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造船業景氣遲遲未回溫,受大環境拖累,韓國三大巨頭大宇造船、現代重工與三星重工在過去一年多來寫下 6.6 萬億韓元的巨額虧損,不得不大幅削減人力度日,而韓國政府為了搶救造船“慘”業,計劃投入上萬億韓元救市,今(9)日韓聯社又傳出消息,10 月韓國造船廠的訂單下滑至 13 年來新低點。
根據研調公司 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s 的數據,截至 2016 年 10 月底,現代重工及其他韓國大廠的船只積壓訂單為 2,153 萬修正總噸(CGTs),創下 2003 年 8 月以來的低點,當時韓國業者的訂單滑落至 2,077 萬修正總噸。
從 10 月的數據來看情況似乎仍未改善,上個月韓國造船廠僅簽下 10 艘船的新訂單,價值 29 萬修正總噸。
韓聯社估計,韓國造船業者今年接獲的訂單量約占世界總額的 16%,低于今年 6 月的 25%。而韓國的競爭對手中國業者占了超過 35%,上個月的積壓訂單達到 3,344 萬修正總噸,日本造船商所占的比率約為一成左右,積壓訂單為 2,028 萬修正總噸。
韓國造船業向來被視為國家經濟增長、提供就業機會的引擎,但今年上半年造船廠接獲的訂單累計為 80 萬修正總噸,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近 9 成,而隨著時間過去情況不但沒有好轉,積壓訂單還持續滑落至 13 年新低,狀況這么慘淡,也難怪韓國官方先前透露,要向國內業者訂購 200 多艘船,砸上萬億韓元重金拯救造船產業。
韓聯社還指出,負債累累的韓國造船商已經擬定了自救計劃,希望能克服業界長期的蕭條與財務虧損。
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