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華海洋4月底公布的數據,該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利潤529億韓元,凈利潤510億韓元。盡管已在今年第一季度恢復盈利,但韓國業界預計,由于韓華海洋支持未來業績的訂單較少,盈利水平或將從2025年起開始惡化。
打贏“翻身仗”,但訂單篩選戰略將成接單阻礙?
目前,韓國三大造船巨頭HD韓國造船海洋、韓華海洋和三星重工均采取以高附加值船舶為主的訂單篩選戰略,但相較于另外兩家船企的接單量,韓華海洋的接單狀況并不理想。如果該公司的訂單低迷期持續延長,訂單篩選戰略很可能成為韓華海洋的接單障礙。
韓國證券業分析,從今年一季度開始,韓華海洋有望在2024年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其一季度529億韓元的營業利潤遠超證券公司此前平均預期的144億韓元。該公司表示,一季度業績改善歸因于船價上漲、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產能增加、營業收入增加以及利潤改善和匯率影響。
預計韓華海洋今年LNG運輸船比例將擴大到60%。2023年10月,韓華海洋宣布將在巨濟船廠1號船塢同時建造4艘LNG運輸船,并以此為基準,巨濟船廠1號船塢將繼續承建該船型,2號船塢也將從2024年開始建造LNG運輸船。有鑒于此,韓華海洋今年盈利改善趨勢或將得以延續。
作為韓國三大造船巨頭中去年唯一虧損的船企,韓華海洋已經在今年一季度打贏“翻身仗”,并有望加入全年盈利行列。但韓國業界預測,從2025年開始,韓華海洋低迷的接單狀態可能會對盈利造成消極影響。
2023年,韓華海洋共獲得35.2億美元的新船訂單,其中商船訂單僅為19億美元。相較之下,HD韓國造船海洋去年獲得257.85億美元的新船訂單,其中商船訂單為211.1億美元,遠超韓華海洋。
今年截至4月底,韓華海洋已獲得33億美元的新船訂單,與2023年全年訂單量相當,這包括卡塔爾能源“百船計劃”第二階段價值約24億美元的訂單。而HD韓國造船海洋早在2023年便已簽訂合同,今年截至4月底的累計訂單價值也已超90億美元。韓華海洋仍就大幅落后。
韓華海洋將這一結果歸因于訂單篩選戰略。在該戰略下,韓華海洋并不會在短期內大幅增加訂單量,而是將重點置于高附加值船舶,在增加建造量的同時確保盈利。
布局油輪市場!韓華海洋“新戰略”能否奏效?
有報道稱,由于航運公司正在加大油輪訂購量且中國船廠的剩余船位即將耗盡,韓華海洋預計將擴大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等油輪訂單。
今年2月份,韓華海洋宣布與DHT Holdings簽訂2艘VLCC造船合同,該訂單包括追加訂單的選擇權,具體數量尚未公開。這是韓華海洋自2021年以來時隔三年首次承攬VLCC新造船,是基于訂單篩選戰略簽訂的高附加值船舶,據稱創下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船價。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韓華海洋布局油輪市場的策略是否會奏效。造船市場受船價、環保法規、宏觀經濟和融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事實上,在2021年達到頂峰后,新船訂單量一直呈下降趨勢。部分業內人士預測,今年集裝箱船和LNG運輸船的訂單量將不及去年。如果訂單量低于預期,韓華海洋的訂單低迷期可能會延長。此外,即使韓華海洋今年新船訂單大幅增加,短期內經營業績下滑或許也不可避免。
Hi Investment & Securities預測,韓華海洋今年的交船量為39艘,2025年為30艘,2026年為25艘,呈逐年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