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媒體報道,韓進海運破產事件不斷發酵。韓國媒體以及相關機構赫然發現,當發生緊急情況時,用于運輸戰爭物資等物品的韓國“國家必需集裝箱船”中,有54%系韓進海運的船舶。但目前尚未找到適合代替這些船舶的船只。
9月6日,據韓國海洋水產部稱,迄今為止“國家必需集裝箱船”總共指定了22艘(125.54萬TEU),其中12艘(62.24萬TEU)為韓進海運的船舶。
在危機狀況下可動用的集裝箱船中,有一半的船只隸屬于韓進海運旗下。若韓進海運正式宣布破產,可代替韓進海運的船舶也很有限。
韓國媒體對韓國船舶公司正持有的173艘集裝箱船進行全部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滿足《船舶登記法》指定條件的船舶中,迄今為止未登記為“國家必需船舶”的集裝箱船只有39艘。《國際船舶登記法》施行令第三條規定國家必需船舶的條件為:國際總噸位要達到1.5萬噸以上、船齡要未滿20年等等。
而且在這39艘船中,韓國籍船舶只有5艘。其中,高麗海運擁有4艘(KMCT香港、KMCT仁川、KMCT青島和KMCT天津)和現代商船擁有1艘(現代Tacoma)。
據韓國海洋水產部稱,只有韓國籍船舶才能被指定為“國家必需船舶”,但未來若是以取得韓國國籍為條件而租借的船(附國籍取得條件之光船租船, Bare Boat Charter Hire Purchase,簡稱“BBC/HP”),即使是第三國國籍,也可被指定為“國家必需船舶”。但剩下的34艘全都登記在巴拿馬和馬紹爾群島等船舶規定比較寬松的國家,這一點可能會成為問題。這些國家的航運基準或船員管理規定比較自由,因此在發生突發狀況時可能會無法滿足安全標準。
此外,航運企業忌諱自身船舶被指定為“國家必需船舶”這一點也是個問題。集裝箱船根據《國際船舶登記法》施行令稱,每艘將會提供1.04128億韓元的勞務費。但規定只能雇傭6名外籍船員,其余船員必須換為韓國人。因此在航運企業方面看來,勞務費依然是個負擔。集裝箱船舶平均搭乘20人。
鑒于韓進海運的情況,目前韓國政府期待現代商船可以出面。因為在滿足船舶法指定條件的39艘中,有17艘是現代商船旗下的船舶。韓國海洋水產部相關人士表示,“我們計劃先聽取一下現代商船的意見,然后與航運企業協商增加必需船舶”。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