外泄展開調查,除此并未給出更多細節。DCNS集團指出,調查將確定此次外泄資料的確切性質,以及對客戶造成的潛在損失,還有相關方面的責任。
這起泄密事件在澳洲,特別是在美國引發了嚴重的擔憂,高級海軍官員私下里對委托給法國的絕密數據的安全性表示嚴重關切。
報道指出,泄露的2.24萬頁資料詳細闡述了鲉魚級潛艇的戰斗能力。除印度、馬來西亞及智利或將受到影響外,巴西同樣將在2018年部署該潛艇。
澳大利亞對此次資料外泄表示擔憂,今年4月,法國政府擁有三分之二的DCNS在與德國和日本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了為澳洲設計12艘新潛艇的合約,價值50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530.35億元)。它向澳洲提出的潛艇方案——尚未建造的短鰭梭子魚潛艇——被認為在水中最安靜,因此領先于競爭對手。
如果其擬議的戰斗和性能數據像鲉魚級潛艇那樣遭到泄露,那么澳洲海軍新潛艇的隱身優勢將受到嚴重損害。
外泄的DCNS數據詳細介紹了印度六艘新潛艇的秘密隱身能力,包括它們以什么頻率收集情報,它們在以不同航速行駛時會發出什么水平的噪音,以及它們的下潛深度、范圍及耐力,相當于是所有絕密的敏感信息。這些數據還告知潛艇艇員,他們可以在船上的什么地方進行安全的交談,而不必擔心被敵人發現。文件還披露了磁,電磁和紅外數據,以及潛艇魚雷發射系統的規格和戰斗系統。
它還詳細介紹了使用潛望鏡所需的航速和條件,螺旋槳的噪音規格,以及在潛艇浮出水面時的輻射噪聲水平。
《澳大利亞人報》得到的數據包括潛艇的水下傳感器4457頁,水上傳感器4209頁,作戰管理系統4301頁,魚雷發射系統及規格493頁,潛艇通信系統6841頁,導航系統2138頁。《澳大利亞人報》選擇在報道中刪除了文件中的敏感信息。
澳洲總理譚博周三安撫各界表示,需要注意的是,DCNS公司正在為澳洲建造的潛艇,與它為澳洲建造的款式完全不同,外泄信息已經過時好幾年了。
“我們對我們所有的國防信息都設有最高級別的安全保護,無論是在與其他國家合作的信息,還是完全在澳洲境內的信息。”譚博周三對媒體說。“但顯然,這是一個警鐘,尤其是在這個數字世界,網絡安全至關重要。”
很有影響力的中立參議員色諾芬表示,國會下周重開時,他會追究安全漏洞。他說,澳洲應該要求DCNS作出嚴肅的解釋。
印度第一批六艘鲉魚級潛艇的海試于今年5月開始。該項目比預定計劃落后了四年。印度海軍宣布他們的鲉魚級潛艇已經具備優越的隱形功能,這是他們對其他潛艇的一大優勢。
美國也對DCNS的數據外泄感到震驚,因為澳洲希望在法國的短鰭梭子魚級潛艇上安裝美國的作戰系統以及最先進的美國隱身技術。如果華盛頓不相信其堪稱“皇冠上的寶石”的隱身技術能夠獲得保護,可能會拒絕給予澳洲最先進的作戰系統。
DCNS周二試圖安撫澳洲相信印度鲉魚級潛艇的數據泄露不會在其建造澳洲潛艇的過程中發生。該公司沒有直說,但暗示這次泄露可能是在印度方面發生的,而不是在法方。在印度的案例中,DCNS的設計是由一家印度當地公司建造的,DCNS只是提供商,而不是技術信息的控制者。
然而,《澳大利亞人報》表示,鲉魚級潛艇的數據是法國在2011年為印度撰寫的,疑似在同一年被一名擔任DCNS分包商的法國海軍軍官帶出法國。之后,這些數據被帶到了一家東南亞的公司,可能是為了協助一支地區海軍的商業投資。
隨后,第三方把數據交給了該地區的第二家公司,然后這些數據通過普通電郵傳給了澳洲的一家公司。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數據是否已經在亞洲被廣泛共享,或者已被外國情報機構取得。
此外,《澳大利亞人報》看到的數據還包括法國向智利出售護衛艦的計劃,以及向俄羅斯出售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的獨立機密文件。這些項目都與印度無關,這更增加了這些重要的數據文件是從法國的DCNS流出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