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9-26 18:05 編輯
近日,有網友發布了中國首艘國產001A型航母最新照片,圖片顯示航母艦島已完成吊裝,正在艦體上進行施工。
網友“麥克老熊”拍到的照片顯示,大連船舶重工巨型龍門吊正在吊裝艦島的前半部分,包括艦橋、雷達基座等,而后半部分預計未來幾天可安裝完成。
在此之前,互聯網媒體曝光了中國首艘國產航母001A型的最新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到,航母的艦島分段已經出現在艦體的旁邊,有望于近期開始安裝。
有軍事專家稱,如果互聯網公布的圖片屬實,那么可以看得目前艦島分段已經大致建造完畢,不日就將進行艦島的吊裝作業,這也說明中國的航母建造已經進入了最關鍵的時刻。按照目前已經公開的建造進度來看,今年9月,這艘國產航母就能完成主體部分的建造,預計年底便可下水舾裝。
航母艦島一般在飛行甲板的右側,整個艦島建筑主要集成了航母的指揮塔、飛行控制室、航海室、雷達和通信天線等,布局緊湊,盡量不去占用寶貴的甲板面積。現代航母主要采用單艦島的布置方式,但也有極少數的“另類”,例如英國最新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就采用了雙艦島設計。
與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艦島對比顯示,001A的艦島與遼寧艦的艦島體積相當,不過外形更加簡潔。因為都要把煙囪集成到艦島里去,所以相對于核動力航母的艦島,其體積依然略顯龐大。此外,001A艦島的上層建筑上新增加了兩個矩形結構,目的是為了方便安裝中國新型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
同時曝光的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正在大連建造的航母船體幾乎已全部建造完成,航母的指揮部——艦橋也幾乎全部建成,只等最后的組裝工作。
韓媒還引用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的這艘國產航母最大排水量在6.5萬噸級左右,航速可達25節,包括24~32架殲15戰斗機在內,加上早期預警機、電子作戰機、直升飛機等等,預計新航母的飛機搭載能力可以達到40~50架,比可以搭載24架殲-15的“遼寧”號有所提升。
報道還稱,新航母很可能被部署到大陸最南端的海南省三亞基地,也就是說,中國的新航母將以南海為主要活動地。
有資深軍事觀察員表示,一旦艦島吊裝作業完成,整個采用滑躍式甲板的航母構型便會完整的呈現在世人面前,作為中國自行建造的首艘航母,001A在外形上基本與遼寧艦保持一致,這也符合中國“小步快跑,加速追趕”的航母發展戰略,畢竟航母建造費用奇高,中國求穩可以理解。
據悉,法國在建造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時,航母超支完工之后,幾乎快拖垮法國國家財政,他的后續艦——PA2工程不得不無限期暫停。雷澤先生稱,航母作為大型現代化武器平臺是拿來使用的,但一旦使用,就涉及到一系列費用的支出,比如人員費用,是指與艦員直接有關的一切費用。
具體的費用項目包括:航母上艦員的工資、津貼、補助、伙食、醫療、被裝、休假、療養、退役、培訓等費用開支。此外,還有燃料費用、修理備件、訓練費用等等,養一艘航母一個艦隊,相當于再建造幾個航母打擊群。
據美軍估計,大型核動力航母運行費的投資約占壽命周期總費用的40%,年度運行費用基本上維持在1億美元左右,而大型常規動力航母運行費的投資占壽命周期總費用的比例更高,約為50%,年度運行費用在7500萬美元左右。
按照一艘中國航母全壽命可服役50年計算,比照美國航母的全壽命成本核算體系,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可保障4至5個航母編隊,而到2025年,按照中國國家增長每年5%計算,中國在未來10年可維持8至9個航母編隊的全壽命使用。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在6月以來開始的今年第二次遠洋戰術評估訓練,是對近三年來一系列戰機與戰艦、船與基地、航空作戰人員與艦上人員,艦上人員與岸上人員之間的系統性考核或者稱為全訓考核。
據了解,中國海軍的專業術語將“通過全訓考核”就相當于美國海軍的“形成初始作戰恩能力”,不久之前,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榨汁還認為,中國的遼寧艦在2020年前不會具備戰斗力,但現在這些消息的曝光有力的回擊了這些觀點。
起初,遼寧艦被作為訓練平臺,用來培育首批海軍航空飛行員、飛行甲板艦員和海軍航空隊指揮官,但現在,一些美國媒體稱,“當全世界的軍事分析師都在認為遼寧艦是一艘科學實驗船的時候,我們可能已經都被欺騙了,這是一艘毫無疑問的戰斗航母,且戰斗力十足”。
10月10日媒體首次曝光的我國首支艦載戰斗機航空兵部隊在遼寧艦上起降飛行的情況,據悉,這次曝光的一組照片和視頻資料顯示出我軍艦載戰斗機部隊已經形成實際戰斗能力。
照片中顯示,中國海軍兩架殲-15艦載戰斗機正在先后從遼寧艦上起飛,間隔時間不到2分鐘。據悉,如此高頻率的起飛能力已經可以形成實際戰斗能力了。
據軍事分析人士稱,這表明殲15艦載戰斗機可以在海面較小風力條件下,即使不借助航母高速航行,也能用105米短起飛跑道起飛,這是遼寧艦具備實戰能力象征的標志性一刻。此前,外國媒體普遍不看好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具備實戰能力,但現在事實已經放在面前。
來源:網易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