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三井(Mitsui O.S.K. Lines)懷揣著偉大的夢想,要砸重金400億日元(3.94億美元)打造一座全球最大的LNG浮式儲油再氣化裝置(LNG-FSRU),計劃最早到今年年底交付,該LNG-FSRU船長、型寬分別為345米、55米,面積比三個足球場還大,具備了263000CBM LNG儲藏能力及10~15 Msm3/day再氣化能力,LNG容量足夠整個瑞典用一整天,而且功能齊全,客戶可同時將LNG轉化回氣態燃料,2013年,商船三井在大宇造船下單建造這座LNG-FSRU。與建造陸上天然氣終端的十幾億成本相比,這種浮式終端的性價比真的相當高。這本該是一大賣點。
但自從韓國大宇造船和船舶工程公司(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3年前開始建造該裝置后,陸上天然氣供應開始增加,規模較小的天然氣運輸船也不斷增多,造成租船費下降,削減了上述海上天然氣“巨無霸”的魅力,也意味著它被交付后可能要坐“冷板凳”。
商船三井與烏拉圭的Gas Sayago公司簽訂了20年期的“巨無霸”租賃合同,但由于建設延誤、能源項目成本超支及項目開發商計劃變更等,烏拉圭要推遲對“巨無霸”的使用需求,意味著它的第一份工作可能是在一年多以后。現在為了釋放現金,商船三井正在烏拉圭尋找合作伙伴來分擔該船的建造費。
同時,商船三井也在物色一些短期運輸生意來獲取現金。新加坡顧問公司Energy Maritime Associates的管理總監伯格斯(David BogGS)表示,由于船太大,一次性運輸的需求很小,所以它可能會被閑置在船廠里,那樣成本還會更低。
商船三井并沒有透露船的閑置成本,“就算頭一年半無法為它找到客戶,那份20年租期合約也能讓我們獲得利潤。”同時,該公司自信隨著LNG需求增長,“巨無霸”找到工作的幾率會增加,“我們正在為它尋找臨時工作,亞洲和南美都有這樣的需求。”
不過,就算“巨無霸”能找到臨時工,恐怕也難以充分發揮它的潛能。今時今日,亞洲一些體型較小的LNG船也尚未被完全雇用,而“巨無霸”身長345米,足以儲存26.3萬立方米的LNG,比任何其他浮動存儲和再氣化裝置(FSRU)都要大。
法律公司King & Spalding的能源專家尼爾森(Richard Nelson)估算,東南亞體型較小的FSRU可以被利用的潛能不超過30%。這些裝置也難以在多位客戶和用戶之間同時共享容量。基本上它們各自只有單一的裝置和一個儲存罐。而且,這種船的市場很小,全球在運作的大概不超過24艘。不過最近的需求在上升,因為過去兩年LNG價格大跌了60%,一些國家正趁機增加消費。
埃及和巴基斯坦去年首次開始利用上述裝置進口LNG。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LNG運輸和貿易首席分析師巴克蘭(Andrew Buckland)預測,到2018年全球將至少有30艘FSRU,而2016年初為23艘。據伍德麥肯茲預測,繼2015年增長44%之后,今年使用FSRU進口的LNG可能再增長26%,至2900萬立方噸。巴克蘭說:
“這絕對是LNG行業中最閃耀的亮點。依靠浮動存儲和再氣化裝置獲得天然氣的速度比建設陸上設施要快得多。”
彭博智庫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馬塔伊(John MAThai)稱,盡管LNG價格低廉,但最近經濟增長疲弱打擊了一些FSRU的需求,例如在最大的FSRU市場巴西。雪上加霜的是,FSRU的出租費也因為競爭激烈而下滑,據CS LNG的數據,FSRU的出租費過去五年已經跌了20%至大約12萬美元/天。如果較小的船也被閑置,那么商船三井的“巨無霸”恐怕要被冷落較長時間。
來源: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