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消息,臺灣當局已花費約500億元新臺幣打造的首艘“自造潛艇”(名為“海鯤號”),出海日期將延宕。據臺灣媒體近日報道,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臺船國際)承建“海鯤號”目前正在泊港測試中,但70多個項目未通過測試,需進行補測。原預估今年10月進行的出海測試,要延后至明年。

據了解,臺當局“自造潛艇”相關計劃始于2016年,2019年5月定下合約工期,2020年11月舉行“開工典禮”。時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開工典禮”上宣稱,“自造潛艇”的動工“展現落實防務自主決心”。
2023年9月,“海鯤號”于高雄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蔡英文主持。據臺媒報道,會場保密措施嚴密,禁止專業軍事記者前往采訪,有消息指當時“海鯤號”的電池和桅桿尚未裝配完成。蔡英文被批評好大喜功,“把潛艦(艇)視為個人歷史定位的重要標的”。
2024年2月“海鯤號”進行“浮船測試作業”時,有報道指,當時“海鯤號”仍有諸多裝備未安裝,幾乎是空船狀態,吃水也不深,露出大半個船身。報道稱,“海鯤號”到臺船公司干塢坐墩后,將裝設電瓶、潛望鏡等設備,以及進行動力等測試,一切符合標準后,才能出海。
當時島內就有不少“專家”稱,“測試即將完成,馬上就可以進行出海測試”。這一“馬上”,直到現在都沒發生,反而在9月傳出尚有70余個項目未通過測試的消息,出海測試恐將拖至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