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基集團今天發布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集團盈利4.38億美元,但馬士基航運虧損1.22億美元。
馬士基集團今天發布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受到市場供需失衡、集裝箱運價和油價持續走低的影響,馬士基集團第三季度盈利4.3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7.78億美元)。盡管集裝箱運價下滑,但馬士基石油鉆探由于鉆井合約提前解除獲得的費用為集團業績帶來了積極影響。集團第三季度投資資本回報率為4.9%(去年同期為7.6%),可支配現金流為7.3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04億美元)。
盈利遠遠低于去年同期,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度馬士基航運業績虧損、馬士基海事服務和馬士基碼頭公司實際利潤下滑。馬士基石油鉆探和馬士基石油第三季度實際利潤有所提升。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施索仁(Soren Skou)表示:“馬士基集團在2016年第三季度實際利潤為4.26億美元。集團業績不盡如人意,但主要是受到較低的運價和油價影響。總體來看,集團在所有業務單元實現了較大的成本節約和貨量增長。但由于運價持續下跌,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6%,馬士基航運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業績虧損。盡管如此,運價與上季度相比出現了自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次回升,增長幅度為5.5%。此外,馬士基航運在貨量增長和單箱成本控制方面表現出色。馬士基碼頭公司業績低于去年同期,主要是由于與去年同期相比貨量增長緩慢。憑借卓有成效的成本節約和生產效率提升措施,馬士基石油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盈利。此外,馬士基石油鉆探盈利穩健,主要由于鉆井合約提前終止所獲得的費用以及成本節約措施。集團新的戰略方向和架構重組方案正在實行,并將在12月13日舉辦的‘資本市場日’上披露更多相關細節。”
集團用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第三季度為1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2億美元)。用于資本支出的凈現金流為9.3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3億美元),投資主要用于英國Culzean油田和挪威Johan Sverdrup油田的項目。
馬士基集團維持2016年實際利潤將顯著低于2015年的預期(2015年為31億美元),同時明確表示2016年全年實際利潤預計將低于10億美元。用于項目資本支出的現金流總額預期為60億美元左右(2015年71億美元)。
馬士基航運仍預計實際利潤將顯著低于2015年的13億美元,同時明確表示2016年全年預計將出現業績虧損。全球海運集裝箱的需求增長預計在2%左右,與此前1%-3%的預計保持一致。
馬士基石油仍預計實際利潤為盈利,將保持收支平衡的油價區間預期由每桶40-45美元調整至40美元以下。
馬士基石油的授權產量預期仍為每日32萬桶-每日33萬桶(去年同期為日產石油31.2萬桶)。石油勘探成本預計將顯著低于2015年(2015年為4.23億美元)。
由于產油國等新興經濟體的需求下降,加上客戶進行航線調整,馬士基碼頭仍舊預計實際利潤將顯著低于2015年(2015年為6.26億美元)。
馬士基航運第三季度虧損1.22億美元
馬士基航運在第三季度繼續實現既定戰略目標,市場份額增長,貨量增長11%,航線網絡的船舶配載率持續提升。集裝箱運價不斷受到下行壓力,導致平均運價下降16% ,公司實際虧損1.22億美元。盡管如此,馬士基航運可支配現金流總額達1.9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59億美元)。公司第三季度投資資本回報率為負2.3%(去年同期為5.2%)。多項稅收政策為公司的業績帶來了積極影響。
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減少11%至54億美元。平均運價降低16%至每四十英尺集裝箱(FFE)1811美元(去年同期為2163美元/FFE),貨量增長11%至269.8萬FFE(去年同期為242.7萬FFE)。貨量增長主要是由于東向航線貨量增速高于西向航線,但運價較低。公司運力增長3.8%,貨量增長表明航線網絡的船舶配載率有所提升。運價下滑主要是由于燃油價格降低了25%,東向航線上貨量增加,且市場持續疲軟。
馬士基航運第三季度貨量增長11%,市場份額增加,公司持續提升航線網絡船舶配載率,同時將單箱成本維持在每四十英尺集裝箱2000美元以下。
平均集裝箱運價下跌16%造成馬士基航運營收下滑6.59億美元,油價下滑8%導致馬士基石油營收下滑9500萬美元,此外,丹馬士和馬士基油輪的運價都有所下滑。另一方面,馬士基航運貨量增長達到11%,馬士基碼頭公司貨量增長達到7%。受到上述因素綜合影響,馬士基集團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9.33億美元,降幅為9.2%。
馬士基碼頭第三季度盈利1.31億美元
馬士基碼頭第三季度盈利1.3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75億美元),投資資本回報率為6.6%(去年同期為11.6%)。公司在關鍵門戶碼頭業績走勢強勁,使得業績與2016年前兩季度相比有所改善。盡管在一些碼頭貨量有所下滑經營受到挑戰,公司施行的成本節約措施逐漸抵消了上述不利影響。
與第二季度相比,公司在第三季度盈利提升17%。運營業績實現盈利1.3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89億美元),投資資本回報率為9.5%(去年同期為13.8%),正在開展的部分項目,以及今年三月開始運營的Grup MaritimTCB共造成500萬美元的業績虧損(去年同期為虧損1400萬美元),這主要是由于項目運營初期的成本支出。由于航線網絡調整,市場狀況持續疲軟,在拉美、西北歐地區和非洲的碼頭利潤增長受到挑戰,公司盈利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9月22日,馬士基集團正式拆分為運輸及物流板塊和能源板塊。其中,運輸及物流板塊涵蓋馬士基航運、丹馬士物流、APM碼頭、馬士基特種船和馬士基集裝箱工業公司。
金融危機過后,近十年來,全球航運業還未從嚴重的衰退及運力過剩中緩過來,馬士基集團也面臨此困境。今年第二季度,馬士基集團凈利潤僅為1.01億美元,遠低于分析師預測的1.96億美元。
此前在公布第二季度業績后,馬士基集團董事會主席Michael Pram Rasmussen就曾表示,“我們第二季度很糟,但還有比我們更糟的,比如韓進海運。”
此外他還稱,“如果我們想以非有機的手段增長,路徑就是收購現有資產。我們的船已經夠多了。到今年年底,至少比年初要少四家航運公司,我認為我們會看到進一步的整合。”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